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破坏与灾难最近一两年灾难不断,有大雪凝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干旱,我们再喊这多难兴邦的同时,是否该想想为什么呢,是不环境破坏,欢迎从这方面回答,欢迎复制,越多越好,就讲环境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5:23:16
环境破坏与灾难最近一两年灾难不断,有大雪凝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干旱,我们再喊这多难兴邦的同时,是否该想想为什么呢,是不环境破坏,欢迎从这方面回答,欢迎复制,越多越好,就讲环境的环境破坏与灾难最近一

环境破坏与灾难最近一两年灾难不断,有大雪凝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干旱,我们再喊这多难兴邦的同时,是否该想想为什么呢,是不环境破坏,欢迎从这方面回答,欢迎复制,越多越好,就讲环境的
环境破坏与灾难
最近一两年灾难不断,有大雪凝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干旱,我们再喊这多难兴邦的同时,是否该想想为什么呢,是不环境破坏,欢迎从这方面回答,欢迎复制,越多越好,就讲环境的破坏和最近灾难的联系.

环境破坏与灾难最近一两年灾难不断,有大雪凝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干旱,我们再喊这多难兴邦的同时,是否该想想为什么呢,是不环境破坏,欢迎从这方面回答,欢迎复制,越多越好,就讲环境的
2000年8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谈到了科技伦理问题.他指出,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我国2000年底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将“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提到了战略的高度.生活中,许多人对“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都感到陌生.那么,何为“国家生态安全”?我国的生态安全形势如何?生态对国家安全到底有何影响?如何筑牢“生态长城”?面对新世纪的环境挑战,这些话题备受关注.
  所谓“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国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不受或少受因生态失衡而导致破坏或威胁的状况.它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民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其他领域安全的基础和载体,深刻影响到国家各领域安全的维护与保障.其在国家安全大局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使其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世纪的第一天,北京出现浮尘天气,此后几个月内,我国北方多次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今年的三月,两会刚刚结束,几十年罕见的沙尘暴来得更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大自然再次以这种独特方式警示人们:必须把维护生态安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然而,时至今日,谈起维护生态安全的话题,依旧有人不以为然——怎么生态也会有安全之说,难道生态也会影响国家的安全吗?事实的确如此.
  因为生态问题而危及国家安全的例子古已有之.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古国,在我国汉代时是一个水草丰美、经济繁荣的文明之邦,也是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随着塔里木河上、中游人口的增多,区域开发活动的加强,楼兰人赖以生存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减少,甚至经常出现断流,结果导致楼兰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终被沙漠所吞噬而亡国.如今,人们只能在漫漫黄沙中探寻古楼兰的文明残迹.
  水体、土壤、生物、空气等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匮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不仅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形成了挑战,而且对国家的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生态安全”的概念渐渐浮出水面.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已经着手深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土壤侵蚀、地球基本生物系统的退化和石油储量的枯竭,目前正在威胁着每个国家的安全”.
  据调查,全球每年因各种生态灾难所造成的“生态难民”达1000万以上,因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的各种冲突也与日俱增.
  2000年末,由北约在对南联盟战争中使用贫铀弹而引发的国际风波沸沸扬扬.因贫铀弹而引起的南联盟及其周边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之间的深刻联系.现实告诉我们,生态恶化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而且直接威胁着国家国防安全.
  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如何?用一句成语可以概括:危机四伏.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公布的一些资料表明,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正潜伏着不容忽视的危机———
  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吨,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贫富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大气环境恶化.有关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
  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我国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5%,土壤酸化程度有增无减;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1995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8公顷左右,在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倒数第三位.
  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由于对草地的掠夺式开发,乱开滥垦、过度樵采和长期超载过牧,全国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达1.3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
  尽管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但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人均积蓄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7,森林的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继续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目前,我国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
  海洋环境也不容乐观,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东海海区,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53%.
  以上资料表明,我国的生态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的生态环境整体还呈恶化趋势,国家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生态环境恶化所产生的危害有多大?先看经济损失.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1986年全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值为831.4亿元;“八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破坏加剧,1994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测算只是生态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没有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潜在经济损失.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这种损失远大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为其2-3倍,甚至10倍.
  生态破坏加剧了贫困,影响了社会安定.在宁夏、内蒙古一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
  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地震、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的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后果.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的江河断流和污染,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其造成的损失及负面影响还在扩大!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2001年5月底到9月初,在长达105天的时间里,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等14个部委组织的近20家新闻单位的记者行程2万多公里,从东海之滨的长江入海口溯江而上,最终到达位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区.作为《法制日报》特派本次采访的一名记者,笔者有幸添为其中的一员,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现状进行了一次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