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0:16:22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受到什么启示?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受到什么启示?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受到什么启示?19世纪中叶,处于江户幕府(德川家康将军建立的中央政权,末代为德川庆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19世纪中叶,处于江户幕府(德川家康将军建立的中央政权,末代为德川庆喜)末期的日本内外交困.在国内,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幕府的腐败与天灾导致农民与市民的暴动不断.在国外,西方列强正以坚船利炮叩开日本国门.内忧外患引发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日本从此走上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改革的主要领导者是有着“维新三杰”之称的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与西乡隆盛.
从武力倒幕到王政复古
幕府晚期的暴政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尊王攘夷运动,长州藩(封建领地称藩)成了运动的中心.
1866年3月,主持长州藩政的木户孝允与萨摩藩的西乡隆盛等人在京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决心武力讨伐幕府.
1867年1月30日,孝明天皇病故,15岁的皇太子睦仁(明治)即位.1867年10月15日,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与木户孝允签订出兵盟约.11月8 日,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发出“讨幕密诏”.面对不利局势,德川庆喜表示将辞去将军职位,“奉还大政”于天皇.倒幕派一面迅速推动王政复古计划,一面调集兵力,准备与幕府决战.1868年1月3日,由明治天皇出面,召开有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参加的御前会议,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制和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的中央政府.德川庆喜拒绝承认朝旨,图谋发动武装叛乱.
1月27日,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新政府军与幕府军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交战.西乡隆盛率5000人击溃了1.5万人的幕府军,德川庆喜退至江户.4月,西乡只身赴江户,与幕府大臣会谈,迫使幕府投降.政府军随即进占江户.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
筹划改革措施
早在与幕府军交战中,天皇政府就着手制订政纲.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发布了带有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内容是:“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
6月,明治政府颁布了关于国家制度、机构的政令《政体书》,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太政官下,设议政、行政、刑法三官,议政官掌立法,行政官掌行政,刑法官掌司法.由此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为实现国家真正的统一,木户、大久保等人迫使藩主“版籍奉还”.“版”指土地,“籍”指户籍(人口),版籍奉还就是要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
版籍奉还后,木户、大久保等决定“废藩置县”.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以天皇的名义,宣读废藩置县诏书,废除全国260余藩,划为1使3府 302县;取消藩主对本藩的统治权,由中央委派知事治理.同年11月,藩县合并为3府72县.至此,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已经形成.
岩仓使团出访,三大国策确立
废藩置县后的日本政府为了建立现代化国家,决定派使团向西方学习.1871年12月,一支由全权大使岩仓具视率领的“欧美使节团”启程.使节团一面与欧美各国谈判,试图修改幕府末期以来对外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一面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作为日本建设的参考.使团成员共48人,几乎包括了新政权的主要成员.他们辗转美、英、法等国,1873年夏先后回国.
修约谈判没有结果,但游历却开阔了使团成员的眼界.日本政府迅速做出调整,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建国的指导方针.
“殖产兴业”,就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久保利通回国后,提出要以英国为榜样.新设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千住呢纱厂、爱知纺纱厂等.同时,政府重视矿山开发和铁路建设.经过十余年发展,至19世纪80年代中期,工业革命已几乎席卷日本一切工业部门.
“文明开化”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科学和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为了实现国民的文明开化,政府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法西方建立起包括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在内的教育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877年,东京大学建立.大久保利通还带头剪短发,随后,明治天皇也开始仿效.
“富国强兵”政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进行军制改革,建立常备军.1873年,兵部省发布征兵令,实行征兵制.政府效仿德国,设立陆军海军学校.但大久保利通新政招致了失去特权的武士阶级的不满.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利通这位“铁血宰相”在东京被刺杀.
最后的武士
与此同时,代表士族利益的西乡隆盛,与改革派的矛盾也越来越深,逐渐走向改革的反面.西乡等人鼓吹的“征韩论”被击败后,西乡以及数百名在萨摩藩出生的军警相继辞官回到鹿儿岛.1874年,西乡等人设立私立学校,分为枪队学校和炮队学校.除本部外,还有上百所分校.这些学校实际都是准军事组织,专门用武士精神教育青年.短短一年内,人数迅速发展到3万人,几乎控制了整个鹿儿岛行政与警察职位.鹿儿岛俨然是西乡的独立王国,其政治诉求对改革派政府直接构成威胁.
1876年,大久保曾派鹿儿岛出生的警官以探亲名义回岛侦察,被西乡一派扣留.1877年1月,政府为防止西乡叛乱,密令把鹿儿岛的陆军弹药武器运走.西乡派得到消息后,随即袭击军火库,抢走武器弹药.2月,西乡以“新政厚德”之号,率军攻打熊本县城.九州等地士族纷纷响应.西乡兵力一度达4万余人.在大久保利通主持下,政府组织近6万人的征讨军投入战争.8月17日,西乡军主力被击败.西乡率残部逃回鹿儿岛,固守城山.9月,城山陷落,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切腹自杀.
日本“维新三杰”发起的明治维新是日本避免沦为欧洲殖民地的转折点,它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的国家.由于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因此,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军事特征,使日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很快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人文思想的转变,与教育。
拿来主义只能适应改革初期。
体制改革 迸发出经济活力。
社会矛盾逐步调和。
启示:解放思想,教育为本。

是社会制度的改变,前是封建社会,后走上资本主义社会道路
改变国家的腐败要从根本上改变不能像中国的戊戌变法一样,要改变社会制度才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权威回答:
事件背景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所实行的苛政,不时激起众多以务农为业的百姓反弹。对外则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

全部展开

权威回答:
事件背景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所实行的苛政,不时激起众多以务农为业的百姓反弹。对外则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在商品经济型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要求日本开国通商,史称“黑船事件”。1854年1月,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
倒幕运动
从京都前往东京的明治天皇(1868年底)在地方上,与西方列强有过交涉甚至短暂交战经验,因而具有维新思想的藩士们(长州、土佐、萨摩等藩),自1866年开始结成军事联盟,并尝试与天皇接触,主张倒幕。1867年,新继位的明治天皇向倒幕派送去了许可倒幕的密诏。后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了转移矛盾,在坂本龙马居间斡旋下,提出“大政奉还”上奏文,表明将政权归还给天皇,但仍拒绝交出兵权与领地,并计划利用天皇刚重新掌政,与倒幕派皆对政务运作不熟悉之时,派遣家臣进入政府,藉协助之名掌控政治。倒幕派对于这样的结果很不甘心,但由于武力倒幕的正当性锐减,因此只好暂时按兵不动。
后来,政府内倒幕派与德川派的斗争渐趋白热化。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并命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将一切权力重新归于天皇。当倒幕派得知德川庆喜决定从大坂(今大阪)出兵进攻时,旋即派出以萨摩藩、长州藩成员为主力的军队,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两地展开激烈战斗。经过三天的交战,以寡击众的新政府,在新式军队与精良武器的助威下取得重大胜利,并决定乘胜追击,派遣东征军攻打德川幕府的中心据点—江户。
倒幕派组成了新的政府,彻底排除德川派势力;揭示基本施政方针的“五条御誓文”则于同年4月6日公布。新政府军、旧幕府军双方决战江户之前,幕府代表胜海舟与新政府代表西乡隆盛达成协议:以国家为重,一致对外。1868年5月3日,江户不流血和平开城,幕府至此正式瓦解。不过在日本东北地区,以会津藩为首组成的“奥羽越列藩同盟”,仍然继续反对新政府。由于新政府军掌握军力优势,叛乱于同年11月即被平定。旧幕府海军将领榎本武扬率八艘军舰和幕府残兵至北海道,并在1869年1月建立“虾夷共和国”。同年6月,在新政府军的进攻下,榎本武扬投降。因战争开始的1868年为阴历的戊辰年,而被称为“戊辰战争”的内战至此结束。
革新措施
随后,新政府将首都迁至江户,改称江户为东京,建立明治政府,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改革身份制度,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家、大名等贵族改称为“华族”,武士改为“士族”;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逐步废除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分别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法;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
经济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筑新式铁路、公路。1872年,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到了1914年,日本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
军事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1873年时,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火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
文化
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
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大学区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中学区下设210个小学区,每个小学区设8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孝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有人认为此举用意在于强化最高权力集中式的社会体系,为日后的对外扩张铺路)。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为了进一步区分神道教与佛教(在明治时代之前,两者非常相似及接近),政府更下达了“神佛分离令”。同时亦容许其他宗教的存在,并于1873年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
历史意义
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脱亚入欧”论也在此时成为正论。
维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会地位大幅下降;而随着俸禄渐次缩减,武士的经济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种种皆导致士族对明治政府的不满,武力抗争因此接二连三地发生。维新功臣西乡隆盛以鹿儿岛县为中心,于1877年所发动的西南战争,成为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战役。战败之后,残余的士族成员转入地下活动,与板垣退助所主导的“民选议院设立运动”结合,透过“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对势力。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成为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1890年,日本国会(帝国议会)正式开始运作。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份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对于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只物质需求与生活习惯上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上也逐渐有了现代化的倾向(例如守时、卫生等概念与西式礼仪);文艺上的影响也不小(特别是现代文学与欧式风格建筑)。
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 与 洋务运动 、 戊戌变法
中、日两国面对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进逼,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终达成改革目标而独立富强的,却是日本。有观点认为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大多将目光投注在像是印度、中国这样既有广阔市场又有丰富原料的国家,对日本的殖民侵略相对而言没有那么严重,也让日本能够把握住难得的机会而走上强盛之路。但若深入检视改革历程即可发现:中国的封建势力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则是全盘西化,并且相当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与思想、观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经层面而言,19世纪时的日本已有一些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当时的中国则仍旧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时代已有专责封地管理的“藏元”,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把各种商业元素予以结合,成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全国。中国在现代商业元素方面则几乎付之阙如,社会上的商业行为仍以农业为其根本,欠缺银行业、保险业、会计业、法律业等现代商业体系的必要机制。要在中国推行类似明治维新的改革,容易被传统社会排斥。
此外,大和民族面对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力促团结,结合成一股影响力远胜于传统守旧派的强大势力,也确立排除改革障碍的决心;加上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进行各方面学习(相对于洋务运动)的彻底性,并改变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最终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国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所进行的戊戌变法,虽然对于制度层面的改革也开始稍有动作,但改革共识的凝聚力显然不足,最终仍逃不过传统守旧派的扼杀而以失败告终。

收起

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转变。
启示应该是就是封建制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当中,封建大地主阶级是完全可以转变成官僚资本的
对比明治维新成功,而戊戌变法失败的,就明白,中国之所以变法不足以成功,并非所谓的封建制阻力,归结到中国的文化上更是居心险恶,所以,中国变法不会成功,而只能发生辛亥革命,完成的也只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使命。...

全部展开

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转变。
启示应该是就是封建制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当中,封建大地主阶级是完全可以转变成官僚资本的
对比明治维新成功,而戊戌变法失败的,就明白,中国之所以变法不足以成功,并非所谓的封建制阻力,归结到中国的文化上更是居心险恶,所以,中国变法不会成功,而只能发生辛亥革命,完成的也只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使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