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3:22:0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八十年成功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精辟总结,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们党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对党的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反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认识论的基本规律,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光辉.
实践:
八十年奋斗历程的光辉写照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正确思想和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说到底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实践,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践,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践.正是八十年的伟大实践,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具有先进生产力特点的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确立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将马克思主义这一世界先进文化核心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树起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光辉旗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标志着“三个代表”已成为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特征,已成为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切实践的本质要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纲领,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消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了地主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了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改变了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建设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荡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制度障碍,创造了优越的社会政治条件和先进的文化条件,人民群众当家做了主人,这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当时的最大体现.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发展道路的不断探索,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制定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建设和发展了反映革命和建设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果断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展现了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风貌.
八十年来的经验证明,我们党按照“三个代表”本质要求进行的不懈实践,使全党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和丰富,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最主要的源泉.
认识:
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过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领导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深刻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核心内涵.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关于“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关于发展革命文艺的一系列论述,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号召;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述;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关于“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党做决策、办事情、想问题的根本依据”的重要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几十年来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迈向新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党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江泽民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世界潮流,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对建设先进文化的问题,对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是全面总结我们党近八十年的历史经验,深刻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经历,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科学结论.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作了全新的概括,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的建设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课题.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建党理论应用于新的实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根本目的的问题,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揭示了我们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揭示了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永远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再实践:
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一旦形成,又将对新的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新世纪的伟大进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以及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努力推进宏伟事业,为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首先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主动权.其次,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努力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第三,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协调起来.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得民心者得天下.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倾听民声,掌握民情,凝聚民心,纳各方富民之策,求长久安民之道,为老百姓谋取更多的利益.
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承继辉煌,开创伟业,振兴中华,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的各项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始终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在新世纪的伟大进军中,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中,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经受着严峻的挑战.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加快重庆发展,实现重庆新的振兴.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统揽经济和社会全局,以办好江总书记交办的“四件大事”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埋头苦干,加速推进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着力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生活全面进步,努力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谱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既是我们党八十年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结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升华,也必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更好地指导我们党的新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