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的作品要(全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5:55:56
肖复兴的作品要(全文)肖复兴的作品要(全文)肖复兴的作品要(全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

肖复兴的作品要(全文)
肖复兴的作品
要(全文)

肖复兴的作品要(全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当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 这个动词,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干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见一个初中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敞亮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活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染红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发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15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个夏天便长了.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继母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个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养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他*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荔枝
作者:肖复兴
我第一次吃荔枝,是 28 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我刚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家中只有孤零零的老母.站在荔枝摊前,脚挪( nu$ )不动步.那时,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 28 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 70 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上一斤.那时,我刚在郊区谋( m$u )上中学老师的职,衣袋里正有当月 42 元半的工资,硬邦邦的,鼓起几分胆气.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回到家,还没容我从书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 t2ng )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 b1 ),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 w1n )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 5 分或者 1 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这样一辈( b8i )子过来了.不知怎么搞的,我一时竟不敢掏出荔枝,生怕母亲骂我大手大脚,毕竟这是那一年里我买的最昂贵的东西了.
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 ch9 )一声笑了,筋脉( m4i )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 b1o )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 l$ng )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 tu% )帖( ti5 ).
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
母亲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刚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路,才又和我们阔别重逢.我感到慰藉( ji8 )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认为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 ch2ng ).如果荔枝晚几天上市,我迟几天才买,那该是何等的遗憾,会让我产生多少无法弥补的痛楚.
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孙子一部分.我忽略了身旁小馋( ch2n )猫的存在,他再不用熬( 2o )到 28 岁才能尝到荔枝,他还不懂得什么叫珍贵,什么叫舍不得,只知道想吃便张开嘴巴.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了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