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特色的民族风情要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15:29:43
介绍一个特色的民族风情要文章
介绍一个特色的民族风情
要文章
介绍一个特色的民族风情要文章
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广西南丹特有的民族风情白裤瑶
白裤瑶因男子都穿及膝白裤而得名.据介绍,白裤瑶总人口约两万多人,主要居住在南丹的里湖、八圩两个乡,这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因此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遗风,其中尤以送葬、赶夜街、细话歌等民俗风情为表现,因而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堪称“民俗活化石”.
女子服饰有夏冬两种,成年女子蓄发盘发,用黑布包头,再用白布条裹紧.夏装的上衣为前后两块方布缝合而成,之间留出一段,供套头穿用.前面的布幅是一块用蓝靛染成的纯色的黑布,后面的布幅用染、绣的手法做成各种图案.下身四季着蓝色及膝的百褶裙,男女服装均为自织自染.
成年男子均蓄发,用白、蓝黑色巾盘头,上身为蓝黑色立领对襟衣,裤子用白布做成,裤裆大而宽,长度刚过膝盖.下端渐窄,裤脚用黑布镶边.盛装的上衣外沿都用蓝布镶边,腰部两边和背部下沿绣有图案.
据白裤瑶鬼师念词中说:白裤瑶的老祖宗从江苏糯米街来到贵州独山,而当地人说,他们的祖宗先到独山,并在水塘中沉藏磨刀石作记号,白裤瑶人下水摸磨刀石,只好作罢,搬迁到荔波县的小七孔居住.小七孔跳蚤太多,他们的老祖又搬到纪马村,在纪马村粮食不够吃,最后搬到蛮降屯,据传在蛮降屯建村已有10余代人了.这些传说已无法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即是居住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蛮降屯的白裤瑶是从外地迁来的,他们不是本地的原住民族,他们在蛮降定居之前曾在多处地方停留.
“白裤瑶葬俗原始、神秘、神奇、隆重,充满悲情、亲情、友情、爱情,内容丰富多彩,是铜鼓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歌谣文化及婚恋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集中展示,为世界之独有.葬礼大都在秋冬举行,铜鼓阵阵寄悲思,哭牛祭牛砍牛惊心动魄,鸣枪鸣炮庄重感人,崎岖山道送故人,长桌宴席谢亲友,夜半歌声吐心语,几对恋人几首歌谣几多情.”
白裤瑶民的葬礼,是比红喜的迎亲嫁娶、庆丰收等更为难得的大事.它分为打铜鼓、砍牛祭奠、哭葬、长席筵四个环节.
白裤瑶的铜鼓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鼓是白裤瑶族权力的象征,过去在对敌作战时,用来发号施令.现在凡婚丧娶嫁或娱乐场合,白裤瑶都将几十面铜鼓排列在一起,由一人敲一面独木牛皮大鼓,众人和着鼓声,敲击铜鼓,声言锵铿宏亮,场面十分壮观.与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打铜鼓不同的是,白裤瑶打鼓为2人一组,一人手执一小木槌另一手执着小木棍护住铜鼓击打,后面的人则抱一木桶配合共鸣.目的是为了消除铜鼓因敲打而发出的金属声,使声音更雄浑,传得更远.
白裤瑶的葬礼是极为隆重的,有“死比生大”的说法.送葬这一天,亲朋好友都身着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当天的葬礼仪式被安排在一片宽阔的田地里,十几面铜鼓一字排开,每一面铜鼓代表着一户前来送葬的人家.打铜鼓会从早上一直持续到砍牛的环节.
白裤瑶的葬礼极为奇特.送葬的那两天,死者家中的屋顶上会插上一只长长的生竹子,竹梢扎上白布或白纸,让前来奔丧的人加以区别.送葬有着极严格的要求,基本上指两方面,一为选日子,二是家中必须要有牛,两者缺一不可.如二者缺一,死者家属则在家中堂屋或房前屋后挖个坑,将死者及棺木一并埋下,到条件具备,再起之送葬.据说,起出的棺木打开后尸体不腐臭,此谓一奇.
下午2时许,砍牛仪式开始.砍牛又分为哭牛、祭奠、砍牛三个环节.哭牛的顺序是依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排队绕牛而哭.队伍男前女后,人人手执一小生竹杆,上系水稻,绕牛而哭.绕圈结束,将手中竹杆及水稻扔予牛食.主祭则为村中长辈,他手执一木盆,内盛米,用黑雨伞遮挡,在撤米向牛时口中念念有词意为歌颂牛的功德和为将已逝去的村中长辈的魂魄召来,带死者到极乐世界.据说,在每一次的祭奠中,主祭的“歌师”都不一样,奇特的是,每个“歌师”在死者临死前都能预知,但不能说是谁将逝去,先人会托梦将前人(祖先)的名讳告诉他,并教他唱会祭奠用的歌谣.此谓二奇.
约半小时的祭奠后,死者的娘家舅爷手执一把三、四尺的钢刀走向牛,砍牛仪式的高潮就在此.舅爷砍牛,只能砍三刀,而且必须对着牛的颈椎部位砍.在砍了第一刀后,又一奇特的情况出现了,以往杀牛,牛通人性,牛眼中会淌出眼泪,而白裤瑶砍牛牛却不哭,因为次日晚,还要举行仪式给牛还魂,此谓三奇.三刀之后,参加仪式的人群爆发出阵阵欢呼声,最后用青藤将牛脚捆住,利刃杀之.
白裤瑶的墓葬形式与砍牛有很大关系,大多数的坟前,树有一或两根木柱,木柱上方被雕刻成九只碗状,少部分为七只,木柱中间偏上处雕凿有一通孔,插上被砍死的牛角,意喻为死者的“登仙”拐杖.如葬礼中砍一牛,则有一木柱,砍牛越多,木柱越多,砍牛最多的达四头.墓多无碑,有碑的,只是近十多年的坟.墓后部有一竹杆直插入地,上系有用塑料薄膜包裹的草鞋、食物及祭奠用品,喻为死者“登仙”时带上路用.
中午1时许,哭葬仪式开始,数名男子齐吆喝,一举将棺木抬上坟山.由于死者为村中旺族,故送葬人员颇多,人手竹杆一根,跟于棺木后,哭送而行.据了解,此次送葬人员有千八百余人,哭葬队伍从山上向下看,绵延近两公里.
棺木抬至墓穴边,众人休息片刻,饮罢用生竹筒盛装的米酒后,齐声欢呼并鸣枪,将棺木入穴,此刻呜咽一片,初初疑为瑶汉吆喝声后的山谷回音,直至见到众瑶妇低头抽泣,才知这是与死者哭别.
回到村上,打铜鼓的田埂上早已排上“长席筵”.所谓“长席筵”,其意是只有一张饭桌,桌呈长形,一路顺延下去,送葬人员是先女后小孩,最后是瑶汉,均分坐于桌两边.桌上有糯米饭及牛肉,桌边置一芭蕉叶,用于盛装打包之用.饭后,每人均分到一片生牛肉及一团插着牛下水的糯米饭.至此,白裤瑶族的葬礼基本结束.
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广西南丹特有的民族风情白裤瑶
白裤瑶因男子都穿及膝白裤而得名。据介绍,白裤瑶总人口约两万多人,主要居住在南丹的里湖、八圩两个乡,这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因此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遗风,其中尤以送葬、赶夜街、细话歌等民俗风情为表现,因而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堪称“民俗活化石”。<...
全部展开
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广西南丹特有的民族风情白裤瑶
白裤瑶因男子都穿及膝白裤而得名。据介绍,白裤瑶总人口约两万多人,主要居住在南丹的里湖、八圩两个乡,这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因此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遗风,其中尤以送葬、赶夜街、细话歌等民俗风情为表现,因而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堪称“民俗活化石”。
女子服饰有夏冬两种,成年女子蓄发盘发,用黑布包头,再用白布条裹紧。夏装的上衣为前后两块方布缝合而成,之间留出一段,供套头穿用。前面的布幅是一块用蓝靛染成的纯色的黑布,后面的布幅用染、绣的手法做成各种图案。下身四季着蓝色及膝的百褶裙,男女服装均为自织自染。
成年男子均蓄发,用白、蓝黑色巾盘头,上身为蓝黑色立领对襟衣,裤子用白布做成,裤裆大而宽,长度刚过膝盖。下端渐窄,裤脚用黑布镶边。盛装的上衣外沿都用蓝布镶边,腰部两边和背部下沿绣有图案。
据白裤瑶鬼师念词中说:白裤瑶的老祖宗从江苏糯米街来到贵州独山,而当地人说,他们的祖宗先到独山,并在水塘中沉藏磨刀石作记号,白裤瑶人下水摸磨刀石,只好作罢,搬迁到荔波县的小七孔居住。小七孔跳蚤太多,他们的老祖又搬到纪马村,在纪马村粮食不够吃,最后搬到蛮降屯,据传在蛮降屯建村已有10余代人了。这些传说已无法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即是居住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蛮降屯的白裤瑶是从外地迁来的,他们不是本地的原住民族,他们在蛮降定居之前曾在多处地方停留。
“白裤瑶葬俗原始、神秘、神奇、隆重,充满悲情、亲情、友情、爱情,内容丰富多彩,是铜鼓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歌谣文化及婚恋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集中展示,为世界之独有。葬礼大都在秋冬举行,铜鼓阵阵寄悲思,哭牛祭牛砍牛惊心动魄,鸣枪鸣炮庄重感人,崎岖山道送故人,长桌宴席谢亲友,夜半歌声吐心语,几对恋人几首歌谣几多情。”
白裤瑶民的葬礼,是比红喜的迎亲嫁娶、庆丰收等更为难得的大事。它分为打铜鼓、砍牛祭奠、哭葬、长席筵四个环节。
白裤瑶的铜鼓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鼓是白裤瑶族权力的象征,过去在对敌作战时,用来发号施令。现在凡婚丧娶嫁或娱乐场合,白裤瑶都将几十面铜鼓排列在一起,由一人敲一面独木牛皮大鼓,众人和着鼓声,敲击铜鼓,声言锵铿宏亮,场面十分壮观。与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打铜鼓不同的是,白裤瑶打鼓为2人一组,一人手执一小木槌另一手执着小木棍护住铜鼓击打,后面的人则抱一木桶配合共鸣。目的是为了消除铜鼓因敲打而发出的金属声,使声音更雄浑,传得更远。
白裤瑶的葬礼是极为隆重的,有“死比生大”的说法。送葬这一天,亲朋好友都身着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当天的葬礼仪式被安排在一片宽阔的田地里,十几面铜鼓一字排开,每一面铜鼓代表着一户前来送葬的人家。打铜鼓会从早上一直持续到砍牛的环节。
白裤瑶的葬礼极为奇特。送葬的那两天,死者家中的屋顶上会插上一只长长的生竹子,竹梢扎上白布或白纸,让前来奔丧的人加以区别。送葬有着极严格的要求,基本上指两方面,一为选日子,二是家中必须要有牛,两者缺一不可。如二者缺一,死者家属则在家中堂屋或房前屋后挖个坑,将死者及棺木一并埋下,到条件具备,再起之送葬。据说,起出的棺木打开后尸体不腐臭,此谓一奇。
下午2时许,砍牛仪式开始。砍牛又分为哭牛、祭奠、砍牛三个环节。哭牛的顺序是依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排队绕牛而哭。队伍男前女后,人人手执一小生竹杆,上系水稻,绕牛而哭。绕圈结束,将手中竹杆及水稻扔予牛食。主祭则为村中长辈,他手执一木盆,内盛米,用黑雨伞遮挡,在撤米向牛时口中念念有词意为歌颂牛的功德和为将已逝去的村中长辈的魂魄召来,带死者到极乐世界。据说,在每一次的祭奠中,主祭的“歌师”都不一样,奇特的是,每个“歌师”在死者临死前都能预知,但不能说是谁将逝去,先人会托梦将前人(祖先)的名讳告诉他,并教他唱会祭奠用的歌谣。此谓二奇。
约半小时的祭奠后,死者的娘家舅爷手执一把三、四尺的钢刀走向牛,砍牛仪式的高潮就在此。舅爷砍牛,只能砍三刀,而且必须对着牛的颈椎部位砍。在砍了第一刀后,又一奇特的情况出现了,以往杀牛,牛通人性,牛眼中会淌出眼泪,而白裤瑶砍牛牛却不哭,因为次日晚,还要举行仪式给牛还魂,此谓三奇。三刀之后,参加仪式的人群爆发出阵阵欢呼声,最后用青藤将牛脚捆住,利刃杀之。
白裤瑶的墓葬形式与砍牛有很大关系,大多数的坟前,树有一或两根木柱,木柱上方被雕刻成九只碗状,少部分为七只,木柱中间偏上处雕凿有一通孔,插上被砍死的牛角,意喻为死者的“登仙”拐杖。如葬礼中砍一牛,则有一木柱,砍牛越多,木柱越多,砍牛最多的达四头。墓多无碑,有碑的,只是近十多年的坟。墓后部有一竹杆直插入地,上系有用塑料薄膜包裹的草鞋、食物及祭奠用品,喻为死者“登仙”时带上路用。
中午1时许,哭葬仪式开始,数名男子齐吆喝,一举将棺木抬上坟山。由于死者为村中旺族,故送葬人员颇多,人手竹杆一根,跟于棺木后,哭送而行。据了解,此次送葬人员有千八百余人,哭葬队伍从山上向下看,绵延近两公里。
棺木抬至墓穴边,众人休息片刻,饮罢用生竹筒盛装的米酒后,齐声欢呼并鸣枪,将棺木入穴,此刻呜咽一片,初初疑为瑶汉吆喝声后的山谷回音,直至见到众瑶妇低头抽泣,才知这是与死者哭别。
回到村上,打铜鼓的田埂上早已排上“长席筵”。所谓“长席筵”,其意是只有一张饭桌,桌呈长形,一路顺延下去,送葬人员是先女后小孩,最后是瑶汉,均分坐于桌两边。桌上有糯米饭及牛肉,桌边置一芭蕉叶,用于盛装打包之用。饭后,每人均分到一片生牛肉及一团插着牛下水的糯米饭。至此,白裤瑶族的葬礼基本结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