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貌似潘安 这个潘安 是谁有一天 朋友说了一句成语 貌似潘安 这个潘安 是什么人 有多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10:46:40
都说貌似潘安 这个潘安 是谁有一天 朋友说了一句成语 貌似潘安 这个潘安 是什么人 有多帅
都说貌似潘安 这个潘安 是谁
有一天 朋友说了一句成语 貌似潘安 这个潘安 是什么人 有多帅
都说貌似潘安 这个潘安 是谁有一天 朋友说了一句成语 貌似潘安 这个潘安 是什么人 有多帅
潘安真名潘岳(公元247—公元300)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籍贯:今河南省中牟县大潘庄,现中牟建有潘安故里游乐园.魏齐王正始八年出生于今河南巩义岳岭村(今站街豫联园区附近),据清乾隆五十四年本《巩县志》卷十六、十七中记载:“晋潘茈墓《水经注》:罗水又西北经袁公坞北,又西北迳潘岳父子墓,有碑.岳父茈,琅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败.”潘安本人的家族墓地遗址在巩义芝田镇北石村,潘岳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的人物.民间对潘岳最熟悉的是作为中国第一美男的身份,“貌若潘安”是中国人对于一位男子外貌最高的褒奖.据载,17岁时他驾车出游洛阳城,令全城女性群起围观并投掷水果以表爱慕之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因而留下了“掷果盈车”“ 掷果潘郎”的成语和惊艳了近千年的浪漫传说. 而他19岁时与同为美男的夏侯湛同游洛阳,更风头一时无二,更留下”“连壁接茵”的成语.而“才过宋玉,貌赛潘安”“子建才,潘安貌”“潘安再世”“貌若潘安”“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 “花惭潘岳貌”等均是历代对于潘安美貌的赞誉之词.明代小说《金瓶梅》中王婆总结出完美男人的五项指标,居于第一的是要求男人需有潘安一样的美貌.可见其美貌对于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 除了美貌外,潘岳更是太康文学的首领人物,是中原文士的领军人物.他善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究形式美的特点.他“善为哀谏之文”,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情著称,而潘岳大大的在西晋时期将赋这一文体发扬光大,其中他的《西征赋》《闲居赋》《籍田赋》《沧海赋》《秋兴赋》《芙蓉赋》《射雉赋》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悼亡诗》更成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潘岳在政治和为官方面也颇有建树,而其对妻子杨氏的忠一和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在潘岳52岁时逝世,他为她写的悼亡词情谊真挚,缠绵无尽,并未再娶.更成为千古佳话, 有“潘杨之好”的评价;而其对母亲的孝心,更成为二十四孝中“辞官奉母”的主人翁,成为中华传统孝道的典范. 潘岳是西晋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其祖父潘瑾为安平太守,其父潘芘为琅琊内史.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晋书》称“潘岳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神童”,在当时就有“岳藻如江,濯美锦而增绚”的美誉.,成年后更是高步一时.司马炎建晋后,20岁的潘岳被司空荀召授司空掾.后因作《藉田赋》名声大震而招致忌恨,滞官不升达十年之久.咸宁四年(278),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潘岳因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了洛阳,咸宁五年(279)冬为河阳(今洛阳吉利区)县令,在河阳期间,他为官清廉,并积极带领百姓因地制宜在全县种植满桃树李树,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也被称为“花县”,潘岳也被称为“花县令”,后世常用“河阳”“潘令”“潘河阳”“河阳一县花”等来代称潘岳,也以此比喻勤政爱民的好官.而这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四年后迁怀县(今河南修武)令.因政绩出色后调补尚书度支郎回到京城洛阳,迁廷尉评,不久被免职.永熙元年(290),杨骏辅政,召潘岳为太傅府主簿.杨骏被诛后,他被免职,不久又选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令.元康六年(296)前后,回到洛阳.历任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在这一时间,他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是其中的首要人物.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西晋发生“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擅政,中书令孙秀诬潘岳、石崇、欧阳建等阴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乱,潘岳被杀洛阳西市,夷三族. 一年后(永宁元年(公元301年))被侄子潘尼安葬于巩义境内,墓碑书“给事黄门侍郎潘君之墓”,今墓尚存遗址. 潘岳作品今存66首. 文字来源《潘安画传》
相关轶事
李熠霖《潘安》借古喻今 探寻西晋美男子的故乡 潘岳,字安仁,俗称潘安,西晋文学家.少年时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多少年来,提起我国古代美男子潘安,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现在,潘安已成为美男子的符号,顽强地活在成语典故、诗词曲赋、古今小说中. 掷果盈车图.少年潘安风流顽皮,喜欢挟牛皮弹弓到洛阳城外游玩,妇人们见着,竟手拉手围将起来,争相丢水果,这便是成语“掷果盈车”的由来. 商报记者 赖海芳 实习生 宋晓珊 文/图 “才比宋玉,貌似潘安”,这样的夸赞对每一个男人来说,都是莫大的称赞.西晋时,号称“中国第一美男子”的潘安是河南人,虽然他的容貌现在尚无法复原,但据史书记载,他的容貌即使不算倾国,也算是倾城,由于他出众的美更是演绎出了很多故事、典故. 令人艳羡的是,这名美男子不仅有貌,而且有才.在历史上,他是与陆机齐名的文豪.在感情上,他更是一生只爱老婆杨氏,而这也正是他成为众多女子梦中情人的重要原因. 掷果盈车 潘安之美倾动全城 “他有非凡人气,一生爱美成癖,不折不扣的才子;他出世又入世,眉目如画的美男子,春风得意,时代的万人迷.”这是一首歌的歌词,由好男儿李熠霖演唱,歌名就叫《潘安》,也就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 虽然被称为“中国第一美男子”,但在史书中,潘安的美虽然是天生的,但他本人是否“爱美成癖”,并无从考证.而“非凡人气”、“时代的万人迷”来形容潘安,倒也不算失实. 那么,潘安究竟有多美? 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写了一本《世说新语》,其中有一篇《容止》,专门写美男子的仪容.其中,潘安就占了极大篇幅:“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潘安之美在正史上亦有多处记载,如《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文心雕龙》中写道“潘岳,少有容止”. 这些话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潘岳长得太俊美了.他年轻时,拿着弹弓,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女孩子们见了他,都不由得围着他.而老女人们见了他,就用水果投掷他,这样,当潘岳回家时,总是满载而归,这就是著名的“掷果盈车”的来历. 这里的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他表字安仁,全名应是“潘安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利锁说,古代文章比如骈体文和诗歌,为了对仗押韵、省字,把仁字给省略了.而民间说法则是,因潘安曾侍奉中国历史上最丑最荒淫最无耻的皇后贾南风,德行操守愧对“仁”字,因此后人省略一字,称为“潘安”. 中牟县史志办的王曜卿曾考证,历代诗词中,首次使用“潘安”者是唐代杜甫的《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卫玠(公元285~312年)是和潘岳同时代的另一个美男子,因此,可以断定这里的“潘安”就是潘岳;在说唱文学里,首次出现“潘安”之名的则是唐代的《敦煌变文》;戏剧中使用“潘安”更晚. 潘安小名檀奴,因为他长得美,在后世文学中,“檀奴”、“檀郎”、“潘郎”等都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韦庄写了一首《江城子》词:“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在王实甫的《西厢记》里,也提到“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李后主的词《一斛珠》中言道:“嚼烂红苹,笑向檀郎唾.” 让人喷饭的是,在《晋书》中还记载了两个丑才子的小故事.一个叫张载,也是名重一时的文学家.他“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另一个人叫左思,“左太冲(即左思,字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一个被人扔砖头瓦块,一个被人吐唾沫,结果这两人都“萎顿而返”.看来,爱美之心,从古皆有. 用情专一 潘安写《悼亡诗》,演绎夫妻情深 虽然长得帅,但潘安并没有以此为资本拈花问柳,他对妻子杨氏用情专一,十分难得. 潘安12岁时,便与10岁的杨氏定亲,杨氏是晋代名儒杨肇的女儿.婚后,俩人共同生活20多年,夫妻情深.妻子不幸早亡后,潘安对她念念不忘,作了三首有名的《悼亡诗》来怀念妻子.因为他的诗,导致后世把悼亡诗也限制在了悼念妻子的范畴里. 潘安的悼亡诗中,名句也很多,像用比目鱼比喻夫妻情深,《悼亡诗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潘安的三首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李商隐曾说“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扬的就是他的这三首诗. 不过,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三首悼亡诗辞藻过于华丽,倒掩盖了不少真情实感.除了有“帏屏无芳菲,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这样尚算朴素的诗句之外,还有很多大而无当的废话.如“抚衿长叹息,不觉泪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这后四句是说,我抚摸着你的衣服长长地叹息,不知不觉,泪就流到了胸口上.但流到了胸口上也抑制不住,我的悲伤又从中而生啊. 唐朝诗人元稹对潘安的悼亡诗有个评价“潘安悼亡犹费词”,这评价相当确切,与苏轼的《江城子》相比,潘安的情没有那么刻骨铭心.不过,也不能全怨潘安,魏晋时期文风本就是铺垫、堆砌成风. 潘安之死 陷害太子迷雾重重 和一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帅哥不同,潘安不仅长得美,而且还颇有文采.《晋书》中说潘安“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总角辨惠,文藻清艳”.他一生写过许多好诗赋,其《西征赋》、《秋兴赋》、《寡妇赋》、《闲居赋》、《悼亡诗》等都是诗赋中的名篇,至今仍为文学史家所重视.流传后世的有《潘黄门集》. 潘安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赏识,荐举为秀才.在潘安20来岁时,晋武帝司马炎一天来了兴趣,下乡耕田作秀.这场作秀引得当时文人纷纷作诗拍马屁,结果潘岳作了一首《藉田赋》,辞藻清艳,声震朝野,遭人嫉恨,于是被排挤出朝廷. 赋闲十年后,潘岳终于被重新录用.当了河阳(河南孟州)县令,颇有政绩.在当县令期间,他不失文人的风雅,在河阳县遍种桃树,时人号称“一县花”.不过,记者采访时,潘安故里的老人称,潘岳最爱的当是棠棣花. 公元296年,潘安回到京城做官,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贾谧是史上著名的丑皇后贾南风的侄子.虽然这二十四人中鱼目混杂,后来将其归之为“政治集团”,但在当时实际上是文化人自发形成的小圈子,陆机、陆云以及大名鼎鼎的富翁石崇都位列其中. 贾谧很欣赏潘安的才华,上朝的文辞多出自潘安之手.后来,因为贾南风不会生子,为达到长期左右朝政大权的目的,准备谋害太子.不幸,潘安被牵连其中. 具体过程大致如此:某天晚上,贾后派人将太子灌醉,哄他抄写一篇草书.太子醉得一塌糊涂,就照着笔画乱抄一遍.然后,太子的墨宝被改头换面,进行技术处理,最后竟成了一篇有谋反之意的文章.而潘安充当的角色,正是对太子文章进行处理. 文化人潘安可能从未想到这有什么后果,或许就算想到了,也不得不为之.结果是,贾后很快败亡,司马伦发动兵变入宫,尽诛贾后党羽,潘安当然势在难免. 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潘安在洛阳被杀,并“夷三族”,时年53岁. 不过,对此解释,很多史学家认为是迷雾重重,很多人认为潘安的死是个冤案.因为如果直接参与陷害太子,这么重要的事,在东晋南北朝人写的史书中却没有记载,几乎是不可能的.直到300年后,房玄龄才写出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