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7:51:00
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

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
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

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翻译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者令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宝玉.赵王同大将军廉颇及大臣们商量:要是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骗;要是不给呢,就怕秦军马上来攻打.怎么解决没有确定,想找一个能派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没能找到.宦者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派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为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阻拦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跟您交个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他了,所以想往他那里去.’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奔到燕国,燕国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派他出使很适宜.”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说:“秦王用十五座城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派为使臣?”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把宝璧给妻妾和左右侍从传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给赵国抵偿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红斑,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站定,身体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是不能得到的.’商议的结果不想把宝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收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主管的官员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此事,毕竟不可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请相如住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大典,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从小路已到赵国了.况且秦强赵弱,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宝璧送来.如今凭您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之罪应被诛杀,我情愿下油锅被烹,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侍从有人要把相如拉下去,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接见相如,完成了大礼让他回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身为使臣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为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侍从们想要杀相如,相如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当时秦王不大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秦王直到酒宴结束,始终也未能压倒赵国.赵国原来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秦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带兵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凭着勇气在各诸侯国中出了名。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领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

全部展开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带兵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凭着勇气在各诸侯国中出了名。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领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到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和大将军廉颇等众大臣商议:想把璧给秦国,秦国的城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受欺骗;想要不给,又担心秦兵来攻打。对策没有确定,想找个能派遣去答复秦国的人,也还没有得到。

宦官头领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凭什么知道他可以?”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了罪,私下打算逃亡投奔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劝阻我说:‘您凭什么了解燕王?’我告诉他说,我曾跟大王隹边境上同燕王相会,燕王背地里握着我的手说,‘希望我们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想到那里去。相如对我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同您结交。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奔到燕国去,燕国害怕赵国,在这种形势下必然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啦。您不如赤膊伏在斧质上请求治罪,就侥幸能够免罪了’。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大王也就赦免了我。因此,我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于是赵王召见,问蔺相如说:“秦王用十五座城请求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相如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不可不答应。”赵王说:“如果拿了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相如说:“秦国拿城来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把城给赵国,理亏在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可以派谁去秦国呢?”相如说:“大王如果硬是没有适当的人,我愿意捧着璧前往出使,城划入了赵国。璧就留在秦国;城没有划入赵国,我一定把璧完整地送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相如捧着璧向西进入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相如,相如捧着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递给嫔妃和身边侍从们观看,大家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意思把城酬报赵国;于是上前说:“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还绐他,相如于是拿着璧后退几步站着,靠着廷柱,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动了帽子,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璧,派人送信到赵王那里,赵王把众大臣全都召来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来求璧,酬报的城恐怕不能得到。’大家商议不打算把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之间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触伤强大秦国的感情,不可以。于是赵王就斋戒了五天,叫我捧着璧,在朝堂上行叩拜大礼,送出国书。为什么这样呢?为的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望,表示我们的敬意啊。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了璧,把它传递给嫔妃来戏弄我。我看到大王没有意思酬报赵王城邑,所以我又取回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同璧一齐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拿着他的璧,斜视着柱子,要把璧向柱子上撞。秦王担心他撞破了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这样,并召来管版图的官员察看地图,指明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给与赵国。

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是使用欺诈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上不能得到,于是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该斋戒五天,在朝堂上设九宾的礼仪,我才敢献上璧。”秦王估计情况,终究不能强抢,便答应斋戒五天,安排相如住在广成宾馆。

相如估计秦王即使斋戒了,也必定会违背信约,不把城酬报赵国,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布便衣,怀里藏着那块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引见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缪公以来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一个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因此派人拿着璧回去,已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者到赵国,赵国就立刻捧着璧送来了。现在凭着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敢留着璧来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滚汤烹煮的极刑。希望大王与大臣们仔细商量这事!”

秦王和众大臣面面相觑地苦笑着。左右的侍从有的要拉相如离开(去处死),秦王于是就说:“现在杀了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会断绝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负我们秦国吗?”终于,在朝堂上接见相如,完成了接见的礼节,送他回国去。

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能不被诸侯侮辱,便任命相如做上大夫。

秦国也不把城给赵国,赵国也终归不给秦国和氏璧。

那以后,秦国攻打赵国,攻下了石城。第二年又进攻赵国,杀了两万人。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要与赵王联欢,在西河之外的渑池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与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就显得赵国软弱而且怯懦。”赵王于是就走了,相如跟从着。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告别说:“大王这一去,估计路上的行程以及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过了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的念头。”赵王答应了他,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秦王喝酒喝到高兴的时候,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爱音乐,请弹弹瑟吧。”赵王弹了瑟。秦国的御史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相会饮酒,命令赵王弹瑟。”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上盆缶给秦王,以此来互相娱乐。”秦王很生气,不答应,于是相如走上前去献上缶,就势跪下请求秦王敲打。秦王不肯敲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相如能够把脖颈里的鲜血溅在大王身上!刀秦王的侍从想要用刀杀相如,相如瞪着眼睛呵斥左右侍从们倒退下去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给他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召唤赵国的御史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给赵王敲缶。”秦国的众大臣嚷道:“请让我们拿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祝寿!”蔺相如也说:“请让我拿秦国的咸阳给赵王献礼祝寿!”

秦王直到酒宴完毕,始终不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也大规模地部署军队来防备秦国,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之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因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可是蔺相如只凭口舌立了点功,位次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替他做下手!”他扬言说:“我碰见相如,一定要海辱他一番!”相如听了,不肯同他会面。每当上朝时,常常推托有病,不想同廉颇争位次的上下。过了些时候,相如出门,远远望见廉颇,就调转车头回避。

于是相如的门客一齐劝谏说:“我们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只是由于仰慕您的崇高品德啊。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恶言恶语,您却害怕他躲着他,恐惧得太过分了。即使平庸的人,尚且对此感到羞耻,何况将相呢?我们不中用,请让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道:“你们看廉将军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都说:“廉将军不如秦王。”相如说:“凭秦王那样的威风,可我相如却在朝堂上呵斥他,侮辱他的群臣。相如虽然愚劣无能,难道单怕廉将军吗?只是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出兵攻打赵国,只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只老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

廉颇听到这话,便打着赤膊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个鄙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竟到这等地步啊!”

终于彼此和好,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收起

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他的职位却  在我之上。再说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齐规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

全部展开

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他的职位却  在我之上。再说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齐规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节义啊。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廉颇听到这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两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

收起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文言里判断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边表提顿,“也”用在谓语后边表判断。○先介绍廉颇。 赵惠文王十六年, 即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 廉颇为赵将,伐齐, 为:做,担任。伐:攻打。大破之,取阳晋,阳晋:本卫邑,后属齐,在今山东省郓(yùn)城县西。○战功显赫。 拜为上卿, 拜:古时授予官职叫“拜”。这里用于被动意义,是“被任命”...

全部展开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文言里判断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边表提顿,“也”用在谓语后边表判断。○先介绍廉颇。 赵惠文王十六年, 即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 廉颇为赵将,伐齐, 为:做,担任。伐:攻打。大破之,取阳晋,阳晋:本卫邑,后属齐,在今山东省郓(yùn)城县西。○战功显赫。 拜为上卿, 拜:古时授予官职叫“拜”。这里用于被动意义,是“被任命”的意思。上卿:战国时代最高的官阶。○地位极尊。 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介词,凭,靠。闻:闻名,出名。○威名远扬。

蔺相如者,赵人也。 ○次介绍相如。平凡得很。“赵人”与“良将刀相对,一贵一贱,对比鲜明。 为赵宦(huàn)者令缪(miào)贤舍人。 宦者令:官名,宦官的头领。令,长官。舍人:门客。战国时,贵族家里常养着一些门客。○地位低微。“舍人”与“上卿”相对,一尊一卑,十分鲜明。

概略介绍廉、蔺身世。即点明题意,引出人物,总领全文,天为后文写廉、蔺矛盾伏下引线。

赵惠文王时, ○点明时间。 得楚和氏璧(bì)。 和氏璧:楚国人卞(biàn)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而成璧。壁,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 秦昭王闻之, 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公元前30年~前251年在位。之:代词,指代赵惠文王得楚和氏壁一事。 使人遗(wèi)赵王书, 遗:送给。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以:介词,用。易:交换。○以城易壁,纯属骗局。交代故事起因。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诸:各位,众。谋:计议,商量。 欲予秦, 予:给。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地受骗。徒:副词,白白地。见:助动词,用于动词前表被动。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即:就。患:担忧。秦兵之来:主谓短语作“患力的宾语,“之”用在短语的主谓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求:寻找。可使报秦者: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使。派遣。报,答复。○进退两难,一筹莫展,揭示秦赵矛盾尖锐及赵之大臣畏秦之甚。为相如出场铺垫。

宦者令缪贤日:“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臣。古人表示卑谦的自称。○“可使”二字,如奇峰突起。 王问:“何以知之?” 何以:凭什么。介宾短语作状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以“问黟带出下文,补叙前情,从侧面勾画蔺的轮廓。 对曰: 对: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臣尝有罪, 尝:副词,曾经。 窃计欲亡走燕。 窃计:私下打算。窃,表示谦敬的副词。亡:逃亡。走:跑,此处有投奔之意。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止:阻止。 ‘君何以知燕王?’ 君:对人的敬称。知:了解。○发问令人深思。 臣语(yǔ)日, 语:告诉。 臣尝从大(dài)王与燕王会境上, 大王:对国君的尊称。

燕王私握臣手曰, 私:秘密地,暗暗地‘愿结友’,结友:交朋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只看现象。 相如谓臣日:‘夫(fú)赵强而蒸弱, 夫:助词,用在全旬之首,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而君幸于赵王, 而:表顺承。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 故燕王欲结于君。 故。连词,因此,所以。结于君:同您结交。○透过现象,视其实质。 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副词,却。亡赵。从赵国逃亡。走燕:跑到燕国去。“赵”和“燕”都是补语。○与“幸于赵王”对照,处境迥异。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其势。作状语,照那种形势看来。 而束君归赵矣。 束:捆绑。归:送回。○看发展,预见后果,不堪设想。 君不如肉袒(tǎn)伏斧质请罪, 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服罪请求就刑。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肩膊。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斧,铡刀。质,同“锧”,铁砧(zhēn),刑具的底座。则幸得脱矣。则:连词,就。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幸,副词,侥幸。脱,免罪,免祸。○与“欲亡走燕”对比鲜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幸:这个“幸”是表敬副词,不需对译。○果是好计,预见何其正确。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以为:认为。其人:那个人。其,指示代词,那。“其人勇士”是个判断旬形式的主谓短语。○“勇”、“智”二字,贯彻全篇。 宜可使。” 宜:应该。○极力推荐,可担重任。

以上一段插叙,先声夺人,初显其智勇双全,才识不凡。下分三个场面对蔺相如进行正面刻画。

于是王召见, ○紧承上文“可使”。 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寡人:意谓寡德之人,为古代帝王、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可予不(fǒu)?” 不:同“否”。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许:答应。○审时度势,结论明确肯定。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nài)何?” 奈何:怎么办。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曲:理曲,理亏。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 比较这两个对策。均,权衡,比较。之,这,代词。 宁许以负秦曲。 宁:宁可,宁肯,副词。负秦曲:使秦负曲。负,担负,承担。○权衡利弊,明快决断。与上文群臣谋而不决,形成鲜明对照。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 必:副词,果真。○与前文“未得”相应。 臣愿奉璧往使。 奉:两手捧着。往使:前往出使。○自告奋勇,挺身而出,敢担重任,胆识过人。与前文群臣畏秦之甚亦对照鲜明。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请:表敬副词。完璧归赵:把璧完整地送回赵国。完,完整,此处有原封不动的意思。○果敢坚决,显示蔺相如的智勇,也暗示其入秦必有一场激烈斗争,并为“完璧归赵”的结局设伏。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于是:承接连词。遂:副词就。西: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奉璧使秦。过渡,收结上文,开启下文。

以上写相如对策和接受出使。是“完璧归赵”故事的第一个场面。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章台:台观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故城西南角。章台不是正式接见外宾的地方。在此接见相如,表示对赵国使者的轻视。 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呈献。○献璧过程一笔带过。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以:连词,连接“传”和“示”两个动词,表顺接,可不译。示:给……看。美人:指妃嫔。左右:指身边的侍从人员。 左右皆呼万岁。 万岁:永远存在之意,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自以为骗局得逞,故如此得意忘形。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偿:酬报。“赵城”是双宾语。 乃前曰: 乃:副词,就,表动作先后相承。前:上前,动词。 “璧有瑕xiá), 瑕:玉上的斑点,疵病。 请指示王。” 指示王:指出来给王看。“指”、“示”是两个词,和现代汉语里作为一个词的“指示”不同。 王授璧。 授:交给。○当机立断,巧设托辞,从容收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连词,于是,表承接上文。却:后退。倚柱,怒发上冲冠,因愤怒而竖起的头发向上冲动了帽子。○如山洪暴发,飓风骤起,以极度夸张之笔,将蔺相如大义凛然、怒不可遏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xī)召群臣议, 悉:全部。 皆曰:‘秦贪,负其强 负:凭借,倚仗。其:它的。 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托辞委婉,揭暴其奸诈阴谋。 议不欲予秦璧。 予:给予。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布衣之交: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布衣,平民,古代平民只穿麻布、葛布,因以代指平民。尚:副词,尚且。 况大国乎? 况:连词,何况。○旁敲侧击,刺其言而无信。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且:连词,而且。表意思上的更进一层。逆强秦之欢:触伤强大秦国对我们的感情。逆,违背,触犯。欢,欢心。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乃:副词,就。斋戒:古人在祭祀或举行隆重典礼之前,必须沐浴更衣,独宿,清心洁身,以表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拜送书:叩头跪拜,送出国书。书,指答复秦国的信。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陈说赵王送璧礼仪之隆重,态度之友好,心意之真诚,娓娓动听。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修敬:表示敬意。修:整饰,此处有“加强”之意。○为下文指责秦的轻慢无礼作反衬,也为设缓兵之计做好准备。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guàn), 列观:一般的宫殿(不是正殿),指章台。观,建筑物的一种。礼节甚倨(jù),倨:傲慢。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之:代词,指代璧。以:连词,可译为“来”。○处处与赵的“敬重”对照,慨然以严词相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yì), 邑:泛指一般城市。 故臣复取璧。 复:副词,又。○直截了当戳穿骗局,明收回宝璧有理。 大王必欲急臣, 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急臣”,使臣急,可译为“逼迫我”。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俱:一同,一起。○表示决心同归于尽,严正不可侵凌。

相如持其璧睨(nì)柱, 其:他的。睨:斜视。欲以击柱。以:介词,把。后省宾语“之”。○看穿秦王贪璧而恐璧破之心,故作破璧之态,进行胁迫,智勇可见。“睨”字颇传其神。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其:他,指代蔺相如。乃:副词,就。辞谢:婉言道歉。 固请, 坚决请求相如不要以璧击柱。固:副词,坚决。○见其窘迫之状,果为相如智勇所屈。 召有司案图,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案图:察看地图。案,同“按”,审察。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从此以往:从这里(数)过去。都:城。○装模作样,图上偿城,仍是骗局。

相如度(duó)秦王特以诈佯(yáng)为予赵城, 度:估计。特:副词,仅仅,只不过。以诈:用欺骗手段。佯:假装。实不可得。○心有成算,不存侥幸之心,不为假相所骗。 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共传:共同传诵,即公认之意。 赵王恐,不敢不献。 ○迎合其“大国之威”的虚荣心理。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以此作为进逼秦王之由。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宜:副词,应该。 设九宾于廷, 九宾:也称九仪,古时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依次传呼,接引来宾上殿。宾:同“傧”,赞礼官。 臣乃敢上壁。” 乃:才。○回应前文,极似郑重其事,实为争取时间,智设缓兵之计。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 终:副词,终究,到底。强:使用强力,作状语。 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zhuán)舍。 遂:副词,便,就。舍:安置住宿,动词。广成传舍:宾馆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即宾馆。○秦王强忍一时之气,想再行哄骗。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决:副词,必定。负:违背。 乃使其从者衣(yì)褐(hè), 衣褐: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说化装成老百姓。衣:穿,动词。 怀其鐾, 怀:怀藏,动词。其:那。 从径道亡, 径道:便道,小路。亡:逃跑。 归璧于赵。 归璧:使璧归,把璧送回。归,使动用法。○思虑细致,施计周密,智勇亦见。照应前文“臣请完璧归赵”旬。

以上写相如一上秦廷,获得初步胜利,是他同秦王展开激烈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接引,延请。○前倨后恭,希望得璧。 相如至, ○璧已归赵,空手前来。 谓秦王日:“秦自缪(mù)公以来二十余君,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缪:同“穆”。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者:坚守信约的人。“坚”、“明”都作动词用,坚守、恪守之意。约束:盟约,誓约,名词。○先发制人,数落其历代祖宗言而无信——确凿的历史依据。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诚:副词,实在。见欺于王:被大王所欺骗。见……于……,表被动的格式。负:辜负,对不起。○揭露其欺骗阴谋——充足的现实理由。 故令人持璧归,间(jiàn)至赵矣。 间:问道,偏僻的小路。名词用作状语,从小路。○持璧而归有理。 且秦强而赵弱, ○“且”字一转,另作文章。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一介之使:一个使者。介:相当于“个”,含有轻贱、微小的意味。 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以:介词,凭。岂:副词,难道,哪里。○相激之辞,在情在理;反诘之旬,理直气壮。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当诛:应当处死。臣请就汤镬(huó)。就汤镬:受汤镬之刑。汤镬:烹刑,古代酷刑之一,用滚汤(开水)烹煮犯死罪的人。就:接近赴。镬:无足大鼎(大锅)。○视死如归,不畏强暴。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的语气。孰:同“熟”,仔细。○提议秦王深思,暗示杀使者并非上策。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xī)。 嘻:苦笑声,这里用作动词,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大出意料,啼笑皆非,其狼狈窘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且对描绘相如形象收反衬之效。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或:有的人,代词。引相如去:拉着相如离开朝堂去处死。引,牵,拉。去:离开。 秦王因曰: 因:连词,于是,就。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介词,后省宾语“此”。趁此,就此。厚遇之:优厚地款待他。遇,招待。 使归赵。 使(之)归赵。兼语省。○权衡利弊,只好顺水推舟。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yé)?” 岂:难道,哪里。以:介词,因。邪:同“耶”,吗。 卒廷见相如, 卒:终于。廷见:在朝廷上接见。廷,名词用作状语。 毕礼而归之。 毕礼:完成接见的礼节。归之:让他回去,“归”属使动用法。○貌似宽怀大度,实有难言苦衷。点明相如出使秦国胜利而归。

以上写相如二上秦廷,面斥秦王,全胜而归,是他同秦国君臣展开激烈斗争的第二个回合。

相如既归, 既:副词,已经。 赵王以为贤大夫, 以为:以(之)为,认为(他)是。以,动词,认为。兼语省。贤大夫:贤明的大夫。 使不辱于诸侯, 使:出使。不辱于诸侯:不蒙受诸侯国的侮辱。 拜相如为上大夫。 上大夫:官名,大夫中的最高官阶,地位仅次子卿。

秦亦不以城予赵, ○以城易璧,本是骗局。 赵亦终不予秦壁。 ○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打击了强秦的气焰。回应前夕“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句。

以上。是“完璧归赵”故事的结局。

写相如出使至秦,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的故事。表现了他智勇双全,不畏强暴的性格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其后秦伐赵, 其后:那以后,指完璧归赵之后,即赵惠文王十八年,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1)。 拔石城。 拔:攻下。石城:在今河南省林县西南。○“其后”二字,承上启下,点明时间,揭示前后两件事的内在联系。行文紧凑。 明年复攻赵, 明年:第二年。复:副词,又。杀二万人。○杀人掠地,连续进攻,骄横一时,不可一世。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使使者:派遣使者。 欲与王为好, 为好:联欢。 会于西河外渑(miǎn)池。 西河:在今陕西省渭南地区一带,地处黄河以西,这一段黄河古称“西河”,地因此得名。西河在函谷关以西,也就是关中。渑池在函谷关以东,所以称为“西河外”。渑池,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居心叵测,名为“为好”,实是借武力开畏外交攻势,乘两次伐赵获胜之余威,以胁迫其投降,不从战而胜之。赵要与会抗争,委实相当困难。以上写渑池会的特定历史背景及其实质。下分会前、会上、会后三个层次展开故事,情节。 赵王畏秦,欲毋(wù)行。 毋:否定副词,不。○处于战败国地位,不敢赴会,足见形势险恶之极。 廉颇蔺相如计曰: 计:商量,谋划。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示:表示,显得。且:连词,表并列关系,而且。○互相团结,共商国策,维护国家尊严,决不屈服示弱,见识卓越。 赵王遂行。 遂:副词,于是,就。相如从。 廉颤送至境, ○从者是外交老手,与会准备殊死斗争;送者是坚强军事后盾,严阵以待,做好战斗准备。二人思虑周密,安排妥善。 与王诀(jué)曰: 诀:告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此处有准备不再相见的彦味,因为赵王与会,很可能会遭到秦王的暗算。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道里:路程。会遇之礼:指秦赵两君见面会谈的礼节。 还,不过三十日。 过:超过。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则:连词,那么,就。请:表敬副词,相当于“请允许我”。 以绝秦望。 绝秦望:断绝秦国以扣留赵王进行要挟的念头。○从最坏处着想,做好充分准备,以粉碎秦“挟王图赵”的阴谋,见二人公忠体国,深谋远虑。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过渡。收上文,启下文。以上写会前计议。

秦王饮酒酣(hān), 酣:酣畅,痛决。○面对战败者,得意之情油然而生。一个“酣”字,用得精妙无比,将其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描摹毕肖。 曰:“寡人窃闻赵王好(hào)音, 好音:喜欢音乐。 请奏瑟。” 奏瑟(sè):弹瑟。奏:弹奏。瑟,形状象琴,身较琴长大,通常配用25弦。○倚仗强势,乘着酒兴,蓄意进行侮辱。 赵王鼓瑟。 鼓:弹奏,动词。 秦御史前书曰: 御史:战国时掌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的史官。前:用作动词,上前。书:写。 “某年月日, 某:此处指代失传或不明确说出的时间。 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故意写入史册,还用一“令”字,俨然以征服者自居,侮辱更为明目张胆。“为好”之实质,昭然若揭。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善为秦声: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 请奉盆缻(fǒu)秦王, 意谓请允许我献盆缻给秦王。亦即请秦王击盆缻为乐。奉:献。缻:同“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歌唱时,常敲盆缻作为节拍。以相娱乐。”○以牙还牙,进行反击。 秦王怒,不许。 ○恃强而怒。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前:上前。进:进献。因:介词,趁(势)。请:请求。○不畏其怒,进一步相逼。 秦王不肯击缻。 ○有恃无恐。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请:表敬副词,无需对译。得:助动词,可以,能够。以颈血溅大王:拿我头颈里的血溅在大王的身上,意谓要同秦王拼命。发出严重警告,态度强硬,勇不可挡,威势慑人。再逼进一步。 左右欲刃相如, 刃:刀锋,用如动词,用刀杀。 相如张目叱(chī)之, 张目:瞪大眼睛。叱:大声呵斥。○舍生忘死,威武不屈,睥睨强权,气概豪迈。 左右皆靡(mí)。 靡:倒退。○反衬相如之勇。 于是秦王不怿(yì), 怿:高兴。 为一击缻。 替赵王敲了一下缻。为:介词,后省宾语“之”。○紧紧相逼之下,不得不“一击”,终为相如大勇所屈。赵反击胜利。至此,秦王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而又无可奈何之情状,灼然可见。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顾:回头。○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长弱赵之志气,大灭强秦之威风。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为秦王寿:给秦王献礼祝寿。寿,向人进酒或献礼,同时表示祝人长寿。○恃强讹诈,无理挑衅,波澜又起,声势吓人。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 咸阳:秦国的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大智大勇,力挽狂澜。以上写赴会时的斗争。

秦王竟酒, 竟酒:终席,酒筵完毕。竟,本义为奏乐完毕,引申为完,此处为结束、终止之意。 终不能加胜于赵。 加胜于赵:直译是“把胜利加在赵国身上”,即胜过赵国,占赵国的上风。○秦恃强胁迫,不战而胜的如意算盘,被蔺彻底挫败。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盛设兵:大规模部署军队。盛,多。作状语。○一面在外交上作殊死斗争,一面以武力作坚强后盾;与前文廉颇送赵王至境相呼应。 秦不敢动。 ○秦会后不敢出兵犯赵,揭示廉、蔺团结合作的胜利,突出了中心思想,又为后文“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作了伏笔。以上写斗争胜利,会后结局。

写渑池之会,相如迫使秦王击缻的故事,挫败了秦王恃强胁赵的阴谋,表现了他惊人的机智和超人的勇敢。

既罢, 指渑池之会结束以后。既:已经。罢,完毕。 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以:因为,连词,连接分句。拜为上卿:拜(他)为上卿。兼语省略。右:上。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论功行赏,官阶再次擢升,由卑而尊,由贱而贵,地位大变,并特别点明“位在廉颇之右”,以此交代了矛盾的根由和故事的起因。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野战:在原野作战。野,名词作状语,而:表转折,可是。徒以口舌为劳:只凭言辞立下功劳。口舌,指言辞。徒:副词,只。以:介词,凭。 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 而:表转折,却,可是。且:连词,表进一层,而且,再说。素贱人:本来是卑贱的人,指相如出身于宦者令的舍人。素,副词,向来,本来。 吾羞,不忍为之下!” 忍:容忍,甘心。为之下:替他当下手。这是双宾语结构。○居功自骄,唯我独尊,计较名位,气量狭窄,因忌恨而愤愤不平。 宣言曰: 宣言:扬言。 “我见相如,必辱之。” ○意气争胜,不顾一切,使关系紧张,团结垂危,矛盾尖锐,一触即发。 相如闻,不肯与会。 与会:即与之会,同他会面。介词“与”后省宾语。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称病:推托有病。 不欲与廉颇争列。 争列:争位次的上下。列,位次。 已而相如出, 已而:副词,过了些时候。 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nì)。 引车避匿:调转车子,回避不见。避匿,躲避,此指避道,别路。○一再避让,同与秦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恰成鲜明对比,见其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宽人的高怀雅量。以上写廉颇争胜,相如退让。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jiàn): 相与:一齐,共同。谏:下对上的直言劝说。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所以……者:“所”字短语,……的原因。去:离开。亲戚:秦汉以前指父母,兄弟等:事:侍奉。 徒慕君之高义也。 徒:副词,只,不过。高义:高尚的品德。 今君与廉颇同列, 同列:同位,职位相同。廉、蔺同为上卿,所以称“同列”。 廉君宣恶言,而看畏匿之,恐惧殊甚。 宣:宣扬,散布。殊甚:太过分。殊,很,极。甚,过分。 且庸人尚羞之, 且:助词,与下面的“况”相应。庸人尚羞之: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羞之,以之为羞。羞,属意动用法。之,指相如竭力躲避廉颇的做法。 况于将相乎! 况于:用法同“况”。臣等不肖(xiào),不肖:无能,不才,不中用。 请辞去。” ○以“庸人”与“将相”对举,更显其“高义”;以舍人之一般见识,烘衬出相如胸怀之博大。 蔺相如固止之, 固:副词,坚决。 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公:对人的敬称。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强调谓语的作用。孰与秦王: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孰与:动词性结构,相当于“与……相比哪个……”、“与……比起来怎么样”。○明知故问,循循善诱。 曰:“不若也。” 不若:不如,不及。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夫:句首语助词。廷,名词用作状语,在朝廷上。相如虽驽(nú),驽:劣马,比喻才能低劣。 独畏廉将军哉? 独:岂,难道,副词,表示反诘语气。○可见忍让不是由于畏惧。反诘有力,令人深思。 顾吾念之, 顾:连词,只是,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加兵:施加武力,即进攻。于:对。○“顾”。字意转一面,揭示“两人”团结合作之重要。与前文“秦不敢动”句相应。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其势:作状语,在那种形势下。不俱生:不能都活下来,是说必有一死。○互相火并,后果不堪设想,揭示“两人”分裂内讧之危害。设喻切贴,寓意深刻。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为此:作这样的退让。以:由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把国家的急事放在前头,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头。先、后,都用如动词。○结语点出其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襟怀,直接说明了避让的原因,也揭示出斗胆斗秦、大智大勇的思想基础?以及后来廉颇能勇于改过的根本原因,有力地突出了中心思想。以上写相如深明大义,劝说舍人。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意谓解衣露膊,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负,背着。荆,灌木名,古代常用它的枝条做成刑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介词,通过,经由。宾客:指门客。谢:道歉,请罪。○翻然醒悟,公开认错,勇于改过,老将憨厚坦率的本色,委实可爱。 曰:“鄙贱之人, 鄙贱:鄙陋卑贱。鄙,粗俗,见识浅薄。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将军:当时的上卿职兼将相,故对相如也称将军。宽之:宽容我。“之”在对话中指代说话者自己。至此:到这样的地步。○一是自谦自责,一是赞美备至;短短数语,情真意切。

卒相与欢,为刎(wǔn)颈之交。 卒:副词,终于。为:成为。刎颈之交:誓同生死的朋友。刎颈:割。脖子。指彼此为对方牺牲。○前隙尽释,言归于好。作者不胜庆幸和赞颂之情,寄寓于字里行间。以上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交欢。

写廉颇争胜,相如退让,最后促成将相交欢的故事,表现了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