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这一理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6:15:45
如何理解“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这一理论?
如何理解“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这一理论?
如何理解“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这一理论?
(1)请先说明理论出处,并澄清“形式-内容”“主观-客观”在此问题中的含义.(另外,你自己是怎么理解“形式-内容”“主观-客观”的呢?我的意思是,你会想到哪些具体例子呢?)
由于问题中的术语“形式-内容”“主观-客观”乃至“意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用法的含义,倘若界定不清,就会如“海瑞两千”所展示的的那样,变成怎样说都可以的诡辩结论.
(2)按照2170422童鞋的解释:“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是意识的形式,“客观世界”是意识的内容,总结得很简洁.虽然“反映论”相对而言是一种幼稚的理论,在理论上有很多困难,并且哲学界很少有人持有这种立场;不过大家都会承认,意识有其对象,不论是传统上说“反映”,还是现代说的“表征”,还是“构造”,还是“指涉”,这些立场都承认意识有其对象,只是在这对象是什么、意识与其对象的关系如何上面有不同的看法.
照这个思路,我说一说我对句中“形式-内容”的同情的理解,
首先做一类比:
张三说:“雪是白的”
“雪是白的”这句话是描述了世界中一个事实,“描述”是它的形式,它所描述的事实是它的内容.
这两个例子(意识和语言)中的“形式-内容”显然和一篇文章的“形式-内容”(那是指结构和内容)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为那种“形式-内容”的意义渗透,下面我一律采用“行为-对象”或者“能-所”这种更加专门的术语.
通常,从一个意识活动中至少可以识别出两个要素.一个是意识行为(的类型)、一个是意识的对象(这也就是我说的“行为-对象”)——有时还要加上第三个要素,即意识的官能.比如,就“我看天空”这个意识活动而言,其行为类型就是“看”,其对象就是“天空”.佛教唯识学中亦有“能见”、“所见”之分:“所见”即是见的对象,“能见”是见的官能,即眼睛(关于能见,我说的不一定正确).
因此,有各种【意识行为】,如看、听、嗅、品尝、触摸;有其对应的【官能】,眼、耳、鼻、舌、身;有其对应的【意识对象】,色、香、声、味、触.
应用到语言上,亦有“能指”“所指”之分,能指即是词句的物理部分(比如说出的声音、纸上的笔画),所指则是词句的意义.
但是,“行为”如何就是主观的?行为的对象如何就是客观的呢?我对你问题中的说法,以及“主观-客观”的用法非常不解,也无法赞同.
如果用“主体-客体”(注意:是主客【体】,不是主客【观】)这一区分,那么我还能接受,意识活动的“行为-对象”结构也可以说成是意识的主客体两极结构.不过这也仅仅是相对这一个意识行为来说的.所谓主体,是一个能动性的自为的存在者,ta能看,能听,能思,能想.但ta同样可能成为其他意识行为的对象:张三看天空,李四看张三.
如果用“主观-客观”,我对这对术语的理解仅仅等同于“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于是,不能够说某个东西本身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而必须说,某个东西(可以是实体[包括大脑]、属性、行为[包括意识行为]、事件等等)对于我(或者张三)来说是主观的(或者客观的).说得更加学术一点:
x对于y是主观的 等价于 y具有对x的第一人称通达.
x对于y是客观的 等价于 y具有对x的第三人称通达.
注意到,两者并不一定对立:一个东西对某个人来说可以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也就是既有第一人称通达,又有第三人称通达.比如就我的身体而言,我对我的身体既能从“内部”通达(有所谓的“本体知觉”);也有“外部”通达,你可以看到你的身体,听别人谈论你的身体,从镜子或视频里看你的身体,以第三人称视角回忆你的身体等等,这些都是或包含第三人称通达方式.
所以,凭什么说意识行为就是主观的?就如,在“说话行为-所说事情”这一结构中,凭什么说张三说话这一行为就是主观的,而所说的事情就是客观的?张三说话在李四(甚至在张三本人)看来也是一件发生在世界中的事件啊,同样可以是客观的.同理,张三的意识行为也发生在世界中(如果你们认可唯物主义的话),那么同样可以从第三人称角度来看,比如对于李四来说,张三的意识就是客观的而且也仅仅是客观的,因为李四对张三的意识仅有第三人称通达、而没有第一人称通达.
【小结】
问题中的“形式-内容”虽然在日常用语中有其意义,但用在意识上不知所云,只好猜测为(或者不如说是替换为)“行为-对象”这个两极结构.而“主观-客观”虽然来自哲学,但其含义早已被日常用语弄得面目全非.如果按照较为规范的哲学用法来使用“主观-客观”的话(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视角),那么问题中的“主观-客观”的用法就犯了范畴错误,导致整句话没有恰当的融贯的含义(就如同说,“紫色的叫声是香的”)
意识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就是形式,"客观世界"就是内容
不知这句话是哪位哲学家说的,我觉得很有价值。
意识坦白地说,也是客观存在的能量流动,这种能量流动也不以你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也就说,意识不以你的意识为转移,他是客观存在的。
不信,你静静地坐在一个地方,所有的意识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看似有个主导者,其实没有,他就像流水一样,时而平静、时而凶猛。
意识,被说成是某某人的意识,其实不过那些意识流在那个人的心上显现而已...
全部展开
不知这句话是哪位哲学家说的,我觉得很有价值。
意识坦白地说,也是客观存在的能量流动,这种能量流动也不以你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也就说,意识不以你的意识为转移,他是客观存在的。
不信,你静静地坐在一个地方,所有的意识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看似有个主导者,其实没有,他就像流水一样,时而平静、时而凶猛。
意识,被说成是某某人的意识,其实不过那些意识流在那个人的心上显现而已,被那个人感知到了而已。所以,可以说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无论他怎么丑陋、伟大,无论他表现为什么摸样,他都是客观能量的流动、客观能量在你的心上的闪光。你无法干涉他,看似你干涉了意识,其实多数情况是你被意识牵走了。他引导着你去为善作恶,你还以为那是你自己的决定,你这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啊。
意识的这种特性,很诱惑人,我们往往被他牵着鼻子走了,所以孔子强调“勿意、必、固、我。”就是别让意识牵走,时刻保持冷静的心,让真理在心上显现。
这也是王守仁心学的秘密,意识虽然是客观运动在我心镜的显现,但是他未必真实反映了客观运动,所以我们一定注意“私欲、人欲”,防止他们阻碍良知、天理的出现。
最后,修改这句话:意识看似是我的,其实是客观运动;但是这种客观运动是真实客观现实的折光,我们要尽量让他反应客观现实。
收起
(1)请先说明理论出处,并澄清“形式-内容”“主观-客观”在此问题中的含义。(另外,你自己是怎么理解“形式-内容”“主观-客观”的呢?我的意思是,你会想到哪些具体例子呢?)
由于问题中的术语“形式-内容”“主观-客观”乃至“意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用法的含义,倘若界定不清,就会如“海瑞两千”所展示的的那样,变成怎样说都可以的诡辩结论。
(2)按照2170422...
全部展开
(1)请先说明理论出处,并澄清“形式-内容”“主观-客观”在此问题中的含义。(另外,你自己是怎么理解“形式-内容”“主观-客观”的呢?我的意思是,你会想到哪些具体例子呢?)
由于问题中的术语“形式-内容”“主观-客观”乃至“意识”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用法的含义,倘若界定不清,就会如“海瑞两千”所展示的的那样,变成怎样说都可以的诡辩结论。
(2)按照2170422童鞋的解释:“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是意识的形式,“客观世界”是意识的内容,总结得很简洁。虽然“反映论”相对而言是一种幼稚的理论,在理论上有很多困难,并且哲学界很少有人持有这种立场;不过大家都会承认,意识有其对象,不论是传统上说“反映”,还是现代说的“表征”,还是“构造”,还是“指涉”,这些立场都承认意识有其对象,只是在这对象是什么、意识与其对象的关系如何上面有不同的看法。
照这个思路,我说一说我对句中“形式-内容”的同情的理解,
首先做一类比:
张三说:“雪是白的”
“雪是白的”这句话是描述了世界中一个事实,“描述”是它的形式,它所描述的事实是它的内容。
这两个例子(意识和语言)中的“形式-内容”显然和一篇文章的“形式-内容”(那是指结构和内容)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为那种“形式-内容”的意义渗透,下面我一律采用“行为-对象”或者“能-所”这种更加专门的术语。
通常,从一个意识活动中至少可以识别出两个要素。一个是意识行为(的类型)、一个是意识的对象(这也就是我说的“行为-对象”)——有时还要加上第三个要素,即意识的官能。比如,就“我看天空”这个意识活动而言,其行为类型就是“看”,其对象就是“天空”。佛教唯识学中亦有“能见”、“所见”之分:“所见”即是见的对象,“能见”是见的官能,即眼睛(关于能见,我说的不一定正确)。
因此,有各种【意识行为】,如看、听、嗅、品尝、触摸;有其对应的【官能】,眼、耳、鼻、舌、身;有其对应的【意识对象】,色、香、声、味、触。
应用到语言上,亦有“能指”“所指”之分,能指即是词句的物理部分(比如说出的声音、纸上的笔画),所指则是词句的意义。
但是,“行为”如何就是主观的?行为的对象如何就是客观的呢?我对你问题中的说法,以及“主观-客观”的用法非常不解,也无法赞同。
如果用“主体-客体”(注意:是主客【体】,不是主客【观】)这一区分,那么我还能接受,意识活动的“行为-对象”结构也可以说成是意识的主客体两极结构。不过这也仅仅是相对这一个意识行为来说的。所谓主体,是一个能动性的自为的存在者,ta能看,能听,能思,能想。但ta同样可能成为其他意识行为的对象:张三看天空,李四看张三。
如果用“主观-客观”,我对这对术语的理解仅仅等同于“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于是,不能够说某个东西本身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而必须说,某个东西(可以是实体[包括大脑]、属性、行为[包括意识行为]、事件等等)对于我(或者张三)来说是主观的(或者客观的)。说得更加学术一点:
x对于y是主观的 等价于 y具有对x的第一人称通达。
x对于y是客观的 等价于 y具有对x的第三人称通达。
注意到,两者并不一定对立:一个东西对某个人来说可以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也就是既有第一人称通达,又有第三人称通达。比如就我的身体而言,我对我的身体既能从“内部”通达(有所谓的“本体知觉”);也有“外部”通达,你可以看到你的身体,听别人谈论你的身体,从镜子或视频里看你的身体,以第三人称视角回忆你的身体等等,这些都是或包含第三人称通达方式。
所以,凭什么说意识行为就是主观的?就如,在“说话行为-所说事情”这一结构中,凭什么说张三说话这一行为就是主观的,而所说的事情就是客观的?张三说话在李四(甚至在张三本人)看来也是一件发生在世界中的事件啊,同样可以是客观的。同理,张三的意识行为也发生在世界中(如果你们认可唯物主义的话),那么同样可以从第三人称角度来看,比如对于李四来说,张三的意识就是客观的而且也仅仅是客观的,因为李四对张三的意识仅有第三人称通达、而没有第一人称通达。
【小结】
问题中的“形式-内容”虽然在日常用语中有其意义,但用在意识上不知所云,只好猜测为(或者不如说是替换为)“行为-对象”这个两极结构。而“主观-客观”虽然来自哲学,但其含义早已被日常用语弄得面目全非。如果按照较为规范的哲学用法来使用“主观-客观”的话(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视角),那么问题中的“主观-客观”的用法就犯了范畴错误,导致整句话没有恰当的融贯的含义(就如同说,“紫色的叫声是香的”)
收起
意识在形式上,是一个人的主观看法,而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看待某一事的角度,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是意识的形式,“客观世界”是意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