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求一份溶液知识的练习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20:58:11
如题,求一份溶液知识的练习题,如题,求一份溶液知识的练习题,如题,求一份溶液知识的练习题,虽然只悬赏5分,但对于学习这方面还是要给予大力支持的!第九单元溶液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

如题,求一份溶液知识的练习题,
如题,求一份溶液知识的练习题,

如题,求一份溶液知识的练习题,
虽然只悬赏5分,但对于学习这方面还是要给予大力支持的!
第九单元 溶液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 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 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D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
B 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C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
D 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粗盐提纯实验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 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B 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铁架台
C 漏斗、玻璃棒、镊子、蒸发皿、铁架台 D 试管、量筒、药匙、玻璃棒、酒精灯
4.20℃时,有二杯饱和的A溶液:甲杯盛100g,乙杯盛150 g,在下列条件下,两杯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相同的是( )
A 两杯溶液都降温至10℃ B 同温下,甲杯蒸发掉10 g水,乙杯蒸发掉60 g水
C 甲杯加25 g A溶液,乙杯减少25 g A溶液 D 同温下,两杯都蒸发掉30 g水
5.把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溶液变为无色 B 有白色沉淀析出 C 有蓝色晶体析出 D 无变化
6.25℃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5 g X物质,6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10 g Y物质,则X和Y的溶解度相比( )
A X>Y B X<Y C X=Y D 无法比较
7.t℃时某溶液200 g,蒸发掉20 g水后,析出8 g晶体,又蒸发20 g水后析出晶体12克,则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
A 40 g B 50 g C 60 g D 100 g
8.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的是( )
A.酒精和水 B.氯化钠、硝酸钠 C.铜粉、铁粉
D.实验室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
9.从氯酸钾制取氧气剩下的残渣中回收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应该是( )
A.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10.t℃时,将两份质量分数相同的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其中一份蒸发去20 g水(温度不变),另一份加入7 g A物质,都能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则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
A.7 g B.14 g C.35 g D.70 g
11.20℃时 的饱和溶液两份,甲为100 g,乙为150 g,温度不变,将甲蒸去10 g水析出晶体m g,乙蒸发去20 g水析出晶体n g,则m和n的数值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n=2m B.m=n C.m=2n D.无法确定
12.下列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处
B.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多余部分要剪去,并用水润湿贴紧,不留气泡
C.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13.蒸发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析出晶体后,要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B.向蒸发皿中注入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
C.等液体完全蒸干,才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14.在“粗盐提纯”中,将粗盐加水溶解,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蒸发 B.过滤 C.结晶 D.加热
15.根据下列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能通过一次结晶,便可将x,y两种物质基本分离的是( )

二、填空题
1.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里,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首先达到_____,继续蒸发就会有___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采用_____的方法得到固体.
2.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___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欲获得晶体一般就采用_____的方法.
3.某溶液析出晶体的母液,当温度不变时是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4.过滤装置中,滤纸应_____漏斗内壁,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_____,漏斗下端的管口_____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用_____将液体引入过滤器,过滤器里的液面要_____滤纸过缘.
5.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的方法是先入_____,反应完全后进行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从混有少量泥砂的食盐中提取氯化钠的主要操作步骤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实验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
7.温度为t℃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出A g水时,析出晶体a g;再恒温蒸发出A g水时,又析出晶体b g(a≠b),回答下列问题:
(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填“>”或“<”=)
(2)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 g.
8.t℃时,某硝酸钾溶液100 g,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了2 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 g水,又析出了4 g晶体,则在t℃时,原来100 g溶液是_______(饱和、不饱和)溶液,硝酸钾在t℃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 g.
9.在蒸发液体时,应把液体倒入_______里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_______,防止_______.
三、实验题
实验室里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氯化钠和硝酸钾.
(1)实验步骤分为五步:①过滤 ②第二次过滤 ③降温使晶体析出 ④加热蒸发溶剂至有部分晶体析出 ⑤加热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编号)_______.
(2)第一次过滤应在什么温度下进行?_______.所得晶体是_______, 第二次过滤在_______温度下进行,所得晶体是_______.
(3)写出下列实验操作中所需仪器的名称:过滤_______;蒸发溶剂_______;加热溶解_______.
四、计算题
1.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g,把44g30℃时的氯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可以制得多少g氯酸钾?
2.在50℃时,把6g氯化铵放入10g水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
3.105 g 60℃时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时,可析出晶体多少克?(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60℃时为110 g)
4.9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340 g,试计算:
(1)蒸发掉80 g水后,温度降至90℃,析出多少晶体?
(2)把蒸发掉80 g水后的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又析出多少克晶体?
(3)蒸发及降温共析出多少克晶体?
5.将42 g 60℃时的饱和溶液冷却到30℃,求可析出多少克晶体?(已知:在30℃时溶解度为50 g,60℃时为110 g)
6.将20℃时,250 g饱和溶液加盐至80℃时,需加入多少克才可使溶液重新饱和?(已知20℃的溶解度为11.1 g,80℃为21.4 g)
7.将240 g 18℃时的饱和溶液冷却到0℃时,析出75.3 g晶体,已知在0℃时的溶解度是115 g,求在18℃时的溶解度.
8.把30℃时的饱和溶液442 g,加热到80℃(并保持此温度)再加入100 g,计算此时溶液是否饱和,若不饱和需再加入多少克才能饱和?(已知:30℃时的溶解度为10.5 g,80℃时为38.5 g)
五、创新题
1.A、B两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烧相当于中盛有A、B两种物质80℃的混合液,且烧杯中尚有少量A、B固体,若将混合液冷却到30℃,变化情况是( )
A.溶液中A减少 B.溶液中B增多
C.溶液中B减少 D.溶液中A、B都减少
2.如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_______法提纯
A.过滤 B.蒸发结晶 C.结晶 D.蒸发溶剂
3.t℃时,将100 g和50 g饱和食盐水各蒸发掉10 g水,降温至t℃,分别析出a g和b g食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4.在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蒸发皿 C.漏斗 D.玻璃棒
5.有3 g白色粉末,完全溶于10 g热水中,冷却至室温时析出2 g粉末,将这2 g粉末再溶于10 g热水中,冷却至室温析出1.5 g粉末,据此可知原粉末是(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某一种盐 D.不能确定
6.在t℃时,100 g水中加入m克碳酸钠或加入n g 均可以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和n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7.由混有少量食盐的硝酸钾晶体,提取较纯的硝酸钾,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和结论有:①在较高的温度下制成该晶体的饱和溶液;②在较低温度下制取该晶体的饱和溶液;③升高溶液温度;④降温至有较多量晶体析出;⑤过滤,得到的晶体即是较纯的硝酸钾;⑥过滤,硝酸钾存在于母液中,正确的操作步骤和结论是( )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③⑤
【参考答案】
一、1.D
2.D
3.A
4.D提示:甲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所以相同的溶剂溶解的溶质的量是相同的.
5.C提示:析出的是蓝色硫酸铜晶体
6.D
7.C提示:第二次蒸发才是从饱和溶液中蒸发掉水.
8.答案:D 点拨:首先弄清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两者,一种溶于水,而一种不溶于水,可按上述的顺序分离.
9.答案:A
10.答案:C 点拨:蒸发去20克水或加入7克A物质均能使溶液达到饱和,说明此时20克水中恰好溶解7克A物质.
11.答案:A 点拨:此题可通过计算进行比较,甲的溶解度为: ;乙的溶解度为 则 ,即 .
12.答案:C 点拨: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以防止液体直接流下.
13.答案:C 点拨:这是对化学实验的考查.
14.答案:B 点拨:这种固体、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就是过滤,一步实验.
15.答案:A 点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一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另一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1.饱和 食盐晶体 蒸发溶剂 2.晶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 3.饱和 4.紧贴 稍低 紧靠 玻璃棒 低于
5.足量稀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 SO4+H2¬)
6.溶解,过滤,蒸发,玻璃棒
7.答案:(1)< (2) 点拨:在没蒸发前的溶液,不知是否饱和,而第二次蒸发时,溶液已达到饱和,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8.答案:不饱和 40 点拨:蒸发掉相同的溶剂析出的晶体不同,说明原来的为不饱和溶液
9.答案:蒸发皿,不断搅拌,液体局部受热而溅出
三、(1)⑤④①③② (2)较高温度 较纯的氯化钠 室温 较纯的硝酸钾
(3)铁架台、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铁架台、铁圈、蒸发皿、玻璃棒、坩埚钳
铁架台、铁圈、石棉网、烧杯、玻璃棒. 点拨:氯化钠、硝酸钾均为固体,一要加热溶解;氯化钠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硝酸钾变化大,经蒸发溶剂后,氯化钠会结晶析出,过滤降温后,硝酸钾就会结晶析出,再过滤便得到硝酸钾;关于仪器的选择是考察学生对课本的掌握了解的程度.
四、1.可制得4g氯酸钾
2.饱和溶液 质量为15g
3.39.2克
4.(1)57克 (2)30.2克 (3)87.2克
5.12克
6.需加入2.32克
7.18℃时溶解度为213克
8.溶液不饱和需再加入12克
五、1.答案:C 点拨:由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题中指出烧杯中有少量A、B固体(80℃时),则说明是A、B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80℃下降到30℃时,B从溶液中析出,而A还会溶解.
2.答案:B、C、D 点拨: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因而可用蒸发结晶、结晶、蒸发溶剂法来提纯.
3.答案:B 点拨:两者均为t℃时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的溶剂的质量相同,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相同的,故a=b.
4.答案:D 点拨:烧杯只用于过滤操作;蒸发皿用于蒸发操作;漏斗也是用于过滤操作;而玻璃棒,两操作都要用到.在过滤中,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进行不断的搅动蒸发皿里的液体,避免局部过热而使液体溅出伤人.
5.答案:A 点拨:第一次10克水中只溶了3克-2克=1克;第二次溶解了2克-1.5克=0.5克.如果是同种物质时,两次,在相同的溶剂及相同温度中应该溶解相同的溶质.结果,两次溶解的不一样,所以原粉末不是纯净物,应该是一种混合物.
6.答案:D 点拨:在同一温度下,在相同的溶剂里加入m克 或者加入n克 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说明在此时溶解度是相同的.
7.答案:B 点拨:先制成该晶体热的饱和溶液,然后再降温,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很大,此时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再过滤,便把硝酸钾晶体与食盐溶液分开,母液中就只存在食盐了.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也很好.

百度搜索-----输入“初中化学试题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上有好多啊 可以搜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