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布局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0:35:03
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布局资料
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布局资料
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布局资料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一、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三、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从这里也可知道,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这里着重欣赏宫殿建筑和园林艺术在:
一、宫殿
我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严,往往大兴土木,营建各种宫室殿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的阿房宫,就已达到惊人的规模.西汉初年修建的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汉高祖刘邦曾因见到这座宫殿建筑的奢华而动怒,主持这一工程规划的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这说明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也可以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工具.萧何的这个看法,使以后历代帝王更加重视都城和宫殿建筑.所以,秦汉以后,宫殿建筑始终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惜许多宫殿建筑都已成为遗迹.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首推北京的故宫.
整个故宫规模宏大,极为壮观.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故宫中的乾清门,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线.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前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嫔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而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例如,主要建筑除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此,在总体布局上,“三大殿”不仅占据了故宫中最主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2.5公顷,有力地衬托出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主脑.再加上太和殿又位于高8米分作三层的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使太和殿显得更加威严无比,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至于内廷及其它部分,由于它们从属于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故宫是最能体现建筑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持续性艺术的最好的例子.人们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故宫,穿过端门和午门时,两旁是一间间重复出现的朝房,再进去就是太和门和“三大殿”,这一系列建筑、特别是其中的三大殿仿佛是一部乐章中的一个重要乐段.然后又出现“后三宫”.它们是大同小异建筑的不断的重复,可说是又一个乐段,或者说是乐曲主题的“变奏”.而每一座宫殿的本身,也都是由许多构件形成的重复.至于东西两侧比较低矮的廊、庑、楼、门等建筑则犹如配合主调的伴奏.这样,人们漫步故宫中的感受,是在时间进程中对一系列连续的空间序列印象所产生的总和,这与乐曲的艺术效果是很相象的,所以,整个故宫,就象一部大型的、凝聚的乐章.
当然,整个故宫建筑由于是为体现帝王的政治权力而服务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严正而刻板的缺点,但是,从故宫建筑群的整个建筑艺术来说,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殊风格和杰出成就,是世界上优秀的建筑群之一.而这一杰作,从明代永乐年间创建后,五百余年中,不断重建、改建,动用的人力和物力是难以估计的,真可谓“穷天下之力奉一人”.所以,这宏伟壮丽的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古典园林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在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论述的古典园林就有十五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怡园、耦园、艺圃、环秀山庄、拥翠山庄、鹤园、畅园、壶园、残粒园、王洗马巷某宅庭院)其中,最为著名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江南其他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京地区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我们欣赏古典园林艺术的角度来讲,下面的一些造园艺术手法,是应当特别加以指出的.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
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