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古今声调的关系(文字说明,从古声调至今声调,再从今声调至古声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4:44:41
举例说明古今声调的关系(文字说明,从古声调至今声调,再从今声调至古声调)举例说明古今声调的关系(文字说明,从古声调至今声调,再从今声调至古声调)举例说明古今声调的关系(文字说明,从古声调至今声调,再从

举例说明古今声调的关系(文字说明,从古声调至今声调,再从今声调至古声调)
举例说明古今声调的关系(文字说明,从古声调至今声调,再从今声调至古声调)

举例说明古今声调的关系(文字说明,从古声调至今声调,再从今声调至古声调)
一.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与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不同,通过把古今声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声调有这样一些变化规律:
  1.平分阴阳------指平声分成阴平和阳平两类.其条件是声母的清浊,清声母(包括全清、次清)的平声字归阴平,浊声母(包括全浊、次浊)的平声字归阳平.即清声母平声——阴平、浊声母平声——阳平.
  2.浊上变去------指全浊上声归去声.全浊指浊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而次浊和清声母的上声字依然读上声.即全浊上声——去声、清和次浊上声——上声.
  3.入派三声------指入声消失,归入平、上、去三声(就现在讲,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全浊入声归阳平,次浊入声归去声,而清声母的入声字则比较混乱,分散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即全浊入声——阳平、次浊入声——去声、清入——阴、阳、上、去.
二.方言和普通话的声调都是从中古语音的“平、上、去、入”四声(根据声母的清浊,四声各分阴、阳,共计八类)演变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有分化,有合并,发展的速度不一样,所以各种方言的调类多少并不相同,但不出于古四声(八类)的系统,而且演变规律比较整齐.调查的结果是吴语上海市区话现有5个调类,附近的苏州话则有7个调类,粤语广州话多至9种调类(入声因不同的元音,阴入分化成两类)等等.普通话语音发展较快,只有4个调类.
三.1)普通话阳平调值是35,粤方言的阳平调值是21或11,客家方言的阳平调值是11,雷琼话阳平调值则是22.受方言影响,粤语区、客家话区人学普通话时,阳平调值常犯起点低,念成低而平,声调平直甚至终点下降的毛病,易把阳平读成23、24或34值.潮汕话阳平值是55,潮汕人则易把阳平调值读成44,听来象阴平.因此,广东人念普通话阳平时,应注意调值的起点为中音不宜过低或过高,然后升到5,粤方言区人可以用本方言调值为35的阴上类字作引导,学习练读普通话阳平调,例:史、苦、虎、古、只、此等.潮汕人可以用本方言调值为35的阳上类字作引导,学习练读普通话阳平调,例:“舅、柱、厚、痒、柿”等.
2)普通话阴平调值是55,粤方言阴平调值是55或53,客家方言阴平调值为44,潮汕话阴平调值为33.受方言影响,广东人学普通话时,对阴平调值的把握不够准确,一般易出现调值念得不够高的毛病.粤方言区人还会出现把55读成53的毛病,使阴平成为半降调.了解了方言与普通话的调值的差别及易犯的毛病后,就应有意识地加强训练.粤方言区人应注意保持阴平音高自始至终的平稳,客家方言及潮汕方言区人应适当把调值提高.潮汕人还可以用本方言的调值为55的阳平类字作引导,学习练读并掌握普通话阴平调的读音,例:“猴、条、浮、蓝、人”等.
四.读普通话单音节字词,除声母、韵母要求发音准确外,对声调的要求也十分高.声调的本质是音高变化,有时微小的音高变化给人的感觉不太明显,不如声、韵母错读后,给人以截然不同两种音色来得明显.因此,声调的错误及缺陷往往更难纠正.方言区的人要克服方言声调的影响,首先要把握好普通话平、升、曲、降四声调的区别,其次要找出自己方言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认清其中的差异,并注意纠正方言声调的习惯念法,有意识地加强声调的练读,提高听辩能力,才能读准普通话的四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