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关系,如题5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2:54:43
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关系,如题500字以上
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关系,如题
500字以上
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关系,如题500字以上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论文
作
内容摘要: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
不管法治这张天网如何恢恢,总有漏网之鱼;不管法治调整的范围多么广阔,总有鞭长莫及的地方.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凡是法治不及之处,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1〕德治是指在社会治理中对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设的重视和适用.法治与德治在社会治理中应是相辅相成、相互呼应的,即法律与道德双管齐下、“综合治理”.中国古代的法律实际上是一种二元体制,就是两种体系或渊源、形态的法律并存.一种是国家制定法,一种是“礼法”、“德法”.这两种社会调节手段相互配合,把各种社会现象纳入其调整范围.而我国当代社会法律是唯一的社会调节手段,道德作为另一种调节手段存在严重缺位.这样的一元法体制亟待调整.因此,有必要考察我国古代“礼”与“法”的关系,吸收其合理内核,建立起德法并治的二元法体制.
一、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关系之考察
“德”,在西周时是一个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它要求统治者敬天孝亲,对己严格,与人为善,只能在不得已时才使用刑罚,而使用时必须慎重.儒家对“德”加以继承和发展,一方面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的主要方法;一方面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权与法律,是行政、司法的指导方针,即主张“德主刑辅”.〔2〕儒家的这种德治是以“礼”做为根本内容的.“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3〕礼的起源与宗教、祭祀、宗法有关,它体现了社会中的宗法身份等级,同时作为身份社会的古代中国也促成了礼的繁衍,两者互为支架.但礼的范围很难界定,它包罗万象,无所不在,既可以是个人生活的基本信仰,又可以是治理家、国的根本纲领;它是对他人做道德评判和法律裁断的最后依据,又是社会所有制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它一方面细腻地对人的行为做出准则式规定,另一方面又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作理论上的抽象.再论及“法”,“灋,刑也,平之如水;灋,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4〕“平之如水”,有公平、正义之义.因此要正确理解礼与法的关系,就必须将其放入中国古代这片土壤中,以中国传统的视角来审视.
(一)道德的法律化
所谓道德的法律化,主要侧重于立法过程,指的是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法律的道德化
以上考察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下面再谈另一主题——法律的道德化.法律与道德是两种性质不同而有关系密切的社会现象,中国古代社会的“出礼入刑”产生了双重结果:一方面,道德训诫具有了法律的威势,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同时要行道德的职能.所谓法律的道德化,主要侧重于守法的过程,指的是法律主体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
(三)中国古代礼与法关系嬗变的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的“礼”与“法”的关系,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嬗变过程表现出如下特点:1、儒家的“仁、义”思想是“礼”与“法”嬗变的基础.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其对当时中国的法律发挥着重要影响.“三纲五常”等儒家礼教是中国古代正统道德的一般原则.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这就是中国古代人的选择.2、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是“礼”与“法”嬗变的条件.经济的发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类向更高文明迈进的前提.中国古代的法律史表明,经济的兴衰与法律的道德性直接相关.经济发达时期,人们对社会的道德要求较高,同时自身也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水准,因此这时的法律体现着更广泛的道德.与此相反,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道德表现较之以前欠缺,社会总体道德水平也下降,这时的法律就缺少道德的教化.3、维护封建皇权是“礼”与“法”嬗变的核心.不管法律与道德谁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维护封建皇权为其首要考虑,这也是阶级社会道德与法律所不可逃脱的命运.4、权力阶层的态度是“礼”与“法”嬗变的关键.申言之,“出礼入刑”即道德的法律化,要求道德须是符合权力阶层意志的道德;重“礼”守“法”即法律的道德化,要求法律须是权力阶层内化为其自身道德的法律.
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15〕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论思想道德与法律有关
一从社会学角度讲,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对置身于未来社会的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这意味着,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之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何为法律素养,简言之,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体系;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1]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