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对后世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5:20:26
孔孟对后世的影响
孔孟对后世的影响
孔孟对后世的影响
从孔夫子创立开始到现在,可以说,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2500多年,儒学的命运,一直是不平坦的.如果划分时期的话,可以说,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大师,基本上属于原始儒家,即最早的儒家.孔子是当然的儒学创始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仁学体系.这个"仁"就是"仁义"的"仁"."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仁"要具体落实到爱人上,而爱人不是抽象的,要通过恭、宽、信、敏、惠、敬、忠等条目的实施,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发展到孟子的"仁政",而施行"仁政",便可以得天下.
所谓仁义、仁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学的一部分,这个"人"就是"人民"的"人".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就是要有爱人之心.孔子提出了类似于今天道德金律的"己所不予,勿施于人",这样八个字,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就提出来说,到共产主义,也很难做到.有的学者也认同这个结论.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标准,而孔子在那样一个时代,能提出这样一个思想,建立起一套"仁"学的思想体系,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孟子,名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本是邹国人,后来长期在齐国居住.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之一,他并不拘于儒家思想的局限,而是采取一种开放的心态.儒学发展到孟子时期,吸收了很多新文化的内容.其结果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成一种仁政的学说,由仁爱之心,发展为统治者、最高的领导要关爱自己的百姓,要施仁政,儒家的思想又向前迈进一步.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亲自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各诸侯.孟子非常重视孔子的说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进而提出,贤者处世,以公天下之心为心,乐则与天下同乐,忧则与天下同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种"仁政"思想由孟子提出,并和齐国统治者多次交谈后,得到了传播、扩大.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仁政主张是以性善论为理论依据的.性善论的基本含义、及其深刻之处在于强调人性首先应当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肯定人生价值,鼓励人们追求完满的人生境界,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确立了儒家特有的价值取向.回目录>>>
九流十家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
到了第三位大师荀子,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世人尊称之为荀卿.荀子本人也不是山东人,但长期在山东居住,游学于齐国.尤其在战国初期,在齐国的都城建立了遐迩闻名的"稷下学宫",他"三为祭酒,最为老师",在这"稷下学宫"里培养了一大批学者.这个学校,可以说非常相似于今天的高等学校,但又不是纯本科学校,而是带有研究院性质的学校,近似今天的社会科学院.
战国时期的许多大思想家,孟子、荀子、宋钘等都出入过稷下,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或者说后人知道并不多的,如淳于髡、邹衍、邹奭等阴阳家、法家、道家等等人物.所谓九流十家,或者说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都在稷下学宫里聚集过.
作为老师,实际上是稷下学宫的大学校长,荀子曾"三为祭酒",他培养了大批大师级学者,可谓弟子满门.他的思想,使儒学达到王道和霸道并重有高度.荀子的思想,更多吸收了齐文化里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但是从本质上他又没有离开孔子思想.所以,代表原始儒学思想的三位大师,其思想已经有了细微的差别.
但是,直到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还只是众多思想流派中的一支,或者说是九流中的一派.战国中期后,它的地位逐渐提高,和墨家思想并称为"显学".所谓"显",就是显要,从九流十家中突显出来,与墨家平起平坐,但是有时候,墨家的势力更大一些.
到了秦朝,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政策,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很多儒家的著作,也被秦始皇焚烧了.所以,在秦始皇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汉初时,儒家学说没有受到重视.汉初统治者信仰的是道家思想,当时被称为"黄老之学".因为汉初统治者认为,用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可以缓解社会矛盾.结果,汉初时一直延用道家黄老思想,社会矛盾确实得到了缓解,生产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皇朝,一位最高的封建统治者,他不可能长期的实行"无为而治".
于是,在汉武帝当政时期,他多次开明地"举贤良对策",结果出现了一个儒家大师叫董仲舒,他在《天人三策》里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希望汉武帝能够废除其他的各家思想,把儒家思想的大旗竖立起来.回目录>>>
独尊儒术 实际融合多种思想体系
其实,虽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独尊儒术,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里,可以说,他把儒家、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融为一体,尤其是他吸收了齐国阴阳家邹衍的很多思想,所以,中国哲学史的学者们把董仲舒的思想体系称之为"天人感应论"的神学目的论体系.就是说,他建立的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系,主要是把儒家和阴阳家融合为一体.所以,他们的统治,在百姓看来,是符合天意的.
所以,自汉武帝起,各代皇帝都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自己诏书的开头语.实际上,这一点并不是纯儒家的,而是儒家和阴阳家思想结合的结果.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个人觉得儒学开始了它自己的分野,即从董仲舒之后,分为三大块,一块是政治儒学,一块是学术儒学,一块是民间儒学.
政治儒学,从汉武帝开始,由于历代皇帝延用儒家和阴阳家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几乎每一个皇帝都到泰山进行封禅.所谓的封禅活动,就是向天下百姓告知,我,作为一个皇帝,是受之于天命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皇帝被称为"天子".政治儒学,实际上被皇帝和历代皇朝独霸.
本来应该说,孔庙在政治儒学里,有一些作用.事实上,作为政治儒学的一个工具,孔庙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作为民间儒学的一个载体,其发挥的作用反而更大一些.学术界有人提出:儒学的博物馆化.所谓"博物馆化",即儒学不存在了,只能在博物馆里,在历史教科书上才能找到.这个观点,如果用在政治儒学上,我觉得是非常恰当的.作为儒学为封建帝王服务的那部份,确实是走向死亡了,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也不再有其立足之地了.
但是,另外的两类儒学和政治儒学情况并不是完全相同,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学术儒学.现今已经有人在重视道德儒学了.因为时间关系,在此不作展开说明.在学术儒学领域里,我个人觉得,从孔子、孟子、荀子直到今天,它经历了5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儒术独尊"阶段,具体来说,就是孔、孟、荀三位大师的时代,他们基本上是"儒术独尊"时期.他们之后,还有没有独尊儒术的儒学家了?有.但是我翻过有关的儒家学案,尤其是宋明的一些学案,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查来查去,真正恪守儒术独尊这一系的,很少,大概有两到三派. 所以,多数儒家在学派上,对外部文化都有所吸收,比如对道家、道教或佛教.逐渐就形成了第二个阶段,即儒道互补型,以魏晋时期最突出.魏晋时期,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互补,一个是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互补,各有侧重.魏晋时期,有不少思想家,包括魏晋玄学的很多名人,应该说,都是儒道互补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