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l水加100ml酒精混合等于200ml吗?化学分子理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15:41:41
100ml水加100ml酒精混合等于200ml吗?化学分子理论
100ml水加100ml酒精混合等于200ml吗?
化学分子理论
100ml水加100ml酒精混合等于200ml吗?化学分子理论
从教学程序上看,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运作、教学评价三个环节.教学策略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在应用中对所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等,不断予以相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渗透式教学策略是指在常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教学,渗入教与学的策略观,以教学策略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运作和教学评价.现以教学《分子》为例,说明渗透式教学策略的运作.一、分子的存在 出示一束茉莉花.设问:我们为什么能闻到茉莉花的香味?(教学活动开始,应使学生情感适应.通过策略的手段使学生专注所学内容.这里通过茉莉花的香味对学生的刺激,使学生情感适应,引起学生专注.学生将积极寻求闻到茉莉花香原因的答案:肉眼看不见的茉莉花的微粒进入了鼻孔.为教学进入下一步做好了准备.) 二、分子是运动的 在静置的盛水的烧杯里,加入少许品红粉末.观察水的颜色改变.在一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滴一小滴酚酞试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棉花,在棉花上滴10—15滴浓氨水.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适时导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会探求知识的一般方法.通过对两个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并逐步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分子是运动的.) 三、分子间有间隔 设问:分子还有其他性质吗?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观察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0ml.(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监控调节,把握情理交融,层层深入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会自然产生探求问题的欲望:是实验操作产生的误差吗?重做一次,结果相同.对比实验:100ml水加100ml水等于200ml;100ml酒精加100ml酒精等于200ml.讨论、分析、阅读教材,得出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四、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引导性讲述:闻到茉莉花香,肉眼却看不见茉莉花的粒子(分子)进入鼻孔,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粒子(分子)挤占了空隙,肉眼却看不见这些粒子(分子)间的空隙和挤占的情形.这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接受科学家的实验结果.(知识的来源有多种途径,要善于接受前人的知识总结,学会阅读,通过对苯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的观察,让学生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五、分子的概念 实验和生活经验列举:碘的升华实验;湿衣服凉干;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煤燃烧;铁生锈;铜绿受热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设问: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怎样用分子的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已有知识出发,获取新知,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减少学习障碍,激励学习动力.经过新旧知识的同步运转,分析、总结:分子在物理变化中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的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六、混合物和纯净物 演示实验:铁粉和硫粉的混合与分离.观察混合前、混合后、分离后铁粉与硫粉的颜色.引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提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纯净物真的“纯净”吗?(通过获得的新知识进行反馈迁移,利用反思来调节学生的认知效应和学习动力,训练和发展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体现多途径探求的教学策略.) 在以上学生参与观察、探求、讨论、分析、综合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针对新的情况,采取新的策略.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正确结论,要给予赞扬,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火花,要给予激励.小结: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微粒,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而且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运用分子概念,可以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分子在物理变化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的分子.那么,反应物的分子是怎样变成生成物的分子的呢?下一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小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结时,不能只是简单的从认知上重复结论,要把归结的重点放在策略性上,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转化,并注重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留下悬念,引起新的思索,激发不断学习的动力.) 总之,教师应当针对现在中学生普遍明显存在的学而无法,学不知法的实际,认真研究教学策略,不能只是简单、生硬地向学生注入新知识,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认识、怎样把握,把学生带出知识的迷宫.教学策略的目标是让教学从无法到有法,最终发展到教学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