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内容包括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传统节日的变化和原因.最后再加上自我思考与感想!记住:要原创哦!不过参考参考也没关系至少要有初2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18:26:48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内容包括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传统节日的变化和原因.最后再加上自我思考与感想!记住:要原创哦!不过参考参考也没关系至少要有初2的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内容包括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内容包括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传统节日的变化和原因.最后再加上自我思考与感想!记住:要原创哦!不过参考参考也没关系至少要有初2的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内容包括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传统节日的变化和原因.最后再加上自我思考与感想!
记住:要原创哦!不过参考参考也没关系
至少要有初2的水平!~~~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内容包括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传统节日的变化和原因.最后再加上自我思考与感想!记住:要原创哦!不过参考参考也没关系至少要有初2的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今天,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成为全国上下乃至全球华人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作出调整,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将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这是中国文化建设上的大事.它的意义重大而悠远,怎么估量也不为过.
  新年、清明、端午、中秋,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要说文,先得解字:“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当然,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り”,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2004年,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我们有许多人感到震惊,有的地方甚至打出了“保卫端午”的口号.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我们深邃的民间里,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些许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崩坏、在消逝,抢救与保护它们,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三年来,每到端午节那天,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
  这三年里,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在空间上的体现是领土,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传统节日.
  我们要像保卫领土完整一样,继承传统节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
  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
  有一年暮春,我们学校的学思湖畔正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的景色,一群男生经过,其中一个指着漫天飞舞的柳絮问:“这叫什么絮?”没人回答;又一对情侣路过,男的道:“哦,蒲公英!”女的道:“对,蒲公英!”倒是同声相应.近日,在报纸上看到,有中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秋天了,人们在地里忙着采油菜花.”油菜花是春天开的,而且也不是“采”的.我们的年轻人对大自然无知,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