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者的故事有哪些?就是一些采访时有趣的故事之类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13:36:24
名记者的故事有哪些?就是一些采访时有趣的故事之类的~
名记者的故事有哪些?
就是一些采访时有趣的故事之类的~
名记者的故事有哪些?就是一些采访时有趣的故事之类的~
柴静的故事 柴静在很小的时候就与播音结缘,那时候的她喜欢广播里传出的醉人的声音,常常听郑智化那深入灵魂深处的歌声.后来,柴静到长沙读大学,对广播的喜爱依然不减,最喜欢听音乐排行榜和谈心节目.后来她终于鼓起勇气,写信给湖南经济电台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尚能表达自己做主播的想法,她说:“可否帮我成就梦想?”这句话促使了这位名主持马上给柴静打了电话,让她去面试.七月份的长沙,天气酷热,柴静借用学校广播站录节目,录完以后,汗水把衣服全都浸透了.面试通过以后,柴静开心极了,她开始做她的第一个节目——《另一种声音》.
第一次坐到真正的演播室里,柴静没有恐惧和紧张,她觉得自己就属于这个地方.此后,她每天都会带一沓稿子和磁带去做节目,整个暑假她没有回家,留在了长沙做节目.那段日子,她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常常翻箱倒柜地凑足5毛钱,跑到楼下买一袋最便宜的方便面,计划着吃一整天.长沙很大很热闹,但是无亲无故的她却倍感孤独,每天都在过着同样的生活:骑着自行车去做节目,然后再骑车回来.即便如此,她仍然觉得很快乐、很安心.
抗战前夕,山西军阀阎锡山到江苏无锡游览。由于他鼓吹不抵抗政策,为时人民唾骂。于是,有人杜撰一上联,登在上海《大公报》上,征求下联。上联是: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此联奇巧,其中“锡山”、“无锡”重复出现,“锡山”既是人名,又是地名,两个“无锡”,前者指地名,后者讽喻,很长时间无人能对出下联,几乎成了绝对。
1942年,《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来到天长县...
全部展开
抗战前夕,山西军阀阎锡山到江苏无锡游览。由于他鼓吹不抵抗政策,为时人民唾骂。于是,有人杜撰一上联,登在上海《大公报》上,征求下联。上联是: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此联奇巧,其中“锡山”、“无锡”重复出现,“锡山”既是人名,又是地名,两个“无锡”,前者指地名,后者讽喻,很长时间无人能对出下联,几乎成了绝对。
1942年,《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来到天长县新四军驻地采访。他猛然想起数年前《大公报》上的征联,顿生灵感,随口对道: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下联中,同样以人名、地名入联,与上联相对,十分工整,可谓天衣无缝。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