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什么方针?2 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再次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什么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19:18:53
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什么方针?2 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再次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什么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什么方针?
2 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再次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什么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什么方针?2 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再次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什么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方针
2、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A、“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领导秋收起义,周恩来、朱德领导南昌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中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1、毛泽东思想于2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在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显示其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全部展开
A、“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领导秋收起义,周恩来、朱德领导南昌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中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1、毛泽东思想于2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在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显示其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为主要标志,形成了科学体系。1935年的遵义会议,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排除了教条主义成分,认可了当时有决定性意义的毛泽东的战略,这是全党对毛泽东及其理论的第一次明确肯定。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几年中,全党对毛泽东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经过40年代初开始的延安整风,全党兴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热潮,使全党(特别是领导层和理论工作者)对毛泽东的理论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概括地说,就是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要以毛泽东创立的理论和策略为指导,才能取得胜利。
2、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写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7月8日发表于《解放日报》。这篇文章创造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文章说:“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文章对此作了如下论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是在与国外国内敌人的斗争中,同时又与共产党内部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生长、发展与成熟起来的”。“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现实,积蓄了中共二十二年的实际经验,经过了党内党外的曲折斗争而形成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结果。”
3、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国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
B、“文革”结束以后,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十一届三十全会以后,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改革,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新局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枣邓小平理沦。
①1978年11-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放下包袱,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提出把全党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
③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拨乱反正工作,经济特区。
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八十年代)
⑤中共十二大(1982)干部四化
⑥中共十三大(1987)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这一时期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
4、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的探索(1989――2002):
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①中共十四大(1992)(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②中共十五大(1997)
③中共十六大(2002)
④外交战线、民族问题和祖国统一问题
这一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十六大报告之P16)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
5、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教育全党牢记“两个务必”;
科学发展观;
惠农政策;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和谐社会;
学习型社会;
八荣八耻;
民生;
生态友好型;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或政策的比较
(1)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开放。
(3)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5)对外关系从革命外交转到和平外交,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联系。
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纵观现代史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体制僵化保守到全面改革;从闭关锁国以对外开放;从搞内部自然经济到搞开放的市场经济;从集权政治体制到民主政治体制;从轻视践踏科学与人才到渴求尊重知识与人才、科教兴国;从“战争与革命”理论到“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巨大转变。这种巨变以实事求是为指针,以改革生产关系为手段,以解放生产力为目的。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能急于求成。
(2)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建设道路要有本国特色。
(3)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6)中共三代领导人的探索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7)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道路是中国富强的根本途径。只有科教兴国,才能最终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