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7.8级死的人数为什么比四川地震8.0级死的人数还要多呢?那就没有可能是当时的医疗,是没有现在的发达的这种可能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0:36:43
唐山地震7.8级死的人数为什么比四川地震8.0级死的人数还要多呢?那就没有可能是当时的医疗,是没有现在的发达的这种可能吗?唐山地震7.8级死的人数为什么比四川地震8.0级死的人数还要多呢?那就没有可能

唐山地震7.8级死的人数为什么比四川地震8.0级死的人数还要多呢?那就没有可能是当时的医疗,是没有现在的发达的这种可能吗?
唐山地震7.8级死的人数为什么比四川地震8.0级死的人数还要多呢?
那就没有可能是当时的医疗,是没有现在的发达的这种可能吗?

唐山地震7.8级死的人数为什么比四川地震8.0级死的人数还要多呢?那就没有可能是当时的医疗,是没有现在的发达的这种可能吗?
唐山地震据说是因为担心国外来救援,所以不能报8.0级以上,国外测的说8.2-8.3级呢~~~~
还有,看看这个吧,24万亡灵欲哭无泪.
历史资料:唐山大地震等的经验教训
资源来源:乌有之乡,等
地震专家欲哭无泪 512强震有人预报
中科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李世煇 08.5.13
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这是国内外地震界主流的共识.从这个角度看,42年前的唐山地震和今天的汶川地震都是不能准确预报的.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提到:有的报纸说唐山地震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时事辩论会主持人说:如果唐山地震时不拒绝外援,不会死几十万人.这些是看法不符合实际.实际情况是,如果尊重中西文化优势互补的科学家的意见,这些灾难倒是可以避免的.请参阅本人博客上转载的有关文章.
在中国,一批(1970年代)年轻的中国地震工作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和“取象比类”的方法等),取得遥遥领先国际的科研成果.例如,耿庆国根据历代(包括1956-1970年)大旱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区.旱区越大,干旱时间越长,相应的震级越高”的统计规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国大旱后2-3.5年,发生了7次7.5-8级大地震).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根据这一规律,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这些成果触犯了地震界当权者的利益,耿庆国被调出预报队伍,去了地震报社.
今天,2008年5月12日,听到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震,中国的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2006年他根据旱震关系提出中期预报,近年阿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4月26日和27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上,以委员会的名义,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报(文字报告已报中国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发出),而且,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均已明确).明明是国宝,却受到当权的主流地震科学家的排斥,只能靠微薄的退休费坚持搞科研.可惜这位退休的地震科学家的话,没有起到作用.
我的感觉是满腔悲愤.什么时候耿庆国、汪成民、任振球、王迪兴等一批国宝才能不受排挤,放开手脚为振兴中华效力呢?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耿庆国:临震预测是可能的
2006年07月31日,搜狐聊天,全文连接:
http://news.sohu.com/20060731/n244543649.shtml(已被删除,谷歌快照:http://linboke.cn/document/08-china/yuce1.jpg)
嘉宾已进入现场,访谈即将开始,请搜狐的各位网友稍候.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搜狐聊天室.今天是7月28日,是唐山抗震30周年的纪念日,这个访谈也是我们整个访谈系列的第十场,也是最后一场.我们最后一场请到的嘉宾,是中国地震局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审耿庆国先生.
耿庆国: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因为是唐山抗震30周年纪念日,可能所有的媒体,包括所有的很多网友都在关注这个事情,网友是比较年轻的,比较年轻化.他们可能没有经历过30年前那场灾难.我们第一个问题,先回到30年前,您当时是在北京工作?
耿庆国:对.
主持人:您今年贵庚?
耿庆国:今年65岁.
主持人:那您当时是35岁.当时是在什么单位?
耿庆国:北京市地震队.
主持人:您是哪一年开始工作的?
耿庆国: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毕业之后正好赶上1965年11月13号的乌鲁木齐地震.
主持人:唐山地震之前,当时很多种方法都提出了告急意见,当时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您作为专业人士可能对业内比较了解,现在30年后替我们回忆一下.
耿庆国:我想先谈一下,我们国家上一个地震活跃期是1966年到1976年.
主持人:活跃期是什么情况?
耿庆国:地震活动总是活跃一段时间,平静一段时间.地震活跃期是根据资料来定的.
主持人:不是说我们这十年有一个地震活跃期,下一个十年就平静了.
耿庆国:不是这样的,这要根据监测情况来定.
主持人:并非是简单的按时间来算?
耿庆国:上一活跃期开始时,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在河北省邢台发生了6.8级和7.2级强震.当时周恩来总理是非常关心地震.总理在百忙当中,到灾区视察,在这期间还召见地震工作者,号召搞地震预报.因此我们搞地震预报工作,一个是总理的要求,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一个是因为灾区人民的呼声,要我们震前打一声招呼就好了.
主持人:你们作为地震工作者,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地震周期吗?
耿庆国:不清楚.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展地震预报研究,1966年以前,国内地震工作者做了好多地震工作,主要是工程地震、地震监测、地震调查、地震学研究,但是并没有真正搞地震预报.我国搞地震预报是从邢台地震开始的.在邢台地震发生的时候,周总理有了非常重要的指示,周总理说:“这次地震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代价不能白费,我们不能只留下记录,要从中取得经验.”所以周总理一再讲,不能只留下记录,还要留下经验.在周总理亲切关怀下,总理号召我们到现场去实践,抓牢地震现场不放,而且还讲了,“这次地震代价极大,必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对年轻的地震工作者号召: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周总理提出地震工作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周总理提出,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多兵种联合作战,多路探索.
主持人:当时我们的技术,包括预防是不是我们国内自主创新?
耿庆国:对.在周总理的号召下,各个部门都有参加.有中国科学院,还有地质部、石油部、国家测绘总局,还有其它的天文台都来参加,多兵种的.
.
后面还好多.帖不了了.太多了.
历史悲剧不应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