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良乡对北京城是什么作用?与北京城有什么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7 14:08:45
明清时期良乡对北京城是什么作用?与北京城有什么关系?
明清时期良乡对北京城是什么作用?
与北京城有什么关系?
明清时期良乡对北京城是什么作用?与北京城有什么关系?
良乡位于北京西南20公里,是首都的西南门户.自秦朝建县以来,因“人物俱良”而得名,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明清以来,良乡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为出京上任、进京上贡的必经之地.这里的知县可不好当.不仅有迎送之累,还有需索之苦.下属稍有不合意,还会挨鞭子.在这里任过县令的樊巍在《良乡行》里深有感触地述说了在这里为官的经历,最后他感慨地说道:“寄语四方游宦客,选官切莫选良乡.”
良乡北五里有个村子叫黄新庄.这个村子建有皇帝的行宫.当年乾隆皇帝去西陵拜谒,出京城的第一站就在这里休息,更衣换装.据说,这个村是由“换新装”而得名.
想看的行宫在公路的西边.临街,在一片仿古建筑的院子里找到了行宫的遗址.原来行宫的建筑已踪影全无.据说,行宫的最后几间建筑是在上世纪80年代拆除的.院子中间留有一片空地,那是仅存行宫的遗迹——一棵柏树一座假山,旁边还有一座小土包.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这应是黄新庄行宫的后花园.西湖石的假山落座树旁,不高,不知原本就在这里还是别处移来.古柏粗大,一两个人也抱不过来.树干已有空洞,用灰堵好,部分树皮已然剥落.柏树从去年就没有发芽.干枯的树枝伸向空中,密密麻麻,气蕴犹在,远看颇像一只飞舞的凤凰,再看又像一条腾空的巨龙,不同凡响.乾隆皇帝于十八年在此留下了御制良乡行宫晚坐诗:“又驻行时跸,萧斋可意清.去来时屡易,今昔念交萦.习武遵前迹,均劳验众情.春云傍晚重,希泽为新耕.”
良乡县城南三里有个非同一般的建筑,那就是郊劳台.现在看去已经荒迹,在当年,这可是乾隆皇帝亲临此地,接见征战有功之臣的地方.其名的意思是皇帝亲自到郊外慰劳将士,以示奖励,不是随便打个胜仗就能得到这个礼遇,而是一定要取得卓越的战功.乾隆皇帝先是为平定准噶尔的胜利,于二十五年建郊劳台,并接见了大将军兆惠、富德诸将士,后又于四十一年,为平定两金川的大将军阿桂诸将士行郊劳礼.
一片街巷之中,能醒目地看到一簇崭新的黄色琉璃瓦,那就是当年颇有气势的郊劳台.门前立有北京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里面正在维修施工.进了临时使用的大铁门,看到的是御碑亭.亭顶部已盖上了黄琉璃瓦.台面换上新的石材.亭台有1米多高,八角形,亭内石柱分内外各8根,上用石梁连接起来.这些汉白玉的石梁石柱已经突兀在此多年,与大门外置放的一块汉白玉石雕一样,还是原来的旧物.亭台中间立有一面碑石,上刻有乾隆御制诗:“京县郊南亲劳军,环坛陈纛谢成勋.出师本意聊尝试,奏凯今朝备礼文……”记述了当年御驾远迎的情景.
良乡古县,为京畿,蕴藏着几多历史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