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春天天气会突变?冰活动与春有什么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7:17:56
为什么有时春天天气会突变?冰活动与春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有时春天天气会突变?
冰活动与春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有时春天天气会突变?冰活动与春有什么关系?
春天
春天(Spring)
又称为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北半球为公历3,4,5月.而南半球却是在十一月开始,如澳大利亚,春天一般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少雨. 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春天包括六个节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春天的农谚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3、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 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3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细致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节气变化特点,生动形象地勾出广幅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
江南水乡冬末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比较寒冷,平均气温在10度左右;常有严霜,甚至还有残雪.在这寒冷的天气里,狗、猫等动物还伏在炉旁、屋檐下时,池塘、溪边,便有三五成群的鸭子在冰冷的水中戏游,时而把头潜入水中,时而又展翅在水中“高唱”.这种物候迹象,告示人们寒冷的天气即将过去,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江河溪水中的水温也随之变暖,春天来临了.
为什么会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呢?鸭子在冷水中欢快地游乐,而又毫无寒意呢?原来鸭子身上长满了浓密的羽毛,羽毛将空气贮存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作用.冬天我们穿的鸭绒衣.盖的鸭绒被,感到温暖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鸭子的皮下积蓄着一层厚厚的脂肪,脂肪也能防止体内热量的散发和寒冷的侵袭.另据有关科学资料记载,鸭子是属耐寒动物,气湿在10度以下都不怕寒冷.
当春天江河水刚刚解冻,寒意尚未消尽时,气温开始回升,水温的变化,鸭子先敏锐地感觉到,便迫不及待地潜入水中嬉游.这一现象经诗人细心地观察,便凝练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