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2:07:40
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

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使人疲倦”.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核心,是指向学生主体活动本身的驱动力.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这种好奇也正是青年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保护.
  由于初中科学实验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对于利用自己比较熟悉的材料做实验,进而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总是兴趣盎然.因此,初中科学实验的教学如果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作为从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采用身边易得的实验材料.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需要灵活制定实验方案和选用实验材料,而且应尽量采用身边易得到的材料.生活中许多学生耳熟能详甚至认为是废品的材料,如果加以合理的利用,制造简单的实验器具进行实验教学,不但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收到很好的实验效果.例如,用塑料饮料瓶设计的“马德保半球”、“水火箭”,用易拉罐制成简易滑轮等.
  第二,把玩具带进科学实验课堂.许多玩具不仅现象奇特,好玩有趣,而且富有丰富的科技含量,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加以合理利用,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研究影响抛掷铅球远近的因素时可以以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这样学生在玩中做,玩中学,不仅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培养.
  第三,开发游戏活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进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能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协作与交流.[2]如果能在科学实验课堂中开发一些科学游戏活动,则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拔河比赛的游戏,来让学生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师在做实验前先准备一个小木棒,让班里一个较胖的男生和较瘦小的女生进行拔河比赛,先让其他的学生猜测在这场比赛中谁将获胜.学生肯定会说男生获胜,但是比赛结果却是女生获胜,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被激起,这时教师再告诉棒的两端的不同即一端比较光滑另一段比较粗糙,然后顺理成章的讲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已经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而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是人的创新意识的一种体现,它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和精华,其本质是创造出“新”的事物.[3]初中科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科学实验往往有很大的热情和兴趣,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作为从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师,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改进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传统的演示实验忽略学生主体思维动机的激发,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若能预先对演示实验进行适当的创意设计和运用,如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多保留一些空白和余地,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则不仅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很自然地学到新知识,而且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4]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氧气的制取及收集方法,让学生思考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然后按照学生设计的装置进行演示实验.这样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动手、动脑,体验到创新的成功和喜悦,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激发.
  第二,做好课外小实验.科学教材设计了许多课外小实验,这些小实验紧密结合教材、趣味性强、易于操作和观察.教师若能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教师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花朵制成不同的指示剂,然后用食醋做酸性质的实验,则能培养学生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材料做课外小实验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实验中利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头脑风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原指精神患者因精神错乱而产生大量的联想,现在指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初中科学实验尤其是探究实验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5]例如,在测定硫酸铜中结晶水的含量的试验中,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实验原理然后让学生根据原理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头脑风暴法比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上设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祖国、集体以及他人应该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6]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初中科学实验中重要的情感目标之一.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意识到科学、社会与技术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结合科学实验的特点,通过实验与生活、社会有机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第一,在科学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初中科学实验中有很多与生活、社会和自然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社会意识.例如,在科学实验尤其是化学实验中会产生诸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许多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污染物.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时,应该适时地对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指导学生如何减少和防止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第二,让实验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许多科学实验与自然、与学生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让实验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在自然中观察蚯蚓,则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了解蚯蚓在自然环境中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类似的亲近自然的科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第三,从学生的贴身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课程中许多都与实验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科学实验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做电路实验时教师可以就干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给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和知识开拓,引导学生养成合理回收干电池的良好习惯,减少环境污染.

放下架子,到同学中去 ,一起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