初二会考的课内外古文初二课文中有小石潭记,晏子使楚,记承天寺夜游,人琴俱亡,治水必躬亲.与她搭配的有哪些古文,请给出顾问及题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5:21:49
初二会考的课内外古文初二课文中有小石潭记,晏子使楚,记承天寺夜游,人琴俱亡,治水必躬亲.与她搭配的有哪些古文,请给出顾问及题目初二会考的课内外古文初二课文中有小石潭记,晏子使楚,记承天寺夜游,人琴俱亡

初二会考的课内外古文初二课文中有小石潭记,晏子使楚,记承天寺夜游,人琴俱亡,治水必躬亲.与她搭配的有哪些古文,请给出顾问及题目
初二会考的课内外古文
初二课文中有小石潭记,晏子使楚,记承天寺夜游,人琴俱亡,治水必躬亲.
与她搭配的有哪些古文,请给出顾问及题目

初二会考的课内外古文初二课文中有小石潭记,晏子使楚,记承天寺夜游,人琴俱亡,治水必躬亲.与她搭配的有哪些古文,请给出顾问及题目
小石潭记
首先通读全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词义,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一、读准字音
篁( ) 冽( ) 坻( ) 屿( ) 嵁( )
佁( ) 俶( ) 翕( ) 怆( ) 邃( )
二、解词
水尤清冽 清冽:清澈.
隔篁竹 篁竹:竹林.
佁然不动 佁然:愣住的、静止的样子.
为坻 为:动词,做成,成为.
三、学习本文
1、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以游览的先后次序来描写的.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再写远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流.
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3、潭上有什么景物?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作者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时心情是快乐的,而“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中流露出凄凉忧伤的心情.
测试
1、填空:
《小石潭记》作者是 ,字 ,唐代河东人,所以世称 ,曾经在柳州做官,所以又称 .
2、选出加红字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3、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似与游者相乐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
4、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A、(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寂寞空旷,没有别的人.
B、(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缠绕着,静悄悄的,没有别的人.
C、(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别的人.
D、(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环绕着,没有别的人,感到寂寞.
5、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A、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B、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C、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
D、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
参考答案
1、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 柳柳州
解析: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要靠平时的积累.
2、D
解析:ABC三项中的加红字都是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象……一样”.
3、B
解析:对常见修辞方法的判断.B句表示的是一种想象,而不是比喻.
4、C
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字词.这句话中,“环合”是环绕、包围的意思,而“寂寥”在这里则没有寂寞的含义.
5、B
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字词.这句话中,“隶”是跟从的意思,“小生”则指后辈,年轻人.
中 考 解 析
1、选择对加红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①亦不详其姓字
A.详细 B.说明,细说 C.详细地知道
②方其远出海门
A.正直 B.方才 C.当……时
③人物略不相睹
A.微,一点儿 B.简单,略微 C.省去
④终亡其酒
A.逃跑 B.死去的 C.失掉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的理解.①中“详”应是“详细地知道”, ②中“方”表时间“当……时”,③中“略”指“微,一点儿”,④中“亡”指“失掉,未能喝上.”因此,答案分别为①C、②C、③A、④C.
2、解释加红的词语.
①┍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B.可百许头 ( )
┍A.或置酒而招之 ( )
②┝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
┕C.无怀氏之民欤 (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答案①A.处所 B.表大约接近某个数 ②A.代词,他(指五柳先生) B.代词,这 C.结构助词,的
3、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
①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②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宣王说之
④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③中“说”通“悦”,高兴.因此,答案为③.
《治水必躬亲》练习题
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六、古今异义
1.泥:古义,拘泥.今义,泥土.例句:泥于掌故.
2.掌故:古义,本文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例句:泥于掌故.
3.盖:古义,连词,连接上一段或上一句,表示原因.今义,遮盖或遮盖的东西.例句: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4.穷:古义,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今义,生活困难.例句:非咨询不穷其致.
5.举: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例句: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
七、词类活用
布袍缓带:名词做动词,穿着轻便服装.
八、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例句: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介宾短语“于荒村野水之间”作往来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荒村野水之间往来”.
译文:在荒凉的乡村之间穿梭奔走.
2.宾语前置
例句: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介宾短语“是以”中“是”是“以”的宾语,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是必得躬历山川”.
译文:因此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
3.省略句
例句:“如好逸而恶劳……”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官员”,应为“如(官员)好逸恶劳……”
译文:如果(官吏)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
妄意:随意. 相度:观察和测量. 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 穷:追究到底. 致:事理.
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布袍缓带:指轻便服装. 缓带:宽束衣带.
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晏子使楚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晏子使楚的故事
(2)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是什么?
(3)晏子是如何批驳楚王的?这样做好在哪里?
(4)晏子这个人在中国历史和文学时尚都很有名,他机智诙谐,能言善辩,大智大勇,兼具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采.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来写出他这些特点的?
(5)你觉得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取得胜利的跟泵原因是什么?
(6)有人说,结尾楚王的一句话,说明楚王勇于承认错误,同时他没有恼羞成怒,杀掉晏子,还不算错.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1)齐国的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楚国的强大并且看到晏子身材过于矮小就想羞辱晏子一番,但晏子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成功的反驳了楚王,使楚王甘拜下风,晏子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也是自己得到了楚人的尊敬.
(2)楚王侮辱晏子是因为他觉得楚国比齐国强大,想依靠在外交上咄咄逼人的气势压服齐国,使齐国在外交上对楚国让步.
(3)楚王让他走小门,他说这是狗洞,他是人不能钻,如果楚国是狗国,他才可以钻;楚王找了个人说这个人是齐国人在楚国犯了偷盗罪,因此齐国人生来都是小偷,晏子说“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稚”,这个人在齐国没有犯罪,到了楚国却犯了罪,这说明楚国的水土不好.晏子没有用过激的语言批驳楚王的无礼行为,而是以机智诙谐的语言来反驳楚王,这样做即达到了反驳楚王,维护国家的尊严的目的,又不至于把两国的关系搞的太疆,使两国矛盾激化.
(4)课文主要通过晏子使楚过程中,与楚王和楚国的大臣之间的对话;来写他的这些特点.
(5)晏子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的人,他取得的胜利一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很强,二是因为他是齐国的使者,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他背后支持他,他在楚王面前才有地位.
(6)首先,我觉得这本来也不能说楚王有错误,楚王羞辱晏子只是个表面现象,实际上他是想试探齐国怕不怕楚国,是一种外交上的策略.其次,楚王没有因为晏子顶撞他而杀了晏子这固然也有楚王气量大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晏子是齐国的使者,齐国在当时是个大国,楚王如果杀了晏子必然引起两国的战争.
记承天寺夜游
一、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欲 遂 寝 藻 荇
A.yǜ suì qǐn zǎo xíng
B.yù suì qǐn zǎo xìng
C.yǜ suí qǐn zǎo xìng
D.yù suí qīn zǎo xìng
二、“相与步于中庭”的意思是( )
A.相约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B.相约在一起散步在庭院中.
C.我们两个人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D.我们两个人一起散步在庭院中.
三、与“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贫者语于富者曰. B.尝射于家圃.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D.其一犬坐于前.
四、选出下列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 )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窗体底部窗体顶部
五、《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宋朝文学家 ( ),是一篇 ( ).
参考答案
一、B
分析:注意拼音规则和正确读音.
二、C
分析:这句话是状语后置句,翻译的时候要把状语提前.
三、A
分析:例句中的“于”是“在”的意思.A句中的“于”是“对”的意思.
四、B
五、苏轼 笔记式的散文
1、文中有一个二字词语能概括作者夜游的感受,这个词语是:_______.
2、文中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句子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中藻荇交横”中的“水”指的是什么?“藻荇”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自称“闲人”,你对此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欣然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水”指“月光”,“藻荇”指竹柏的影子. 4、“闲人”指政治上的“闲人”,大自然的主人.
【同步达纲练习】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横( )
3.如吾两人者耳( ) 4.月色入户( )
5.盖竹柏影也( ) 6.但少闲人(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_____.
2.解释加粗的词语.
遂至承天寺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愉快地,高兴地
2.交叉错杂
3.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4.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
5.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
6.连词,只是,不过
二、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四、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五、
(一)1.《东坡志林》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文学 书画 苏洵 苏辙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忠
2.于是,就 清澈透明 这里指不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3.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慰藉的甘味.
4.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5.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人琴俱亡
一、子猷为何开始时“语时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恸绝良久”?
《教参》说,“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译句时,也将“语时了不悲”译为“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我们认为,亲人先走一步,活着的家人亲友,即使第二天即将命赴黄泉者,也定将为之而哀痛无比.王子猷根本不可能有《教参》所述的想法.如果王子猷果真有此想法,那么后来他为何又“恸绝良久”?显然不能自圆其说.
其实,“语时了不悲”应该理解为“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哀的样子”,而不应理解为“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估计到弟弟已经先他而去了,王子猷的心里肯定是十分悲痛的,“完全不悲伤”是不可能的,只是当时并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而已,这说明了王子猷性格坚毅、刚强的一面.
推测弟弟已死,但并没有亲眼见到证实,按照常理,也是不该哭的,特别是对于一个刚强的男人来说.所以一路上“都不哭”,也是十分正常的.到亲眼见到子敬真的死了,“恸绝良久”——子猷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痛哭失声,悲恸欲绝.
前段的“了不悲”、“都不哭”与后段的“恸绝良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刚强的男人悲伤至此,兄弟之间的感情该有何等之深,不言自明.
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才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前后一致、不自相矛盾的.也只有这样理解,我们才能领略到作者在区区几十字之内,将文章作得如此对比鲜明、抑扬有致、波澜起伏的精妙笔法.
二、王子猷为何“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王子猷弹琴的目的,并非为试琴的好坏.兄弟俩相知相亲,王子猷深知琴为弟最爱,所以在以琴祭弟之前,用弟之爱琴为弟弹上最后一曲,为弟送行,以慰亡灵.兄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弟作最后的告别,《教参》无只字点及.
如何送别、悼念子敬,子猷在“索舆奔丧”之前就主意已定,所以“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没有丝毫犹豫和考虑,没有其它的过渡与枝节,一进门便直奔主题.
三、为何“弦既不调”?
我们罗列出了“弦既不调”的几种可能:
1、琴已破,不能弹了.
2、琴弦未校好,弹不成了.
3、琴是好的,子猷因过度悲痛,弹到后来弹不去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琴是子敬心爱之物,陪伴他的不可能是一张破琴;即使琴弦未校好,弹之前调校一下就无问题.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人如过度悲痛,便话不成句,歌不成曲,如《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子猷欲弹琴一曲以送弟,可是因自己病重,更因心情十分悲痛,弹到后来,曲不入调,琴不成声——“弦既不调”.非琴不调也,实人不调也.兄为弟痛,兄弟情深,“不调”两字是最好的注脚.
《教参》将“弦既不调”译为“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将琴弦“不调”的原因归诸琴,而非人,可以说是对人物形象把握不准,对此句对全篇主题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其实此句应译为“弹到后来,子猷的琴声渐渐不协调了.”
四、子猷为何将琴掷地?
琴是子敬的心爱之物.人已亡,琴犹在.子猷弹完送别之曲,将琴掷地的意图,就是让琴随亡人而去,继续追随陪伴已故主人.弹琴、掷琴,都是子猷悼念子敬的独特方式.因为兄深知,只有这样的方式,才最合弟意;这两件事只有为兄的来办,才能尽兄对弟的一片情意.这也是子猷不顾重病在身,立即“索舆奔丧”的目的.
基于此,“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一句,应该译为“子敬啊子敬,你人既然已经死了,那么就让你心爱的琴也追随你而去吧.”《教参》将此句译为“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完全照字面直译,且无一句对此句的评析说明.这样的处理,一是没有点明子猷掷琴祭弟之意,二是没有表现子猷对弟的至真至诚之情.作为作品题目的一个关键句,就这么简单粗浅的处理了,我们都有不同想法.
五、课后“探究与练习”第一题该如何答?
原题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对第一问,《教参》说,“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
我们认为:第一,既然曰“最”,就不应这么滥.第二,“了不悲”、“都不哭”只起到与“恸绝良久”作鲜明对比的作用,其本身并不能表现兄弟情深,应该剔除.而“弦既不调”、“掷地”两语,前者表现了子猷痛失胞弟的十分哀痛之情,后者道明了子猷掷琴祭弟的悼念方式,皆应纳入.
对第二问,《教参》说,“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这个答案包含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不调”只是指琴,与子猷无关.人已亡,琴已破,所以琴声不协调.这样的理解,未能正确把握子猷弹琴送别胞弟的目的,未能理解“不调”两字之中所蕴蓄的子猷当时十分悲痛的心情.
第二,“人琴俱亡”,是指人已死了,琴已破了,故而十分凄凉.既然琴已破了,子猷再将它摔在地上也就无妨了.这种想当然的浅薄的理解,没有认识到子猷“弹琴送弟”、“掷琴祭弟”这两个悼念胞弟的独特方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兄弟之间的至深情意,文句含义由此而曲解,人物形象因此而模糊,作品主题因此而受影响,作品的品位也因此而降低.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们按《教参》的观点去解读这篇文章——子猷去奔丧,发现子敬的琴已坏了,于是把琴摔到地上,说“人和琴都死了”——的话,这篇作品就根本没有入选教材的资格
啊 整理的我好辛苦呢!
把我选成最佳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