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几个问题1.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在一、二部分里要反复说“有些一点东西的必要”呢?2.试指出第五部分第三段的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22:00:25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几个问题1.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在一、二部分里要反复说“有些一点东西的必要”呢?2.试指出第五部分第三段的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几个问题
1.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在一、二部分里要反复说“有些一点东西的必要”呢?
2.试指出第五部分第三段的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中“这”指什么?如何理解“哀痛者和幸福者”的含义?
4.“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这个句子表现刘和珍什么思想性格?“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的“也”“早”二字分别有什么含义?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几个问题1.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在一、二部分里要反复说“有些一点东西的必要”呢?2.试指出第五部分第三段的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这是一篇传统篇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A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B同学们,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仍依稀可见,爱国志士王伟的飞机被撞的历史我们至今记忆清晰,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和一位英勇战士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几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思路,如何表达你的哀思与愤怒?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吧,学了本文,我们定将受益匪浅.
二、出示投影,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做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学生听录音
四、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君?(3、4、5部分)
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爱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恨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时间顺序)
(3、4、5)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逻辑顺序)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说说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3、阅读鲁迅《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局部思路,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和珍君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2、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明确:悼念刘和珍君,控诉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严肃地总结教训,激励继续战斗者.
二、理清局部思路
(2、4两段是要求背诵的,故将局部思路的输理放在2、4段上)
(一)第2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诵读
3、思考:本部分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明确: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紧承首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部分思路流程应该这样来表述: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4、背诵
(二)第4部分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思考本部分文字技术刘遇害,围绕惨案,作者以什么顺序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明确: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可见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4、背诵
三、在分析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
1、真的猛士……?
(1)出示投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2)明确:“着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惨象……流言……灭亡
(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见《教师用书》)
4、人类的……徒手
(1)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地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空谈》)
(2)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5、苟活者……真的猛士……前行(见《教师用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2、4部分
2、找出文中你尚不能理解的文句.
3、完成书上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几个语句需要注意.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n 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和珍君“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4、1,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辩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7、 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 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11、第7部分第2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
三、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