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有那些类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2:54:16
病句有那些类型
病句有那些类型
病句有那些类型
一、语序不当
例:1.学生、领导和老师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参加了开学典礼.
2.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应改为:他不但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3.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应改为: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搭配不当
例:1.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应改为: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改正.
2.朋友是没有血缘的兄弟,只要能同甘,才能共苦.应改为:朋友是没有血缘的兄弟,只有能同甘,才能共苦.
3.夏天的橘子洲,是我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应改为:夏天的橘子洲,是我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三、成分残缺
例:1.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应改为: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很快有了进步.
2.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应改为: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的情景.
3.昨天,李苗同他关系最好的朋友吵起来.应改为:昨天,李苗同跟他关系最好的朋友吵起来.
四、不合逻辑
1.班里同学基本上都交作业了.应改为:班里同学都交作业了.
2.全体共青团员和中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应改为:中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我们校长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应改为:我们学校校长很年轻,大概三十岁.
五、复句病句
1.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应改为:无论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2.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不感兴趣,所以对数学很喜欢.应改为:有的同学对语文不感兴趣,对数学很喜欢.
3.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改为:虽然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但是时间并不长
成分残缺,用词不当,结构混乱。
1搭配不当
2语言重复
3前后矛盾
4顺序颠倒
句子成分不完整 句子成分有重复的词语 用词不准确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一、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
病句类型有
七类,现归纳如下:
一、语序不当 二、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四、成分赘余
五、结构混乱 六、语意不明
七、不合逻辑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指代不明;(5)标点错误;(6)关联词用错;(7)重复啰嗦;(8)搭配不当;(9)归类有误;(10)不符合事实等。
编辑本段病句的修改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
全部展开
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指代不明;(5)标点错误;(6)关联词用错;(7)重复啰嗦;(8)搭配不当;(9)归类有误;(10)不符合事实等。
编辑本段病句的修改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5、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编辑本段各种类型病句的修改举例
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①由于滥用介词或“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负面作用倒是 不少。 ☆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这两个句子中,实际上并非真正缺少主语,而是误将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之中了。只要把例1中的 “在"和“中"去掉,句子就有主语了;例2中应删去“从”和“中”。并在“事实”前加一个“的”字,让“大量观测的事实”做主语。 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张文同志是位犯过错误的好同志,改正错误后,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公室主任。 ☆(许厂长关怀我们,不让我们干重活)我们再三恳求,终于答应了,并且发给我们工作服,多么高兴啊! ·例1分句的主语都是“张文同志(他)”,第三分句主语不是承前省略“他”,因为他不能安排自己当主任,是暗中更换主语(上级领导)。应把暗中更换的主语写出来,在“安排”前加“被”。 ·例2第一分句主语是“我们",第二﹑三分句主语是许厂长“他”。最后一分句主语又是“我们”,造成主语残缺。"终于"前应加主语"他",”多么“前应加”我们“。 (2)谓语残缺 ①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残缺。 ☆ 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长四米、高二十米、宽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 目溪边。 ·例句的结构是:主语1+状语2+谓语2,可见前一分句没有出现被状语修饰的中心语,即谓语残缺。 可把“经过”提到句首,用“经过南堡人民一个冬天的苦战”作状语,让“一道……大坝”做句子的主语。 ②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词而造成的谓语残缺。 ☆这些杂交高粱产量高,而且比外国进口的杂交高粱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受到了当地 农民的欢迎,推广面积越来越大。 ·第二分句缺少谓语动词,应该在“更高的”前面加上“具有”。 ☆伟大思想家鲁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 ·主语的定语是个主谓短语,可是这个主谓短语却缺少谓语中心语,应该在介词短语“在《祝福》中" 之后添上"塑造”二字。 (3)宾语残缺 ☆老陈严肃而诚恳的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 自己老了。” ·例句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一腔热血的”的后面加上“的人”。 (4)必要的修饰语残缺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上“艰苦而有效的” ☆在这次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上“分别” (5)关联词语残缺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 ·加上“虽然……但是……” ☆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6)定语、状语残缺或不完整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 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相当时间”一般是着某一个时间,并不表示一段时间。用“相当”作定语是不完整的,必须加一个 “长”,使“相当长(的)”作定语。
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去掉“风格” (2)谓语多余 ☆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去掉“进行” ☆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去掉“打” (3)宾语多余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史记》的编写。 ·去掉“的编写” ☆今天,我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去掉“的地方” (4)定语多余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去掉“当前” (5)状语多余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去掉“可以” ☆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这些人。 ·去掉“在心里”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呀,柿子呀…… ·去掉“到处” (6)补语多余 ☆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修改一些。 ·去掉“一些” (7)可有可无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去掉“的距离” ☆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去掉“离现在” (8)误用“的”字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 ☆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到毁灭。 ·加上“的”,改为“历代的动乱”;去掉“的”,改为“气候潮湿”
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3.两个定语先后语序不当 ☆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前”后加“的” 状语位置不当 1.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的”调至“发挥”前 2.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 ☆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将“顺利地”与“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位置对调 ☆李强把张卓不放在眼里。 ·把“不”调至“把张卓”前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范围+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6.带“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国家队的 一位 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优秀的 篮球 女 教练 ·领属性 数量 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 名词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表时间或处所的 3.表范围的 4.表情态或程度的 5.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许多老师//昨天 在休息室里 都 热情地 同他 交谈 ·时间 处所 范围 情态 对象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 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前面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把“不”放在“趁”前面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在全句之首;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它同学。 ·把“她”放在“不但”前面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把“如果”放在“他”前面 主客颠倒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我对于数学” 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只能用在句子开头(在句中作定语); 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用于句首句中都可以。 复句内顺序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应“树技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树影晃动起来。”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将“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去掉“沙沙的浪声和” ☆青年学生(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在“学生”后加上“时期” ☆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去掉“的问题了”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在哈尔滨、沈阳两地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上映的)以及在我国其它省市陆续上映的五部日本影片,是这几年来日本影片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电影周”后加“上映的” 2、主宾搭配不当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3、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违反”改为“干扰”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事迹”改为“形象”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去掉“注视和” ☆最近,济南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去掉“和服务忌语”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去掉“录音和” ☆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去掉“的安全”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去掉“聪明” (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把“严肃”改为“认真”或“谨慎”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去掉“新技术、新工艺” (3)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去掉“整整齐齐”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在句首加“能否”,或改成“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把“温暖”改为“冷暖” 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把“就”改为“才” ☆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把“不但”改为“不仅”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把“也”改为“就”
结构混乱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是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2、中途易辄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着说下去,却用“中国的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3、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代。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 4、结构混乱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作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表意不明
分为“费解”和“歧义”。“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 1、费解 例: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2、歧义 例: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例:学习有态度和方法之分。 ·“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句式杂糅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 例: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应该删去“我们”。
常见句式杂糅形式
1.本着······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2.对于······问题上(对于······的问题,在······问题上) 3.由于······下(由于······,在······下) 4.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5.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 6.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7.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8.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9.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10.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以······为中心)
语意重复
在某个中心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与中心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常会出现句中某个成分的多余而导致语义的重复。 例:我们可不要白白虚度了此生。 ·“虚度”即白白地度过。
前后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应该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否定不当
例: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编辑本段病句修改的符号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 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病句修改符号示意图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收起
多少
实词使用不当
1、单音词和双音词选用不当。有的地方该用双音词,就不应该用单音词;有的地方该用单音词,就不必硬把单音词加以双音化。例如:
这儿的河流,流程都不太长,但水量很丰,流势很急。(“丰” 应改为“丰富”或“大”为好。)
大坝拦挡住河水,一个人工湖形成了。(“拦挡”应改为“挡”)
2.选错近义词:有些词的意义相近而又有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用错,选词时仔细斟酌。例...
全部展开
实词使用不当
1、单音词和双音词选用不当。有的地方该用双音词,就不应该用单音词;有的地方该用单音词,就不必硬把单音词加以双音化。例如:
这儿的河流,流程都不太长,但水量很丰,流势很急。(“丰” 应改为“丰富”或“大”为好。)
大坝拦挡住河水,一个人工湖形成了。(“拦挡”应改为“挡”)
2.选错近义词:有些词的意义相近而又有些细微的差别。很容易用错,选词时仔细斟酌。例如:
雨滴和汗水混大一起,他们的衣服湿透了。(“雨滴”改为“雨水”)
3、代词用错。例如:
我们明明知道先进单位的缺点,却不认真地帮助它,反面毫无原则地掩盖它,这是不负责作的表现,(句中第一个“它”指“先进单位”,而第二个“它”却指“先进单位的缺点”,第一个“它”应改为“这些缺点”)
(二)虚词使用不当
最容易用错的虚词介词连词。
1、用错介词(最容易用错的介词是“对”、“把”)例如:
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句中的“对”弄错了对象,应当是“我们对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不太熟悉”。)
每个介词有自己的范围,“向”表示方向,“对”表示对象,“在"表示时间地点情况等。
2、用错连词。例如:你知道我也十分爱好吹笛子,而且吹得很槽。
(句中“而且”表示递进关系,但是前两句没有递进内容,应把后句改为“而且知道我吹得很糟。”)
3、助词使用小当。助词使用不当,主要是结构助词使用不当,例如:
他们是我们乡第一个上名牌的大学的学生。(名中的“的”过多,“名牌”后的“的”可以删去)
(三)成分残缺
句子成分可以省略、省略总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把省去的词语补出来。
但是必要的成分不能欠缺,否则句子结构不完整。
1、缺主语。例如:
通过学习,使找提高了认识。
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小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2、缺谓语。例如:
我们识别足非的能力。
中国人民止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强国。
3、缺宾语。例如:
大会提出”情况变了怎么办”
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矿人商品。
4、缺定语,这种语病较为少风,但也还是没有,例如:
让大学生自谋职业,让大学生们自己去开拓生活,实在是个好办法。
(句中的“开拓”不能直接支配“生活”,中间应加个定语,如“新的”、“自己的”之类,不仅“开拓……生活”是如此,类比一下,”开拓……世界”开拓……境界”、“开拓……局面”、“开拓……天地”、“开拓……领域”等无不如此。)
(四)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
中学则代的那些问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我的身体、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2、动宾搭配不当。例如:
清明前后,xx部队派了800多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3、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4、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个问题。
5、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司马文华的立场站得很牢固,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
6、主宾搭配不当。例如:
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8、一个成分内部的相关成分搭配不当。例如:
同时,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珍宝。
(五)结构混乱
1、语序不当
a、成分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词
d、形容词或形容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年多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练。
多项关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 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常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B.分句次序不当。例如: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在勇的革命烈士,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正确次序: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复句中分句之间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 因果等关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列分句。
C.词序不当。例如:
王亲切地走到我跟前。向我说“要当心! ”(“亲切地”应移到“说”前。)
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改为“内容和形式”)
2、前后脱节。例如:
《水浒传》,景阳岗上武松打虎的事是大家都知道的。 (句中“《水浒传》”同后面脱节,应把逗号改为“中”)
3、格式杂糅。一句话说到半截,又变成另一种说法, 造成两种说法的杂糅。例如:
我校同学1991年的人情消费比1988年的平均花费相比, 增加了近一倍。(句中“比......相比”是两种格式, 一种是“同.....相比”,一种是“比......增加”,可选用一种格式。)
(六)重复多余
1、重复。重复大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例如:
a.他能评上三好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学习,热心为集体服务而评上的。
b.玲玲用不干净、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a的主语里有“评上”,谓语里也有前后重复,后边的“而评上的”可删掉。b的定语“不干净”和“没有”消毒在语意上重复,这里只用一个就行了。)
2、成分多余。例如:
他举起右手,用手从头上摘下帽子,用手拿在手里, 吹了吹帽子上的尘土。
听了小宋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李芳。
(七)词类误用
各类词都有各自的语法功能、规范用法。 不按照词类的语法功能和语文习惯乱用词类,叫词类误用。 词类误用有下面几种:
1、名词误用。例如:
每次查房、会诊之后, 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得完整、条理,清晰,告诉她怎样诊断疑难疾病, 怎样自理特殊病人。
我们永远记忆周总理谆谆教诲。
2、动词误用。例如:
那是一个多么感动的情景啊!
思维这个词,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 (“使用”改为“用法”或“使用方法”。)
3、形容词误用。例如:
只有迅速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我们才能相称大好形势的要求。
他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改“沉重”为“沉重感”。)
(八)不合逻辑
1、更替概念。例如:
在会上,大家都谈了自己对学校的看法,看来, 大家的希望不一致。
(句子前边用了“看法”后边换成了“希望”包含在“看法”当中,那就应当把“看来”改为“不过”。)
2、前后矛盾。例如:
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夜,寂静无声,只有雨滴在嘀嘀嗒嗒地响着。
3、判断不成立。判断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断定, 如果断定不了,判断就不成立,这个判断就不起作用。例如:
a.青年从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b.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植物的主要产区。
(a的“青年人”不是“时期”,二者不能组成一个判断。“青年人”可改为“青年”,最好改为“青年时期”b的“红壤”是一种土壤,不是“产区”、“红壤”要改为“红壤区”。)
4、多次否定引起混乱。例如:
难道能否定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吗?
尘土太厚,这又怎能不让卫生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
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鼓舞着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艺工作者”为大概念不能与小概念“画家”并列。)
他的书籍里装满了书。有文艺书、历史书、政治书、画片、杂志等。(“文艺书”为大概念,不能与下面小概念并列。)
6、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配搭不当。
“好坏”、“高低”、“是否”、 “多少”这一类词兼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 这类词语只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视了加一方面, 就会造成判断不当的错误。例如:
能否做好教学工作, 决定于老师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前面“能否”为两个方面, 后面“有”只一个方面,不配搭。)
对科技人员强调专,是不是可以忽视他们的红呢? 还要不要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呢?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要不要”包含着两个方面, “是肯定的”只是一个方面,前后不配搭。)
7、条件关系用错,条件结果关系颠倒。
在复合判断中,有充分条件判断、必要条件判断、 充要必要条件判断、相容的和不相容的判断。在使用这些判断中, 要恰当运用,否则就会产生错误。例如:
只要刻苦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 “刻苦努力学习”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条件关系用错。)
陈小宇同学今天没来上课,一定是病了。 (没来上课的原因较多,不一定是病了判断条件不充足。)
只有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 实行责任制。
(条件和结果颠倒)
8、强加因果关系
一件事的产生,总是有它的前因后果。 如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那就是强加的。例如:
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并不一定是“重视了产品质量”, 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在前一阶段外语学习中,由于我重视了读、写练习, 因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九)复句常见的语病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
如果作者的想象超出了实有人物的行动,使事情过于夸大,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应把“平常”改为“就”。)
缺关联词语。例如:
他虽然是个工人,平常喜欢音乐,作曲很在行。 (应把“平常”前加“但是”)
错用、滥用关联词语。例如:
这本书初版已重印了好几次,因此最近又经过修订再版。(应把“因此”删去。)
关联词语位置不对,例如:
尽管天气如此变化多端,天池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 却清彻如镜。(应把“却”放在“天池”后。)
(十)歧义句
歧义就是一句话可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 歧义一般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的:
1、多义词引起歧义。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 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例如:
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可指颜色,也可指色情而言。)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可指“回忆”,也可指“打算、希望”。)
2、多音词引起歧义。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 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就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 例如:
这个人好说话。(“好”可读“hao4”,指爱好,喜欢; 也可读“hao3”是“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这人头发长得怪。(“长”可读“chang2”,指长度大;也可读“zhang3”是“生长”的意思。书面也有歧义。)
3、同音词引起歧义。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 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 (书面表达上没歧义)例如:
这是致癌物质。这是治癌物质。(“致、治”都“zhi4”听起来有不同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产品全部合格。产品全不合格。(“部、不”都读“bu4”,听起来意思正好相反。)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歧义。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 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89全国高考题:“我要炒肉丝”。(“炒肉丝”, 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炒肉丝”也可理解为是一菜名,是一个名词。)
咬死了猎人的狗。 (此短语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也可理解为偏正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
5、语义不明引起歧义。说话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例如: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加点短语可指章太炎所著的书,也可指章太炎所收藏的书。)
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可指医生,也可指病人。)
6、指代不明出现歧义。例如:
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 十分高兴。(“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 也可指李大伯。)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 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提着黑色提包”的可指“张原”,也可指“老人”。)
语序
1、 语序,是指各级语言单位在组合中的排列顺序如:
合成词、短语、单句、复句、句群等语言单位中组合单位的排列顺序。语序不同,语法关系、表达意义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例如:
①虚心一心虚。学生回答一回答学生。(词、短语的不同组合,语序不同,语法关系、意思就不同)。
②A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需要改革开放。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改革开放是他指出的。
(单句的不同组合,A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政策,b则强调“他”的作用。)
③A他品质很好,学习成绩也非常好。b他学习成绩非常好,品质也很好。(并列复句的不同组合,改变语序后意思基本不变。)
④A今天是星期天,你或者学习,或者帮助我做些家务。b今天是星期天,你或者帮助我做些家务,或者学习。(选择复句的不同组合、改变语序后意思基本不变。)
⑤A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质也好。b他不但品质好,而且学习也好。(递进关系复句的不同组合、语序变与不变都突出强调了后句。)
⑥A他虽然有病,们还是坚持学习。b他还坚持学习,虽然有病。(转折复句的不同组合,a突出强调了后句,b更突出强调了前句。)
⑦A你如果能克服这此缺点,学习是能够搞好的。b你学习是能够搞好的,如果克服了这些缺点。(假设复句的不同组合,a突出强调了后句,b更突出强调了前句。)
⑧A只有解决了水源,这个村的农业生产才能搞好。b这个村要想把农业生产搞好,只有解决水源(有条件复句的不同组合,a、b突出强调的都是条件的重要。)
⑨a、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按时到达岗位。b、他都按时到达岗位,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无条件复句的不同组合,A突出强调了后句,B更突出强调了A的后句。)
⑩A因为虫害严重,今年棉花减产了,B今年棉花减产了,是因为虫害严重,(因果复句的不同组合,A突出强调了后句,B句也强调了后句。)
⑾a小明非常聪明,老师一讲,他就懂。小钢比不上小明。B小钢比不上小明。小明聪明,老师一讲,他就懂。(句群的不同组合。句群突出强调的是中心句。各类句群组合关系不同,突出强调的中心句也不同。句群中句与句的关系与复句间分句的关系大同小异,分析时参照复句的分析,本题是解说句群,这样的句群一般把被解说的中心句放在句首,所以A突出强调的是“小朋聪明”,B突出强调的是“小钢比不上小明(聪明)。)
单句内各种句子的特殊次序,如主谓倒置、定语、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则分别突出强调了谓语、定语、状语、宾语。一般说来,前置或后置什么,就突出强调了什么。
2、选择语序的基本原则
①符合逻辑事理。一些词,短语、句子的意义往往有轻重、强弱、大小等差别,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这些现象反映到语言中,直接影响语言各组合部分语序。如下题:
把三个短语填入下边一句话的空格处,恰当的填法是:
A、促人猛省B、催人进取C、引人深思
这是一本好书,它能____________。
应按C、A、B顺序填写,因为这样的语序合乎逻辑事理。
②合乎语法习惯。如“制造”不能说“造制”。“东南西北”不说”北西南东”,“腰酸腿疼”不说“腿疼腰酸”等。
③根据表达需要。如前面讲到的一些语言单位的语序就是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采取了某种组合方式。
收起
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①由于滥用介词或“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负面作用倒是 不少。 例: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这两个句子中,实际上并非真正缺少主语,而是误将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之中了。只要把例1中的 “在"和“中"去掉,句...
全部展开
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①由于滥用介词或“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负面作用倒是 不少。 例: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这两个句子中,实际上并非真正缺少主语,而是误将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之中了。只要把例1中的 “在"和“中"去掉,句子就有主语了;例2中应删去“从”和“中”。并在“事实”前加一个“的”字,让“大量观测的事实”做主语。 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张文同志是位犯过错误的好同志,改正错误后,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公室主任。 例:(许厂长关怀我们,不让我们干重活)我们再三恳求,终于答应了,并且发给我们工作服,多么高兴啊! ·例1分句的主语都是“张文同志(他)”,第三分句主语不是承前省略“他”,因为他不能安排自己当主任,是暗中更换主语(上级领导)。应把暗中更换的主语写出来,在“安排”前加“被”。 ·例2第一分句主语是“我们",第二﹑三分句主语是许厂长“他”。最后一分句主语又是“我们”,造成主语残缺。"终于"前应加主语"他",”多么“前应加”我们“。 (2)谓语残缺 ①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残缺。 例: 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长四米、高二十米、宽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 目溪边。 ·例句的结构是:主语1+状语2+谓语2,可见前一分句没有出现被状语修饰的中心语,即谓语残缺。 可把“经过”提到句首,用“经过南堡人民一个冬天的苦战”作状语,让“一道……大坝”做句子的主语。 ②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词而造成的谓语残缺。 例:这些杂交高粱产量高,而且比外国进口的杂交高粱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受到了当地 农民的欢迎,推广面积越来越大。 ·第二分句缺少谓语动词,应该在“更高的”前面加上“具有”。 例:伟大思想家鲁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 ·主语的定语是个主谓短语,可是这个主谓短语却缺少谓语中心语,应该在介词短语“在《祝福》中" 之后添上"塑造”二字。 (3)宾语残缺 例:老陈严肃而诚恳的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 自己老了。” ·例句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一腔热血的”的后面加上“的人”。 (4)必要的修饰语残缺 例: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上“艰苦而有效的” 。 例:在这次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上“分别” 。 (5)关联词语残缺 例: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 例: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 ·加上“虽然……但是……” 。 例: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例:(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6)定语、状语残缺或不完整 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 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相当时间”一般是着某一个时间,并不表示一段时间。用“相当”作定语是不完整的,必须加一个 “长”,使“相当长(的)”作定语。
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例: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去掉“风格” 。 (2)谓语多余 例: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去掉“进行” 。 例: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去掉“打” 。 (3)宾语多余 例: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史记》的编写。 ·去掉“的编写” 。 例:今天,我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去掉“的地方” 。 (4)定语多余 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去掉“当前” 。 (5)状语多余 例: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去掉“可以” 。 例: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这些人。 ·去掉“在心里” 。 例: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呀,柿子呀…… ·去掉“到处” 。 (6)补语多余 例: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修改一些。 ·去掉“一些” 。 (7)可有可无 例: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去掉“的距离” 。 例: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去掉“离现在” 。 (8)误用“的”字 例: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 。 例: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到毁灭。 ·加上“的”,改为“历代的动乱”;去掉“的”,改为“气候潮湿”。
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3.两个定语先后语序不当 例: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前”后加“的” 。 (2)状语位置不当 1.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的”调至“发挥”前 。 2.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 例: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将“顺利地”与“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位置对调 。 例:李强把张卓不放在眼里。 ·把“不”调至“把张卓”前 。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范围+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6.带“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例:国家队的 一位 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优秀的 篮球 女 教练 。 ·领属性 数量 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 名词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 (4)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表时间或处所的 3.表范围的 4.表情态或程度的 5.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许多老师//昨天 在休息室里 都 热情地 同他 交谈。 ·时间 处所 范围 情态 对象 例: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 (5)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例: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前面 。 例: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把“不”放在“趁”前面 。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在全句之首;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例: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它同学。 ·把“她”放在“不但”前面 。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把“如果”放在“他”前面 。 (6)主客颠倒 例: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 例: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应该是“我对于数学” 。 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只能用在句子开头(在句中作定语); 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用于句首句中都可以。 (7)复句内顺序不当 例: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应是“树技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树影晃动起来”。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将“的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