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海啸都隐含了什么地理方面的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7:08:11
日本地震海啸都隐含了什么地理方面的知识日本地震海啸都隐含了什么地理方面的知识日本地震海啸都隐含了什么地理方面的知识本文导读:地震、海啸、核泄漏,一场巨大的复合式劫难突袭日本.防震经验丰富的日本猝遭强震

日本地震海啸都隐含了什么地理方面的知识
日本地震海啸都隐含了什么地理方面的知识

日本地震海啸都隐含了什么地理方面的知识
本文导读: 地震、海啸、核泄漏,一场巨大的复合式劫难突袭日本.防震经验丰富的日本猝遭强震,缅甸近日也遇强震,关于地震预警和地球是否进入地震多发期的疑问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图表:日本大地震灾情报告.
专访:日本大地震三问三答——访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汪荣江
新华网柏林3月26日电 (记者韩墨) 地震、海啸、核泄漏,一场巨大的复合式劫难突袭日本.防震经验丰富的日本猝遭强震,缅甸近日也遇强震,关于地震预警和地球是否进入地震多发期的疑问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为此,新华社记者走访了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德籍华人汪荣江博士.汪荣江从事地震学研究近30年,在地学数字模拟、地震早期预警等领域有一定建树.
一问:里氏9级的日本大地震难道完全不可预知?
答:就现阶段而言,短期临震预报,世界哪一个国家也做不到.我们不能预先判定地震的确切时间和地点,科学在这方面还没有突破.
虽然短期临震预报不可能,但地震中长期预测评估,则是人们必须要做而且也能做好的工作.没有地震发生时,地球其实也在发生地表位移,板块间会慢慢错动,研究人员可通过高精度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观测板块相互作用.如果发现某些板块长时间被“卡住”或“粘住”,没有位移,而它周边区域滑动相对较多,就可以判定这个区域发生较大地震的概率在上升.
事实上,日本大地震发生前,震源区域早已被科学家标成红色,即认为这一地带能量显著蓄积.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它具体什么时候震,能量会有多大.
二问:素有“抗震强国”之称的日本在此次灾难中死亡过万,日本的预警系统失败了吗?
答:这次日本的地震预警工作,仍然是世界一流.日本这次的预警在大地震横波抵达前10秒发出.不要小看这几秒钟,它可以让许多人及时避难逃生.
“预警”与“预告”不同,预告是指地震发生前就做出判定,短期预告基本不可能;而预警是指地震或者海啸发生后,利用第一轮破坏性力量抵达前的宝贵时间,快速向公众发出避难警报,经过严密而科学的设计和演练,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次大地震后约3分钟,日本就发布了海啸警报,列出了海啸抵达时间,而美国大约是地震发生后9分钟才完成计算,作出预警.加上日本完备的预警手机短信发送系统,预警信息可在第一时间发送.
然而,海啸预警面临一个全球性难题:我们还不能精确测算海啸强度.日本预警时估计海啸也就3米至6米,而实际情况是,有些地方的海啸足有二三十米.
计算海啸强度的关键是迅速确定震源位置和地壳的破裂分布,然后引用合适的位错数据模型,推算出海啸的强度和运动路径.日本大地震这种发生在俯冲带的地震,地壳形变数据只能从陆地这边得到,而冲向陆地的海洋板块位于海下,人们无法立即获取数据.由于日本在地震来袭时对位错分布算得不准,加上没有选择好合适的数据模型,在海啸强度的判断上出现了较大误差.
三问:地球是否进入大地震活跃期?
答:地球总体上进入地震活跃期的说法并不准确.环太平洋板块以每年30厘米的速度俯冲,它被哪里卡住了,哪里就会蓄积能量.每年这个板块都会以地震这种极端方式释放能量,之后再进行新的集聚.这是一种周期性,但并不存在严格的地震周期,因为能量可能通过大地震释放,也可能通过多个较小的地震,其中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具体到日本东北部海域,人们可以认为,未来几十年这里不会再发生这样大规模的地震,因为它积攒的能量释放掉了,再次积蓄需要一个过程.
这次大地震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唤起了人们对于复合式灾难的深度思考.地震海啸对核电站造成严重冲击,这在人类灾难史上还是第一次.以前,人们对各类灾害的评估和防范大多相互独立,而现在则要把地震、海啸等主灾和可能的次生灾害结合起来考察,形成一个链条,以便在应对灾难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欧亚大陆地震活跃期持续5~11年?
第一财经日报-北青网
日本8.8级大震,引发学界关于欧亚大陆板块是否会再次发生强震的担忧.有专家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欧亚大陆板块进入地震相对活跃期,这一周期未来将持续5到11年.
太平洋板块俯冲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这一全长4万公里的地震带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板块移动剧烈.它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从板块构造来看,日本正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这种地质剧烈变动的地区极易发生地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付碧宏教授告诉记者,“太平洋板块每年向亚欧板块移动80~90毫米,板块运动过程中能量有聚集,所以会地震来释放积聚的能量.”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为断层.
据共同社援引日本筑波大学教授的分析,断层发生移位是造成日本大地震的首要原因.该断层带长500公里,宽200公里,从日本岩手县一直绵延至茨城县.断层以0.13米/秒的速度持续运动150余秒,整个过程移动距离达20米.
日本国土地理院11日晚间公布,距日本东北部海域地震震中较近的宫城县境内出现了约4米的地壳变动,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最大地壳变动纪录.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魏东平在地震发生后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关于在日本四国岛的日本南海、北上至东京都所在的关东地区,一直持续向北到靠近北海道的南部,自本世纪初开始,会在最近的10~30年,发生一次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已经基本成为地震学家们的共识.
进入地震活跃期?
3月10日,中国云南盈江发生里氏5.8级地震;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8.8级地震.由于连续两天在不同地区发生较强地震,引发了很多网友猜疑,“两次地震有没有关联,地球是不是进入地震活跃期了?”
据中国地震局有关专家介绍,云南盈江地震跟日本地震没有因果关系,两者一个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引起的,一个是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刘杰认为,全球现有的地震资料最早只能记录到110年前,因此各国对于全球地震活动周期的研究存在很大争议,从历史资料初步分析,全球自2004年印尼大地震起就进入了一个强震相对活跃的时期.
据公开数据,全球平均每年有18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1到2次里氏8级地震、200多次里氏6级地震,这是一种正常能量释放.2004年以来,全球发生了多次里氏8.5级以上的巨震.
“针对活跃周期的时间点认定上,目前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付碧宏告诉记者,“我认为此次欧亚板块活跃期应从2001年中国昆仑山8.1级大地震开始算起.”
付碧宏告诉记者,从一般规律来看,一个地震活跃周期是15到20年,如果从2001年开始算起的话,本轮周期还有5到11年的时间.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3月份地震全记录
广州日报
3月21日菲律宾中部民都洛地区21日傍晚发生里氏5.4级地震(也有说里氏5.8级),震中位于民都洛地区的卢邦岛附近海底,震源深度为92公里.
3月22日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22日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2度、东经144.0度,震源深度26.5公里.
3月19日日本茨城县北部发生里氏6.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
3月17日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当天发生里氏6.5级地震.震中位于首都维拉港西北77公里处,震源在海床以下26.6公里.
3月17日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发生的一起余震震级达到里氏6.1级.震源深度25至30公里.当天已发生余震10余起.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里氏5.8级地震.
(新华社)
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期 日本余震或持续一年
新民晚报
日本遭遇百年难遇的9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上海市地震局地震预测分析中心主任尹京苑研究员说,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近一年来频发的、超过7级以上的强震,标志着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他提醒,引发地震的原因很复杂,并不只是单纯的板块活动,活跃期也不意味着极度异常,民众不要莫名恐慌.
对近日“日本海沟地震,我国华北地震带要小心”的说法,尹京苑认为,两者不存在对应关系.
与华北地震带无直接关系
历史上,我国唐山、邢台、海城地震都是发生在华北的一些主要地震带上.“日本发生地震,和中国大陆发生地震没有必然联系.日本所处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我国的华北主要地震带并不是直接相关地区.按照地震类型来分,日本发生的地震属于板缘地震,而中国发生的地震为板内地震.”
尹京苑说,地震的发生有一些规律性,但也有很强的随机性,各个地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或者必然的联系.“从整个板块运动来看,中国大陆板块西边受到印度洋挤压,向东慢慢移动、形变,东边有太平洋-菲律宾板块抵住,作为支撑点.但是其实,板块边缘的力传播到中心,影响已经非常小.因此,处于欧亚板块边缘的日本9级地震,对板块内部产生的影响并不大.”
全球板块可能由此调整
尹京苑说,从去年年初开始,环太平洋地震带就已进入一个活跃期,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已处于非常活跃期.“去年,该地震带上发生了27次超过7级的地震,超过了常年(40年的平均值)平均的18次.”
他认为:“日本这么大的地震发生,全球板块都需要一个调整.今年一年可能都轻松不了,板块运动会挺热闹.”
余震可能再度引发海啸
地震级别增加一级,地震能量就会增强至前一个级别的30倍,此次日本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汶川大地震的30倍.
尹京苑说,这么大的地震引发的余震也非常厉害,“未来一个月都有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就像汶川地震一样,较明显的余震陆续可能持续一年.”尹京苑说,如果未来再发生7级以上的余震,仍有引发3到4米高海啸波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 马丹
专家称缅甸地震发生地在怒江澜沧江地震带南端
广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黄蓉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告诉记者,缅甸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板块地震带和大洋地震带附近,很少有地震,这次发生地震,主要是受哪个地震带的影响,还要具体分析.
另有广东地震专家表示,此次地震发生地大概在怒江-澜沧江地震带的南端,属于欧亚板块地震带上.“欧亚地震带是全球概念的,怒江-澜沧江地震带是欧亚地震带中的局部的、小的概念上的地震带.”他说,“震中烈度大概有Ⅷ-Ⅸ度.”他说,震中离雷州半岛还有1000公里,“与广东无关”.不过,离云南的确比较近.“离云南最近的地方大概不到100公里.从地震烈度的概念上来说,云南边境的感觉应该有Ⅵ-Ⅶ度.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刘晶晶/文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
华北地震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它对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10个省和直辖市都有影响.这一地区又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就像是中国的心脏,心脏一旦遭到大震,全身都会倍受打击.
《清史稿》中记载了(康熙)十八年北京附近发生的一次强震.
北京附近发生过如此可怕的大地震,北京还安全吗?
“北京的问题不大.”一位地震专家讲述了他的理由:“每一次地震,都是地球释放内部能量的过程.能量释放后,就又进入能量积蓄阶段,直到发生新的地震.”
“积蓄能量的阶段大概要多久呢?”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5级以下的地震,积蓄的时间短,大概在300年左右.8级地震需要的能量,就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大概是10万年以上吧.”
邓乃恭的理由和这位专家不同,他说:“北京位于地震带上,还三面环绕着小震群,看上去很危险,但实际上,这些小震群都是能量释放口,在能量还没有积蓄到可以发生大地震时,就以小地震的形式释放出去了.就像一个水库,如果在蓄水的过程中隔三差五放放水,就很难蓄满了.”
韩竹君对北京地震风险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和北京有关的几条断裂带,如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南段、顺义-良乡断裂南段,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活动性都很弱或基本不活动,这些断裂引发大地震的可能性并不大.他最后还强调了一点:“地震最可怕的是它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两方面工作到位,就算遭遇大地震也不会造成惨痛的后果.”(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海啸的成因;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海啸危害产生的垃圾随洋流漂浮,考察日本,北太平洋暖流的流向;核辐射物质影响海洋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