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记时间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0:36:40
古代人是怎么记时间的
古代人是怎么记时间的
古代人是怎么记时间的
漫长的上古时代,没有“劳力士”,也没有“大笨钟”,更没有手机.于是看时间成了问题,好在古人和我们一样,也有眼睛,于是就看日头吧.
起初古人粗枝大叶地将一天分为两段:白天、黑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后来可能觉得这样的一天太短,于是又把一夜分为五更,形成了敲梆报时的习惯,由此附带解决了一大批中老年男人的就业问题,更夫成了三百六十行之一.不仅如此,许多城市建起了钟楼和鼓楼,用击钟、敲鼓向市民报时,又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还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GDP.至今,西方教堂里还有专人负责敲钟报时.
不知道过了多久,流量计时出现了,最古老的工具是泄水型漏壶.以滴水为计时,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叠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用来计时.这种方法比看日头高级了许多,可惜当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发明人都不知道是谁?
再后来出现了以沙代水的沙漏;以油灯耗油量多少来计时的灯钟;燃香的香篆钟……
虽然科技在进步,不过看日头文化还是被传承了下来.古人知道直立的标杆,影子长度会随太阳在天上的位置而变化,于是用以校正漏壶计时,不过遇到阴雨天就只好休息了.
汉代以前“日晷”又称“日规”,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计时器.日晷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来确定时辰,将时间照射出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时至今日,要看时间掏出手机就可以了.不过小孩肯定还是觉得古代的计时器更好玩一些,那么就去博物馆看看吧.(
1.干支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以下依此类推,亥时是现时的21点至23点.
《智取生辰纲》:“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
2.十二时段计时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依次类推.
《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
3.更点计时法
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
先说“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
《祝福》结尾段写道:“我被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炸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这“五更将近的时候”,就是将近早上5点钟的时候.
再说“点”.“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点”本来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颇似小铜钟.中间突起,两边有孔,孔可以穿上绳把“点”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
4.漏刻计时法
漏刻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漏”是盛水计时器具,一般用铜制.把一昼夜分一百份,每份即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课文中出现的“漏刻”时间词语已非本意,只要“更点”的代名词而已.
《谭嗣同》中“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这里“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现代常用的“刻不容缓”“一时三刻”等词语中的“刻”意思就更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