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我现在有平菇试管母种,我现在需要怎么进行种植呢,听说需要把母种栽培成原种.原种需要用什么料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1:22:30
平菇栽培技术我现在有平菇试管母种,我现在需要怎么进行种植呢,听说需要把母种栽培成原种.原种需要用什么料呢.?
平菇栽培技术
我现在有平菇试管母种,我现在需要怎么进行种植呢,听说需要把母种栽培成原种.原种需要用什么料呢.?
平菇栽培技术我现在有平菇试管母种,我现在需要怎么进行种植呢,听说需要把母种栽培成原种.原种需要用什么料呢.?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品,适宜于专业菌种厂生产.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本节仅对平菇的菌种分离和一些平菇专用的培养基作简单的介绍. 1、母种的生产 平菇是用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法获得菌丝体后扩大转式管制作母种.特殊情况也用菇木分离法. 培养基:平菇母种分离和菌种保存宜用普通培养基(PDA).平菇菌丝在此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慢.扩大转管适宜用高粱粉培养基,配方和制作方法是:高粱粉30克,加1000毫升蒸馏水,加1%琼脂,置于铝锅中加热,待琼脂充分溶化后搅匀,分装于试管,灭菌接种.平菇在高粱培养基上生长最快,长势均匀,菌丝旺盛.高粱培养基适合于生产平菇母种. 菌种培养:分离后的平菇菌丝应放在最适宜的温度(25℃±2℃)培养并经过提纯、转管,一般培养7-10天菌丝可长满试管.如果没有出现杂菌,分离培养就算成功.但该菌株是否优良,生产价值如何,还需出菇栽培试验. 2、原种的生产 母种菌丝数量太少,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把一级种扩大繁殖成二级种(即原种)才能满足生产种的需要. 平菇原种培养基的配制和生产参照《制种技术》中的木腐菌制种的内容.平菇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上一般原种20—25天可以满瓶.在麦粒培养基上15—20天可以长满使用.好的原种菌丝密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棉毛状,有爬壁现象. 原种长满瓶之后,应立即扩大为栽培种,否则一旦营养耗尽,菌丝就会衰老甚至死亡.麦粒种更要及时使用. 3、栽培种的生产 原种扩大繁殖就成栽培种.栽培种也就是直接用于大生产的生产种,又称三级种. 平菇栽培在培养料配方、制作、灭菌、接种和培养等方面与原种生产相同,其培养容器用玻璃瓶子,也有用塑料薄膜袋的. 制作栽培种时,由于数量多,往往比较粗放,培养场所不讲究.因此,播种之前也必须检查菌种有否带螨类或其它病虫害.如果发现菌种有螨或病虫害应及时杀灭及弃去不用. 菌丝生活力强弱与菌龄有密切关系,它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败.菌丝生活力减弱,播种后不容易成活或菌丝生长缓慢,时间长了菌丝没布满培养料则易感染杂菌,往往造成栽培失败.所以,控制菌龄很重要,一般接种一个月之内,菌丝生活力最强.菌种长出原基时为成熟菌种,应尽快用;原基一旦变干枯或菌丝柱收缩,瓶底出现积液时,菌种已老化,不宜再使用,应淘汰. 第四节 栽培技术 栽培者的愿望是能获得丰产.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掌握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在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其各个发育时期对各种生活条件的不同要求,而且要创造一个最有利于平菇与其它微生物竞争的生活环境. 1、栽培季节的选择:平菇虽然有各种温型的品种,适宜于一年四季栽培.但是,平菇总的属低温型,只不过是人为的选育了少数高温型来满足夏季生产需要,绝大部分品种还是中、低温型的.根据平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春秋两季是平菇生产的旺季.高寒地区九月份即是中温型平菇生产季节;低热地区十月份进入中温型平菇生产季节.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辅之以防暑保温措施和适当的栽培方式可获得栽培成功. 2、培养料的配制 (1)短木桩 平菇是木腐菌,最早是用阔叶倒木栽培,逐步发展到选择材质柔软的树种锯成短木进行栽培.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节约木材,可尽量利用其他行业使用价值不大的树种,弯木、树蔸、枝丫等材料. 短木栽培的优点是:一年接种多年采收,用种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产量稳定.缺点是:受资源限制,只适于林区或林区附近栽培. (2)熟料 将阔叶树林屑、棉子壳或粉碎了的杂木枝丫、农作物秸杆、废纸等4份加上麸皮、米糠等1份,石膏粉1%,糖1%和适量的水(65%左右)配成合成培养料装入玻璃瓶或塑料袋后进行蒸汽灭菌(高压1小时或常压8—10小时),接种培养. 熟料栽培的优点是:用种量少、产量高、易管理、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可在高温季节栽培.它是大规模工厂生产采用的栽培方式,缺点是:耗费一定能源,同时要有一定的工作场所和灭菌、接种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栽培者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制种技术. (3)生料 生料栽培又分粉料和粗料两种方式. 粉料配方:用熟料栽培的方式再加0.1%多菌灵或高锰酸钾,也可加1%生石灰粉作杀菌剂拌料后接种培养. 粗料配方:将农作物秸杆用2%生石灰水浸泡2天,然后用清水冲洗至PH 8左右时沥干多余水份切成短节接种培养. 生料栽培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特别设备、投资少、见效快、便于推广.缺点是:用种量大,购买菌种费用大,易受不良环境和气候影响,尤其是高温季节和多年栽培的场地易导致栽培失败. (4)半熟料 培养料接种之前,用巴斯德灭菌法消毒,即将培养料浸湿堆积一天之后放在密闭的室内,培养料下桥空以便透气,然后向室内输入蒸气,待培养料冷却后接种培养. 半熟料栽培的优点:可采用简陋的办法搞巴斯德灭菌,投资少,便于推广;产量稳定,成功率高.缺点是:比熟料栽培耗种量大;菌丝生长阶段易受高温威胁,管理难度大. 以上介绍的几种培养料各有利弊.栽培者应根据各自的资源条件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及其配制方式. 3、栽培方式 (1)短木栽培 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材质柔软的树种,如:桐、枫香、白杨、梧桐、枫杨等,于头年落叶后第二年发发芽前砍伐.这个时期树木营养贮存最丰富.砍树和运送菇木时要保护好树皮,树头上用生石灰刷满,以免污染杂菌. 菇木运回栽培场后锯成5—6寸长的短木,将菌种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后均匀地辅接在断面上再重叠上第二个短木再铺菌种,再重上第三短木……直到再叠就不稳了为止,又接第二叠.每接好一叠后两面或四面钉上木板条固定,以免松动或倒塌.锯菇木时要给每段编号打记号,以便接种质量的关键.接好种后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严禁摇松接种叠保证正常定植.叠子上面要盖上树枝或茅草遮阴保温保湿. 立秋前后十天就要埋桩.房前屋后,树林、竹林,葡萄架下等淋得着雨遮得到阴的地方都可埋桩.将长好了菌丝的短木一个一个地竖埋到土中,地面只留下1寸左右高长菇.地面留高了不保湿.桩与桩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以免出菇拥挤.隔1.5公尺宽要留人行道,以便管理和采菇. 出菇管理.9—10月份,气温下降,出现秋雨,就要开始出菇.若雨量不足应配合人工浇水.采菇后要停止喷水7—10天,改善通气条件有利于出下一批菇. 短木栽培一次接种可收三年,秋冬采菇,春夏息桩.春夏任其自然息桩,秋冬又可获得高产.若春夏浇水催菇,会导致产量少烂桩快、秋冬还要严重减产,得不偿失. 短木栽培成功率高,每百公斤短木可收鲜菇60公斤以上,高的可达150公斤以上. (2)枝束栽培 将伐木场或栽培时遗弃的小枝条,城市园林或行道树修剪的小枝条截成1尺长,用铁丝捆扎成直径5寸的枝条束. 在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成深5寸、宽2.5尺、长不限的沟.将枝条束竖立排放干沟中,撒上菌种,上面盖三层湿报纸、再盖草席,以保湿度.2—3个月后,确认菌丝已经蔓延,则在枝条束之间填满泥土盖上草席.当气温降至20℃以下时,就要架高草席进行水分管理出菇. (3)室内床架式栽培法 此法适宜于正规化的专业生产,可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便于人工控温周年栽培.使用此法虽一次性投资大,但周转快、成本收回也快. 菇房的建造:选择地势干燥、环境清洁、背风向阳、空气流畅的地段.菇房应座北朝南.每间20平方米左右、高3.5米,墙壁和屋面要厚,可减少气温突变的影响,尤其是可防止高温袭击.内墙及屋面要粉刷石灰,有利于杀菌.地面要光洁,坚实,以便清扫保持卫生.门窗布局要合理,便于通风和床架设置.墙脚安下窗,房顶安拔风筒.有条件的要配备加温,降温设施. 现有房屋改选为菇房,主要是开下窗和安拔风筒. 简易菇房设计有两种:一种是地面挖下1.5—2米深,搞半地下式,有利于冬季保温和夏季防暑.要求在无地下水处建造.下墙壁和地面整实,四周挖排水沟.从下挖的地面墙壁伸出45度坡的排气管道,防止通气不良.上墙用土坯,墙高2.5米左右.两头留门,墙外用石灰抹皮,用草盖顶.另一种是用木桩扎架,用芦苇、高粱秆围墙,内外用泥抹面,草盖顶.此种菇房只适应春秋季用. 床架的设置:床架要和菇房方位垂直排列.四周不要靠墙,南北靠窗两边要留2尺宽走道,东西靠墙要留1.5尺宽走道,床架间走道宽2尺.每层架间距2尺,底层离地面1尺.上层离屋面4—5尺,床面宽4.5尺.床架必须坚固、平整. 床架的材料可以有多种:一种是钢筋水泥结构;一种是木制;一种是铁架,也可以几种材料搭配制作.最简易的是用砖垒垛,木棒搭横条、芦帘铺层. 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前一天,先将菇房内打扫干净,再用清水把室内喷湿,以提高消毒效果.菇房消毒通常在栽培前3天进行.消毒方法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如下的一种. ①硫磺熏蒸:将菇房密封,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5克硫磺的用量点燃熏蒸. ②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甲醛溶液1克高锰酸钾熏蒸. ③用30%有效氯含量的漂白粉1公斤喷雾. ④用5%石炭酸液喷雾. 消毒后开窗通风两天即可用于栽培.老菇房的消毒更要彻底.否则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严重而导致生产失败. 床式栽培的培养料可用生料,也可用半熟料.可用粉料也可用粗料.一般采用层播法,即在床架上铺上塑料薄膜,铺1.5—2寸料,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纸后复盖薄膜.接种量:麦粒种为料的5—10%,木屑种加倍.第一层用种量占总用种量的1/3,第二层占2/3.盖膜前先用木板将料面压平、压实.粉料轻压、粗料重压.铺料的厚度要掌握天热薄铺,天冷厚铺;粉料薄铺,粗料厚铺.这里所指的厚与薄是相对而言,最薄不得少于3寸,最厚不得超6寸. 另一种接种法是穴播:铺好料后按3×3寸的株行距打穴,每穴种一块枣大的菌种后撒一薄层菌种封面,压平盖膜. (4)袋栽 选用面宽22—25CM的筒状塑料薄膜.剪截成50CM长的塑料筒,也可用一般聚乙烯薄膜热粘合为上述要求的塑料筒.袋栽分熟料和生料两种方式. 熟料栽培又分两头接种法和两面接种法.两头接种法适宜堆叠式栽培,两面接种法适宜挂袋式栽培. 两头接种法的装袋进程是先将一个直径3.5CM、长3.5—4CM的硬塑料套进袋口,把塑料袋口头反转过来,使其紧贴套环后塞上棉塞,将袋旋转一周使其不留空洞即可装料,装好压紧到一定高度,中间打上接种孔,用同样的方法上另一头套环和棉塞.上甑灭菌.常压灭菌10小时,冷却后在接种室无菌操作接种培养. 两面接种是把一头袋口扎紧烧熔袋口密封、装料,扎紧另一头密封、灭菌.接种时在接种室用灭过菌的打孔器在袋子的两面各打二个接种孔,接上种后用医药胶布粘在接种孔上,然后培养. 生料(或半熟料)栽培,将没霉变的稻草扎成长2寸、粗1寸的通气塞扎在袋口一端,装入一层菌种接着装料,边装边压,装至袋中央又放一层菌种再装料,最后撒上一层菌种和扎上气塞,即可入室培养.另一种接种方法是混播,即将菌种和料混合后装袋.生料袋栽用种量一定要达到料的15%,菌种少了易失败. 接种后的栽培袋先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菌.一般15—25天菌丝可长满菌袋,这时可搬进栽培.两头接种的菌袋去掉棉塞和套圈,将袋口割掉或向外翻卷,象码砖垛那样堆叠起来喷水管理,两头出菇,若傍墙堆叠则一头出菇.两面接种的菌袋,在菌丝长满接种孔周围时,将胶布撕开一角增加通气量,菌丝长满袋后,用“S”形铁丝钩将菌袋悬挂起来,撕去全部胶布喷水管理,生料菌袋管理与熟料两头接种袋同. (5)砖式栽培 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由于便于搬动,特别适宜于山洞、人防地道夏天搞洞外发菌洞内出菇栽培. 先制成长1—1.5尺、宽0.8—1尺、高0.3—0.6寸的活动木模.制砖时先铺长薄膜,然后将生料或半熟料按层播法或混播法制成菌砖,去掉木模,发菌培养.管理方法与床式、箱式等同将在后面“管理方法”中介绍. (6)箱式、篮式、盆式等 平菇栽培可充分利用木箱、纸箱、塑料箱、竹篮、萝筐、各种盆子等容器栽.其栽培方法基本与菌砖栽培法同.只是菌砖是活动木模可脱模而其它方式则直接在容器里的区别. (7)扎捆栽培 将用2%石灰水浸泡过的玉米棒,冲洗干净后用铁丝绑扎成捆(头尾不能颠倒).用铁钻把每一个玉米轴头上扎一个孔,放上蚕豆大一粒菌种.一半陷入孔内,一半露在孔外.盖一层纸后用消过毒的薄膜将整捆包好发菌. (8)阳畦栽培法 平菇阳畦栽培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农村大面积生产的生料栽培法.适宜于房前屋后、林间空地、葡萄架下、冬闲田土、城市园林、空房屋的充分利用,不需要专门设备、成本低、产量高,简便易行,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普及性的培植方式. 阳畦的建造:一般有三种方法可根据条件进行选择. 挖畦:阳畦座北朝南,挖深30CM、宽1米、长不限.挖起的泥土放在畦北筑起1尺高的矮墙,畦南挖一浅沟排水.此法适宜于冬闲田土、林间空地. 筑畦:用泥坯、砖垒成宽1米、高20CM、长不限的畦.内壁抹泥皮.此法适宜于不便下挖的空屋、水泥场院、阳台等场地. 搭畦:用竹片或钢筋搭成弓背形南北走向的棚,畦宽2.5米,中间开30CM的沟做为过道,长不限.此畦可与蔬菜轮作. 接种前若畦内太干燥可于接种前一天灌水.待水渗下,次日接种;若畦内地下水位高则应在畦内铺上薄膜再接种.进料接种法与室内床架栽培法的进料接种同.接种后若气温低或无遮阴条件,要用草帘保温或遮阴. (9)地道山洞培植法 此法可充分利用人防地道、溶洞、废矿井作菇房,能避开严寒和酷暑的不利栽培季节.其场地消毒与室内栽培同.播种方式可根据地形搞床架、菌砖、菌袋、地面平铺都可以,不同点是:没有自然光照;温差小不利于刺激催蕾;还有的存在通风条件差的问题.因此,在栽培上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在洞内安装电灯代替日光,每4米远安60瓦灯泡一颗.出菇阶段,每天开灯2—5小时. ②在通气不良的洞内安装风扇和进风扇.每小时换气5—10分钟. ③用菌砖菌袋栽培.场外发菌、洞内出菇.床架或平铺栽培则在洞内设置加温设备,间息加温.注意:如用火炉加温则一定要用管道将烟排出洞外. (10)坑道栽培 选择排水良好的场地,挖成南北向的坑道.底宽2米,挖深1.2米,将挖起的泥土堆高筑紧,使坑道总高1.8—2米.沟底两边各挖一浅沟排水.上面用竹片或钢筋搭成弓背形棚架,盖上薄膜.两边种上绿色攀援植物铺上棚架.坑道两壁用于堆叠菌砖或菌袋.中间作为管理过道. 坑道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条件都极为适宜平菇生长.且受季节气温影响又比地面小得多,冬暖夏凉造价也低,极为经济合算,是平菇栽培较好的一种方式.据报导,用坑道栽培平菇,生物效率可达150%以上,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栽培方式. 除以上介绍的+方式外,还有柱式栽培法、菌墙式栽培法、瓶罐栽培法等.只要懂得了平菇的生长发育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栽培原理,自己在实际栽培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创造出新的栽培方式来. 4、栽培管理 平菇的栽培、管理工作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从培养料播种之后,一直到出现菇蕾、长成小菇到最后成熟采收,都要根据各个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的不同要求,并结合气候变化进行科学管理.下面按各生长阶段进行介绍: (1)菌丝生长阶段 在平菇栽培中,发菌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栽培成败的关键. 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3—27℃.所以温度管理应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这个范围.生料栽培或开放式栽培,培养料中还有其它微生物活动产生呼吸热,料温将比室温高出2-3℃甚至更多.所以要密切注意料温变化,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降低培养室的温度. 这个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和菌床都不能喷水,湿度大了污染率高. 菌丝生长阶段,光照对菌丝生长不利,尤其不能让直射阳光照上菌床.培养室的窗子挂上黑色窗帘.除检查用光外培养室不要随意开灯. 空气对平菇菌丝生长也很重要,虽然菌丝生长阶段能耐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抑制菌丝生长,严重缺氧菌丝会老化窒息而死.培养室若通气不良,菌丝的呼吸热散不掉,会致使料温上升,烧坏菌丝. 接种以后7—10天菌丝长满菌床表面,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这阶段原则上不能揭膜,只有在料温超过30℃,不揭膜就会烧坏菌丝时,才能揭膜通风降温. 菌丝长满菌床表面后,每天应揭膜透气10—20分钟.因为随着菌丝量的增多,呼吸热和二氧化碳的量也多,所以需要揭膜透气. (2)子实体生育阶段 当菌丝长满全部培养料,正常温度下需一个月左右(凤尾菇二十天左右),平菇则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发育阶段. 平菇子实体生育阶段需要低温,尤其是原基分化更需要低温刺激和较大的温差.所以在生育阶段将温度控制在7—20℃范围之内,最适温度13—17℃.原基分化阶段尽可能扩大温差. 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水份管理尤为重要.菌丝生满培养料后要浇一次出菇水,以补充发菌阶段散失的水份,满足出菇对水份的需要.另外出菇水还起到降低料温、刺激出菇的作用.同时可向墙壁、过道、空中喷雾增加空气湿度,把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左右. 通过催蕾,菌板上开始出现许多小颗粒,即进入桑椹期,此阶段应停止向菌板喷水并揭去或架高薄膜,否则会影响菇蕾的形成和造成菇蕾不分化烂掉.这阶段应经常向空间喷雾提高空气湿度.在这阶段如菌板过于干燥,菇蕾容易枯萎;补水多了,菇蕾又容易浸水烂掉,温差刺激不够,不能大面积形成原基;揭膜过早,使表面菌丝过早干燥,降低生活力;通风不好,表面菌丝不能全面倒状、纽结,有污染和虫害也不能形成菇潮.所以这阶段的管理难度较大,又极其重要. 三天左右菇蕾分化长成珊瑚状,称珊瑚期,5-7天菇休分化成熟,在这阶段应加强以下管理措施 : ①通风:室内废气过重会造畸形菇或烂菇,每日通风3—4次以补充新鲜空气. ②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0%.因此,每日应根据气候情况在室内喷4—5次雾状水,但不能让菌盖上积水造成卷曲.若菌板过干燥可用小勺在菌板上淋水,但不要直接喷水到菇体上.冬季可在火炉置开水壶,增加室内蒸汽保温保湿. 光照:从催蕾开始就要拉开培养室的黑窗帘,让漫射光进入菇房,若缺乏光照,菌丝生长长期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迟迟不分化原基.但光照太明亮对子实体发育也有不良影响,但不能有直射阳光. ③及时采收:平菇适时采收既可保证质量也可保证产量.当菌盖展开,菇体色白,即将散放孢子以前采收为宜.采收过迟,菌盖边缘向上翻卷.表现老化,菌柄纤维度增高,品质下降.且菌体变轻,影响产量.并且大量散放孢子又污染空气.采收过晚,还引起菌丝老化,空耗营养对下潮菇的转潮和产量都有严重影响. (3)间歇期的管理 第一潮菇采收之后10—15天,就会出现第二潮菇,共可收四到五潮,其中主要产量集中在前三潮.在两潮菇之间是菌丝休整积累养份的时间,此时要做到:(1)清理菌板表面老菇根和死菇,防止腐烂.(2)轻压菌板并使老菌皮破裂,以利新菇再生.(3)将门窗打开通风4—5小时,换入新鲜空气.(4)用清水将薄膜正反两面彻底擦洗干净,然后贴菌板复盖,清理室内杂物,保持卫生.(5)一周后按头潮菇管理法,浇出菇水和搞温差刺激催蕾.以后管理均按头潮菇管理方法.以后各潮菇照此管理. 5、采收与加工 平菇的适时采收既可保证质量,也可保住产量.当菌盖展开,菇体色浅,盖缘变薄,即将散放孢子之前采收为宜.对平菇的采收,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一次性形成菇潮的菌板,就应在子实体成熟时一次性全部采收.此时的大菇体与小菇体的成熟度是一样的,如认为小菇体还能长而不采摘,反而会使小菇体枯萎.参差不齐形成菇蕾的菌板,则应间大留小的办法进行采收,一潮菇可分2—3次采净.采收时要整丛收,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菇体,不要把基质带起.一潮菇采完后,应清理床面,将死菇、残根清除干净. 平菇除鲜销外,在交通不便的乡村和旺产季节,都可以进行加工,以调节淡旺季的供求 (4)盐渍 盐水加工腌平菇能存放一年左右,其风味不变,是目前我国平菇出口的主要加工方式,方法如下:(1)浸泡:将鲜菇放进6%的淡盐水中浸泡3—4个小时;(2)杀青:将淡盐水浸泡的平菇捞起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盛有沸水的铝锅(或不锈钢锅)中,边煮边用木勺搅动,煮10分钟捞出,此时菇为黄色.(杀青水可作平菇酱油原汁)(3)冷却:将杀青后的菇倒入清水中充分冷却,捞起沥水20—30分钟.(4)腌制:在缸中先放盐再将开水冲进缸中溶解冷却,使盐水浓度为15—16%.用纱布滤去杂质后,把菇放入腌制三天,之后再换成23—25%的饱和盐水,腌5—7天(不能让菇露出水面).(5)倒缸:每隔12小时倒缸换盐水一次,每次换水其盐水浓度必须保持23—25%.(6)封存:5—7天后菇出缸,并放在竹筛上沥水8—10分钟即可装桶.装后灌满浓度20%的盐水,封盖即可运销. (5)短期贮藏的腌制:食堂、餐馆或家庭可用盐水浸渍短期保存.先配制好16——18%的盐水溶液,切除菇脚杂质,用清水洗净后即浸入盐水之中.10分钟后菇体脱水发软,韧性加强,这时菇体由于脱水,重量减轻约20%左右.以后保持平衡.食用时捞起,用清水漂洗即可烹调食用,其风味、色泽基本不变. 6、病虫害的防治 平菇菌丝生活力很强,生长速度快,而且具有抗杂菌能力.所以在制种与栽培过程中,菌丝发育阶段管理得好,后期就不容易感染杂菌.甚至染了杂菌也照样还能长菇.但是,在开放式生料栽培中培养料本身就陷藏着各种杂菌孢子,若在环境因子不适合平菇菌丝旺盛生长的情况下,其优势则不再存在而杂菌容易泛滥成灾.引起杂菌感染的重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和湿度.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对所有霉菌也都适合,只是霉菌最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略高些,因此,在菌丝培养阶段,稍微疏忽温度上升至28—30℃以上,若湿度也大,杂菌就猖獗起来.而且虫卵也纷纷孵化,螨类也随之而来,病虫害一旦蔓延之后就难以驱除,另外,平菇对敌敌畏极为敏感,低浓度的敌敌畏都会致使小菇蕾枯死.由于不能轻易用药,只能以防为主,避免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则采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者结合的综合措施来控制蔓延. (1)控制主要的环境因子:针对温度、湿度是引起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所以栽培过程中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①温度:根据各气候条件,掌握各地区各品种的安全播种季节.如果人工控温下栽培时,室温不宜超过22℃.料温不超过25℃. ②湿度: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2)杂菌的预防:①培养料要新鲜,无霉烂变质,配料前先暴晒1—2天.②每次栽培前培养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③生料栽培时,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④菌种量要大,加速菌丝生长速度,优先占领养料,即制其它杂菌繁殖.⑤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3)常见杂菌及其防治 栽培平菇时常见的杂菌有木霉、青霉、曲霉、脉孢霉、根霉、枝孢霉、粘菌、鬼伞类以及酵母等.在开放式栽培中,发现杂菌可用石灰粉遮盖污染部位;封闭式栽培中可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杀菌药液按比例稀释后注射或谪到污染部位.常见的杀菌剂有高锰酸钾一千倍液、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多菌灵(含量50%)一千倍液,含量25%的五百倍液等. (4)虫害防治:平菇栽培时常见的害虫有:线虫、螨类、蚋、鼠、蚁、蛞蝓、蜗牛、马陆、果蝇、菇蚊等.药剂防治可用2.5%溴氰菊脂乳剂二千五百倍液喷雾;用灯光和糖醋液诱杀蝇类;骨头烤香诱杀螨、蚁类;用盐杀蜗牛、蛞蝓等. 参考资料http://www.yihua8.com/Technology_c/Technology_g/20061226/1038457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