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作家有哪些名字 书 三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12:04:34
中国女作家有哪些名字 书 三个
中国女作家有哪些
名字 书 三个
中国女作家有哪些名字 书 三个
当代女作家
庐隐:《海滨故人》
庐隐(1898.5.4—1934.5.13)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生于福建闽侯.1903年父亲去世,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入教会办的慕贞书院小学部.信仰基督教.1912年考入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后任教于北平公立女子中学、安徽安庆小学及河南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国文系.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2年大学毕业后到安徽宣城中学任教,半年后回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国文.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海滨故人》.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学教书,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学校长半年,几年间,母亲、丈夫、哥哥和挚友石评梅先后逝世,悲哀情绪浸透在这个时期出版的作品集《灵海潮汐》和《曼丽》之中.1930年与李唯建结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云欧情书集》.婚后她们一度在东京居住,出版过《东京小品》.1931年起担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国文教师.36岁时因分娩死于上海大华医院.
冰心:
(1900~)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林徽因:现代著名文化名人,但是自己搞创作的水平不高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王安忆:《小鲍庄》《平凡的世界》《长恨歌》
中国当代著名中年女作家,八十年代即已成名,其短篇小说《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其母茹志娟亦是作家,可谓家学渊源,但我更喜欢后者的作品.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如近期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段旧事娓娓道来,很有女性的细致感.但也嫌有些絮叨.对细节很执着,总是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她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一个较短的长篇,叫《米尼》,大概是写一个有偷窃癖的女孩子,很有意思.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1904~1986),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思潮的影响.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逃离南京转赴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先后创作《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1948年写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先后担任文艺界多种重要领导职务,并在繁忙工作之余,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评论文章.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出访欧美诸国.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张爱玲:《传奇》《金锁记》《倾城之恋》
现代著名作家,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五十年代初她辗转经香港至美国,在此期间曾经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因其中涉及对大陆当时社会状态的描写而被视为是反动作品.其后作品寥寥,唯有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尚可一观.
琼瑶:
琼瑶,原名陈 吉吉 ,1938年出生于四川,后随家人来到台湾.琼瑶是言情小说界名家,在华人读者中享有盛名.
虽然已经过了看琼瑶的年龄,并且开始难以忍受老年琼瑶的媚俗,但我却无法否认在少年时自己曾经迷恋过她的童话爱情世界,并且曾经为《窗外》而流泪.因此,我不愿全盘否定琼瑶,正如我不愿全盘否定过去的自己.
舒婷:《致橡树》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 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杨绛:《干校六记》,钱钟书的妻子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三毛:
原名陈平,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现已辞世.其作品介于自传性散文与小说之间,描写一个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的面对世界的态度结合一处,吸引许多读者的关切.三毛的世界也许带有某种虚幻的成分,但她带给读者的却是真实的阅读乐趣,而穷究作品内容是否真实,也实在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
茹志娟:《百合花》
曾用笔名阿如、初旭.1925年9月生于上海,祖籍杭州.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当过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南京军区转业到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发表代表作短篇小说《百合花》而成名.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
茹志鹃擅长写抒情心理小说.表现战争题材,以空灵精致的笔触展示军民间的诗情和厚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活,那柔美纤细的笔触常游弋在劳动女性的心灵世界,显示人物内心的热切和性格的贤淑.进入新时期以后,茹志鹃的视野变得更宽广而深邃,作品“从微笑到沉思”,温存中透出辛辣,热情里蕴含冷峻,创作风格有所发展.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年第3期)、《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年1月)、《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短篇小说集《关大妈》、《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小说选》等.
柯岩:
满族,籍贯广东南海,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开始
创作至今,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已出书40余种.主要有:儿童文学《小兵的故事》,《柯岩儿童诗选》等
白薇:
白薇(1894.2.-1987.8.27)原名黄彰,黄鹂,别名黄素如,生于湖南资兴.青年时代曾入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因反对校长被除名.又入长沙第一女子师范.毕业后,为反抗婚姻,只身出走,留学日本,考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过理科及历史、心理学.
1922年开始创作,写了处女作三幕话剧《苏斐》.1925年回国在武昌中山大学任教.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创造社.1928年在鲁迅主编的《奔流》上发表成名作《打出幽灵塔》.1931年加入“左联”.1938年去桂林任《新华日报》特派记者.1949年参加湖南游击队.
解放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后主动去北大荒生活七年,写出不少反映北大荒生活的作品.“文革”后一直重病.
陈衡哲:
陈衡哲(1893一1976.1.7)笔名莎菲,原籍湖南衡山,生在江苏武进.幼年在亲友辅导下读书.1911年到上海,进爱国女校.1914年考入清华学堂留学生班,成为清华选送公费留美的女大学生之一.
留美期间、先在纽约瓦沙女子大学攻读西洋史,兼修西洋文学,191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进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1920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回国,先后在北大、川大、东南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一度居香港和南方各省.
1917年创作了白话短篇小说《一日》,以“莎菲”的笔名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回国后又陆续写白话小说在《新青年》发表.这些作品,后结集为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另写有散文100余篇,自己从中精选了52篇,编为《衡哲散文集》.
解放后,曾任上海政协委员.
杨沫:《青春之歌》
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
林道静这一艺术典型.小说在读者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广,曾由作者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成同名电影上映.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吴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宗璞:《红豆》
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次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 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 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张洁:沉重的翅膀》,《方舟》,《爱是不能忘记的》
(1937~) 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 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 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 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拍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女,1957年生,曾发表小说多篇.其作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获本刊第三届百花奖.中篇小说《太阳出世》获本刊第四届百花奖.中篇小说《你是一条河》、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获本刊第五届百花奖.现为武汉市专业作家.
张抗抗:《红罂粟》
张抗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她的作品,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因素却又敢于直面现实.她1950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队,后报名去边至黑龙江国营农场,1977年进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毕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1987)外,还有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