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量比为1:2是,反应平衡,为什么? 2NH3+NO+NO2=2N2+3H2O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2:17:21
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量比为1:2是,反应平衡,为什么?2NH3+NO+NO2=2N2+3H2O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量比为1:2是,反应平衡,为什么?2NH3+NO+NO2=2N2+

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量比为1:2是,反应平衡,为什么? 2NH3+NO+NO2=2N2+3H2O
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量比为1:2是,反应平衡,为什么? 2NH3+NO+NO2=2N2+3H2O

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量比为1:2是,反应平衡,为什么? 2NH3+NO+NO2=2N2+3H2O
消耗NO是正反应,消耗N2是逆反应.1:2 (刚好等于系数之比)说明V正=V逆

说明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啊!反应当然平衡!

对了
正向反应=逆向反应
反应平衡
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量比为1:2
说明正向反应=逆向反应

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量比为1:2是,反应平衡,为什么? 2NH3+NO+NO2=2N2+3H2O 高一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专题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比1:3投入N2和H2进行反应N2(g)+3H2(g)2NH3(g)一、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N2,同时生成amolH2二、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这两 将物质的量比为1:1的N2和NO混合,则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质量之比为---------,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在10L的容器中充有物质的量之比1:3的N2和H2混合气体,气体总质量为68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5s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靓为6.8mol求(1)反应前N2和H2物质的量(2)这段时间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3 将质量比为14:15的N2和NO混合,则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将质量比为14:15的N2于NO混合,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的量之比为(),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铁与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消耗铁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化学方程式 将质量比为14:15的N2和NO混合,求混合气体中N2 和NO 的物质的量之比还有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将质量比为7∶15的N2和NO混合,则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南园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 mol 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2g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某金属与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消耗金属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金某金属与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消耗金属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金属可能是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1.N2的正反应速率是NH3的逆反应速率的一半2.H2浓度不在发生改变3.N2、H2、NH3的物质的量的比是 1:3:24.单位时间内每生成3mol H2 的同时有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c(N2):c(H2):c(NH3)=1:3:2B N2,H2的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在改变C 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NH3物质的量的2呗D 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molN2,同时增 罂粟碱的燃烧产物为CO2,H2O和N2,则1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A23.25MOL罂粟碱的燃烧产物为CO2,H2O和N2,则1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A23.25MOL B25.5MOLC24.5MOlD23.5MOl NO与NH3反应的题在一定条件下,NO与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mol,充分反应后得到产物中,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克,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NO、NO2的混合气体与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完全反应生成N2和H2O,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准A单位时间内生成N摩尔O2的同时生成2N摩尔的NO2B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化学高手进!小妹急啊NO与NH3可以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mol充分反应后,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g.计算原混合物NO和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 某金属与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消耗金属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金属可能是A、Cu B、Ag C、Al D、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