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读后感500字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5:44:27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500字读后感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500字读后感
读毛泽东诗词虽不至百其数亦不寥落,深感于其间之俯仰开合气象万千,手边有一评论曰:“毛泽东的诗词,艺术上,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思想上,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风格上,虽少“匠心”,却具“匠气”,其神韵以骨气取胜,豪迈奔放,激越昂扬,气象恢弘,叱咤风云,具有帝王气魄,堪称一代大家,当之无愧.”如今再读毛泽东诗词,便觉此评甚是中肯.
首先,就艺术上的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而言:
“今日长樱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八年抗战,赶走日本鬼子;三年解放战争,推翻蒋家王朝.“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4年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从此人民当家做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一个正在走向富强的共和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与其说这些是振奋人心的豪言壮语,毋宁说是言出必行的诺言或行而后言的践诺,是充满浪漫幻想的驰骋文字亦是凿凿之言,其间“天生我才”的自信,“天降大任”的责任感,多了率真的可爱,傲骨也不显得那么嶙峋逼仄却更加理所应当.
毛泽东诗词中对前人诗词名句的化用,引用,借用,窃以为亦是在此不得不谈及的一个问题.之所以于段首使用了那么多个“用”,便是要好好区分这种种之“用”虽是同根并蒂莲却也是各有燕瘦环肥.“引用”便单单是应了写词中“用典”之一说,是为己诗润色添彩,更是知己或宿敌间的投石问路,专做给明眼人看的;“借用”是在毛泽东诗词中较为常见的为前人诗词登台表演提供的角色,只是此种角色已然成为他自己的预设,那些诗词便只是顶着自己的模样唱着他人的戏文了,原说“风景如故”,却已然“换了人间”,再说这如故的风景在这换了的人间中显现出的便也不可能是那如故的精气了,这新一番的精神恰如王阳明付之一眼的花朵,一瞬间就明亮起来了,不再回复到那一眼前的“同归于寂”之中;再说“化用”,喻其为兼采并包“引用”与“借用”二用之功能的“神来一笔”亦不为过,如果说“引用”是对原诗词的单留其形而“借用”是对原诗词的替换其神,那么“化用”便是名副其实的“形神兼备”,是原诗语境与所需语境的灵魂交感点,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直接后果,其中必然隐含化用者的价值判断,毛泽东诗词中“化用”之诗句犹是体现爱憎分明的.毛泽东用“三用”这只生花妙笔让那些前人诗词在自己诗作的舞台上生旦净墨丑各司其职又不至喧宾夺主,是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亦是风格上所谓的“匠气”所在.
其次,就思想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是刘邦的帝王气概,却到底带着功成抒恶的小人气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黄巢的坚卓自信,也不免透露出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未离海底千山里,才到中天万户明.”是赵匡胤的宏图壮志,却很难欣赏这种别别扭扭的豪气和他身后那个别别扭扭的王朝;“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喝饮匈奴血.”是岳飞的报国宏愿,然这一腔精忠终成为空撒的热血,壮志有多大寂寥便有多大;“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是朱无璋的踌躇满志,但是自信并不该是历史偶然与不自知的产物……再看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气势恢宏是值得赞扬的,因为他懂得没有谁是一个人推着历史向前发展;豪迈激昂是值得赞扬的,因为他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不允许他在壮丽的事业面前无动于衷;叱诧风云是值得赞扬的,因为他的昂扬与奔放恰是来自于恰如其分的自知.
革命的乐观主义亦是轻不言弃,败不言伤,不带着悔恨,不伤时追年的.唐边塞诗境界多壮丽壮阔壮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但使”悲壮中的无奈暴露无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放浪形骸是对战争的控诉亦是对自我责任的放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回.”是誓言,是决心,却被早早定在了悲壮的基调上……毛泽东诗词中却写到:“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在战场的壮阔图景中有厮杀有奔腾有如火如荼单单没有悲凄;“万木霜天红烂熳,天兵怒气冲霄汉.”士兵的气势与秋天的红叶相映衬却出来了一派明快的景象了;“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忧郁的只是景色,最后在这势不可挡的战气中景色的苍茫也是简洁亮丽的了……
毛泽东诗词从无伤时经年之作,就这一点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和辛弃疾也不免沾上些婉约的气息.苏轼曾写“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对茫茫人生的超然背后掩藏着深层次的迷茫与失望,洒脱也是承认无能为力的一种映射.毛泽东却写:“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同时把酒酹江,却做得两样气氛.抛却得意与失意的对比,对待人生的主动权苏轼与毛泽东显然不在同一战线.辛弃疾名诗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虽不至英雄末路,在此英雄的悲壮中并非没有夹带抱怨和发牢骚的成分,有些时候,对“名”的摒弃也是对自身的否定.毛泽东却偏说:“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词格调毫无颓废情绪,一句“人未老”为自己也为群体的存在正名,鼓舞人心.
再次,说到风格上的“匠气”,神韵以骨气取胜,豪迈奔放,激越昂扬,气象恢弘,叱咤风云在前两个问题中也有多次不系统涉及,毛泽东诗词的气象广阔,意境雄浑,以及用典(即“三用”问题)在此就不再赘述,单就其诗言史的特征再补充一二.
有人认为“如果说毛泽东诗词的大气颇有太白遗风的话,那他诗词的史书性质则就可以与杜甫相媲美了”,并指出“毛泽东诗词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但它不是中国历史的简单复写,也不是历史重大事件的罗列组合.他歌咏大革命时期革命先驱者的战斗风貌,赞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革命运动,咏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卓绝奋进,高扬抗日救亡的民族精神,歌颂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描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图景,表现共产党人的反帝、反霸的坚强斗志.进取者的奋斗,牺牲者的豪迈,崇高的追求,艰难的斗争,这些既是诗人对中国革命时代主流和时代精神的把握,也是诗人对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形象揭示.毛泽东诗词用文学手段再现了那一幕幕历史镜头,可以说是一部文学版的《中国革命史》.”窃以为此番评价并非言过其实.毛泽东的诗词虽颇具浪漫主义情怀且从不吝于比喻夸张用典等文学修饰,却是诗诗针对现实事件,词词不离历史进程,其诗词的史学价值应是被充分肯定的.但重要的并非凸显其诗词的史学价值,而恰恰是为不仅仅调和更是和谐融合“诗言史”与“诗言志”提供一种范式,并非为了史学与文学的对话,而是生活和艺术的相互融入的更有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