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紫砂壶是不是化工泥做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5:34:04
如何分辨紫砂壶是不是化工泥做的?
如何分辨紫砂壶是不是化工泥做的?
如何分辨紫砂壶是不是化工泥做的?
如何分清真假紫砂壶之二(材料的真假)
紫砂陶原料从宋朝己经开始被使用.但那时以制做缸、瓮等大型容器为主.据阳羡紫砂壶系志记载.明朝开始由于沏茶之风兴起.开始制做小型容器"紫砂壶"并发现黄龙山的紫砂材料为最好.因此现在我们说紫砂的所有特点都是指黄龙山的材料.明、清、民国、文革前紫砂壶也都是指黄龙山泥料.文革后开始出现成规模销售黄龙山周边地区泥料制做的紫砂壶.但特性远不及黄龙山泥料.紫砂材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是真正紫砂壶贵的原因之一.现在宜兴市政府为保护紫砂矿资源己明令停止开采黄龙山四号井泥料.而目前市场在大量叫卖的紫砂壶其实是周边地区材料或化工泥料.特性跟本无法与真正紫砂材料相比.
因此我主张现阶段不要在买所谓"紫砂壶"不然耍被乎悠的.
如何分清真假紫砂之四
分清真假紫砂要从不同方面判断,比如泥料,壶型,做工,颗字,泥绘,制作人印章等等.有一点不对就要谨慎了.
1,泥料明,清,民国,解放后,文革,目前各不相同.壶型是民国的泥料是现在的当然不对.
2,泥绘的特点明,清,民国,解放后,文革也不同,
3,壶型各时代风格不一样
4,刻字手法明,清,民国,解放后,文革同样不同.
5,做工明,清,民国,解放后,文革大不一样,明朝的款手拉坯的做工你信是真壶?
辨识原矿紫砂壶之经验谈
所谓“原矿紫砂”是近些年的流行提法,过去的紫砂,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没有什么真伪问题.有的只是从开始对泥料认识不够带有杂质的使用,到后来对泥料逐渐地掌握,对纯度要求的提高.现在是因为有了“非原矿”(化工泥)了,才强调“原矿”.这应该是从流行中的“正宗”和“不正宗”那儿演变而来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强调原矿泥料呢?宜兴紫砂,除了泡茶的实用功能优越,独特以外,其独一无二,它处不可寻觅,不可再生,只会越来越少的珍贵稀有,是我们追捧和喜爱的主要原因.玩赏收藏的人都知道,玩玉只能和田翡翠,古瓷只玩宋元器物、明清官窑,家具必须紫檀、酸枝、黄花梨.而当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被冠以紫砂之名的所谓紫砂壶,实际上都是高岭土加化工着色剂调配出来的,或是用别的什么地方弄来的类似宜兴紫砂的泥料,经过模具制成充当宜兴紫砂的壶,其材质和物理性能跟原矿紫砂是无法比拟的.这种只有紫砂之名,而无紫砂之实的玩意儿,就是做到天荒地老都做不完.珍稀何在?价值何存?
我们虽然推崇原矿紫砂,但没有真正亲手接触紫砂泥料,又如何识得什么是原矿泥料呢?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却很难言传的,紫砂基本可以算作这一类.我们知道紫砂各异的天然材质和经人工调配的品种很多,但前提是其成份必须是纯天然的,即原矿的.没有多方面各种类的拥有地道原矿泥料制作的紫砂壶,是很难理解和识别什么是真正的紫砂(即使有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认识清楚的).为了便于理解和认识,在这里我们谈一些直观的辨认方法.
一、辨质感
所谓质感,是指泥料在壶体表面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感觉.原矿紫砂,精光内敛,温润似玉、色相沉稳、老气十足.好的泥料使用起来,不出十天半个月便能看出效果.而低档的化工泥壶,不管怎么养都没多大变化,照样是干巴巴的.虽然也能做出所谓的绿豆沙效果(也并不是所有的泥料都有绿豆砂的效果),但由于表面的玻璃相(加入刨花水的原故亦称石英水)太重,茶水吃不进,把玩的油脂也渗不进去,故这样的壶是养不出来的.现在有紫砂研究所已注意这个问题,已生产出表面不带玻璃相的化工泥,这类泥被用来做高档的仿名家壶,非常能欺骗人,没有将原矿泥与化工泥对比认识的,极容易上当.具体的辨识有:1.由于原矿泥料中的砂粒与泥质在高温烧制下的收缩不平衡,一些原矿泥的壶通体(赵庄朱泥、黄金朱泥、砻糠泥等)尤其是口沿的颈部等拐角地方,会出现细密的竖皱纹.这种竖皱纹的分布是均匀的,有的地方明显集中,有的地方稀疏.2.原矿泥的砂粒是大小粗细不等的,这是因为过去的泥料都是经过自然风化后,再用石磨碾磨过竹篾筛子得来的.所以砂粒是不均匀的.而化工泥料是用高速的雷蒙粉碎机加工出来的,砂粒目数非常均匀.一眼看去就缺少天然质朴的感觉.3.原矿的泥料往往会带有一些杂质,即一些颗粒不匀、分布不均的小点,尤以白点,灰白点居多.这是某一个泥种中参杂着极其少量的其他泥料的成份所致.而化工泥的异色砂粒是人为加进去的,通体都是,极为均匀,让人感到不自然、不舒服.
二、辨泥色
原矿泥料的颜色大多不会太艳,一是因为早期的紫砂很多是浅表层的,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原始风化.二是因为紫砂矿从地下被挖掘上来以后,要放置露天场地日晒雨淋一年半载,自然松散变成小颗料后,再碾磨成粉,最后再经过锤打陈腐才能使用.经风化陈腐的原矿泥中的金属物质会发生氧化作用,泥色就会发暗、发沉、发旧,不会有新鲜亮丽的感觉.有些泥料会陈腐存放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才使用,故现在还会有少量清代、民国保留下来的老泥,但已弥足珍贵稀少了.而化工泥是由高岭土加石英砂、刨花水和致色金属氧化物调制的,现调现用,加上金属氧化物往往超标添加.所以,泥色鲜、泥色艳,做出来的壶鲜亮无比就不奇怪了.用这种超标色素的壶泡茶喝,对身体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为此,当我们看到一把壶泥色新、泥色艳,就要考虑这把壶是否有问题.如果有40倍以上的放大镜,可以观看壶体表面是否有与壶体同色,但又深于壶体总体颜色的细微颗粒,这种颗粒就是没有完全被粉碎的致色氧化物,紫色的是氧化锰,绿色的是氧化铬,黄色的是铬锡黄,红色的氧化铁.有些颗粒粗的,不用借助放大镜,肉眼就能直接看得到,这样的超标就是相当严重了.原矿泥料的紫砂壶,壶体发色都比较沉、比较暗,尤其是使用过的壶尤为明显,有一种老气横秋,饱经岁月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讲的色泽.而化工壶是绝对不会达到这种效果的.
三、辨工艺
由于现代制作工艺规范、效率极高,所做出来的壶周周正正、乖巧精道,让许多初学者非常喜欢.而手工做的壶没有统一的模具,只凭艺人心灵手巧,凭积累的经验,胸有成竹的按自己的要求喜好而制作.故同一形制、同一规格的壶都会在身筒的形状、壶口直径以及壶嘴、壶把的安装位置,粗细高低有所不同,不会有完全相同外观、规格的壶出现.加之原矿紫砂本来就很少、很珍贵,根本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泥料大规模的机械化、模具化批量生产.所以,分辨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工艺,这也是判断泥料是否地道的一个方面.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样,那就用手工方式做化工壶好了.话说得不错,但由于机械化、模具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大肆兴起,原来会做手工的,现在没几个了,剩下的都是用模具教出来的,即使会的,因为手工制作效率极低且外形、处观高低不等,大小不一,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做了.我们一些所谓的制壶大师请人做的模具壶(称之为代工壶),都卖到几万块,甚至更高的价,都是化工着色泥.他们引导人们注重的只是名气,是什么大师名家的,泥料好不好早已经被忽略掉了.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他们运作得相当成功.传统手工壶和机械模具壶的做工区别在哪里呢?1.手工壶由于是围泥片打身筒成型的,所以,在壶把位置的内壁会有一条竖直的凸起的按缝,盖内弧顶与子口墙结合处也往往有这样的接口.一些套模具的壶(将泥片按在模具壶壁上成型,与灌浆壶不同)也会有这种接缝,但这种壶属于半手工制作了.2.壶的口沿和盖沿往往会有一圈或明或暗的泥边痕迹.壶底内与壶身相接处.一般都会有接缝和刮抹痕.壶嘴和壶把与壶身相接处也往往会有未经修饰的刮痕.清中期嘉庆以前的壶底没有放射状的刮痕.3.壶嘴内孔多为独孔,最多不超过九个眼(指大壶).4.壶身和壶底的刻款在字画的边缘会有毛刺感或崩缺.这是因为泥料未完全干透时用竹刀刻划(钢刀没有毛刺感)和泥内含砂粒造成的.而模具壶是在第一次低温烧过后,刻上字画,再高温复烧一次,故刻款字画的表面是平滑的.5.壶口内沿和盖的子口外沿不会有砂轮机打磨的痕迹.这种磨痕是模具壶经第一次低温烧制后,对盖合不好的口沿和盖沿进行打磨修饰的结果.总之,一句话,传统手工制作的壶,怎么看多少都会留下手工的痕迹.那种中规中矩,周周正正、一模一样的壶,绝对不是传统手法的东西.
四、以书为鉴
如果以上方法让你仍吃不准,没把握的话,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照紫砂壶图鉴中民国以前和当代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因为这之前的紫砂图谱基本涵盖了自明代以来所有的原矿紫砂泥料(当然那时也有少数化工泥,如民国绿、黑料土).当你的壶经过对照,发现是书上没有的泥色.或有类似的,但过于鲜艳亮丽,这样的壶就不要玩,不要买了.也就是说,这样的壶十分八九不看真了.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收藏紫砂壶都有考虑它的投资价值,升值空间.都希望自己买的壶突然有一天身价百倍,价值连城.但是,这种神话绝对不会发生在化工泥的模具壶上.想想吧,柴木的料做红木的工,就能当红木卖吗?铜顶针做得再好,抵得过金戒子吗?汉白玉雕得再精,能比得了和田仔料吗?紫砂自古就有“质地如玉,价可比金”,“一两黄金一两砂”之赞誉,区区几十块、几百块你就能买到真紫砂吗?世界之大,壶店之多,名家大师一生能做几把壶?你却轻易就能找到多把名家大师的作品,这不很搞笑吗?道理很简单:泥料,配之不尽,用之不完;制作:机械化、规模化.夸张地说,你有的,兴许全世界人民都有,这就是前面那句话:呜呼,珍稀何在?价值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