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各章知识树或知识框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04:38:37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各章知识树或知识框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各章知识树或知识框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各章知识树或知识框架
2007年七年级上期地理知识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4.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①形状都是圆;②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极点和北极点.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划分方法:赤道为0°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划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南纬、北纬辨别:纬度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
●重要纬线:
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回归线(南北纬23.5度),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南北纬66.5度)温带和寒带得分界限,极昼极夜的最南、最北界限.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
5.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相交的半圆.
●特点:①形状都是半圆;②长度都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
●划分: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
●重要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80°经线:既是180°E ,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经线;
20°W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 ; 西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
6.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7.地球自转:
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运动.
运动方向:面对地球自西向东;从北极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看是顺时针方向.
周期:一天(或24小时).
地理现象: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
8.地球公转
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9.地球公转示意图:课本P11
10.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的四季变化现象明显.
寒带:北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内为南寒带.寒带地区终年寒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11.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2、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表示方式:1.数字式.2.线段式.3.文字式.
●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13.方向:①通常情况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③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4.图例:熟悉常用图例.P14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6.等高线: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
2.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3.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17.等高线地形图:
18.地形判读:
●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坡缓.
●地形部位:①山顶一般用▲表示.②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高处向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低处向高处凸出.④鞍部:相临两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⑤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19.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0.基本概念:大陆;岛屿(格陵兰岛面积最大);大洲;半岛;海峡.(P28)
21.海陆分布状况
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的说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③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
④大洲基本上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
⑤大陆的轮廓多呈三角形.
2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课本P29
23.位置:
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4.面积从大到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5.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
26.熟悉和掌握:①本初子午线、东经120°、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穿过的大洲;
②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和大洋(北冰洋);③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和大洋(北冰洋).
27.四大洋分布特征:
1.太平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主体位于西半球;
2.大西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位于东西半球分界处,呈”S”型;
3.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
4.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
28.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9.板块学内容:
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图P37)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0.红海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青藏高原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地中海缩小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31.天气的特点:
①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大气状况;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2.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33.常见的天气符号:(P46)
记住和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
34.气温日变化:
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日
较差.
35.气温年变化:
一年之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36.气温分布规律
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37.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从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递减;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受惠于季风气候);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8.主要气候类型:(图P52)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部地区、日本和韩国南部.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部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大陆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附近的大陆西岸.
寒带气候:
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分布在两极地区.
3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近年来,全球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40.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速.2006年3月,世界人口达65亿.
4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的速度就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4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43.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44.四大人口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北美洲东部(这里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44.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45.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46.人口的合理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7.划分人种的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48.人种的分布: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地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国、印度南部等地.
49.联合国工作语言:
汉语: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欧洲的西部(英国)、北美洲、大洋洲及亚洲南部(印度).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俄语: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法语:法国、非洲中部和南部的一些国家(原属于法国的殖民地).
西班牙语: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原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国家.
50.三大宗教: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教堂)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清真寺)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庙宇)
51.聚落分类: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后有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般以上的人住在城市.
52.聚落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较密集.
53.聚落形成与发展因素:①水源充足;②土壤肥沃、适宜耕作;③地形平坦;④交通便利;⑤自然资源丰富等.
54.聚落发展与保护: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民俗等信息.因此应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55.国家和地区:记住面积广大的6个国家的名字、轮廓、所在大洲.(课本P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住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的名称、所在大洲.(P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道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及所跨大洲:俄罗斯、埃及、土耳其.(P 8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国际合作:
①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的含义.(P91)
②知道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
57.知道主要的发达国家及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能够从工业、农业、服务业三方面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P90)
59.重要的国际组织:(P9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这个自己总结出来的绝对会记得牢啊,而且地理这门课总结出来就是为了好复习些,只要你上课笔记记了,记得记住了就行了。
nizhenwunengnuofu
我觉得不自己总结,谁帮也没用,劝你还是自己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