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杜十娘的悲剧就是回答一道论述题,只要三四百字有条理性的就可以了 ·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6:21:30
如何理解杜十娘的悲剧就是回答一道论述题,只要三四百字有条理性的就可以了 ·
如何理解杜十娘的悲剧
就是回答一道论述题,只要三四百字有条理性的就可以了 ·
如何理解杜十娘的悲剧就是回答一道论述题,只要三四百字有条理性的就可以了 ·
杜十娘在最后叹道“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我想每个读者读到这里都会像江边众人一样被此等贞烈女子所震撼.随着杜十娘的纵身一跳不仅埋葬了价值千万的珍宝,也埋葬了杜十娘对生死无憾真情的渴望,但若就解读至此未免有些肤浅.
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曾对悲剧下过这样的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个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鲁迅先生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世界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人.最大的悲剧也莫过于对人的尊严、人的才智、人的真性的毁灭.而杜十娘的人生结局也正符合两位哲人的论断,不仅将人的真性毁灭,而且引起了读者的怜悯和恐惧.
之所以杜十娘的结局能够给人带来如此的震撼,源于杜十娘一生就是对于社会原有的知识体系的颠覆的一生.但似乎又来得有些悲壮.这一切的一切来自于一场错误的选择.小说开篇不久描述杜十娘的身世坎坷,生得分明卓氏文君却“误入风尘花柳之中”因此一定要处心积虑的积攒私房钱,以便赎身从良,但杜十娘与其他沦落风尘的妓女不同的是她要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这样不仅从身体上从良,从内心上也从了良,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自由.可偏偏自己看重的公子却是一个“碌碌蠢才,无足道者”.“明珠美玉,投于盲人,以致恩变为仇,万种恩情,化为流水”读到这里不禁想到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刨去命运说不管,我们可以看到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在于判断不明:如果不是自己在三岔路口的愤怒,导致自己判断不明杀死了老人,也不会有杀父娶母的悲剧.
因此在对悲剧的理解上中国古代似乎与古希腊有了某种共识,即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犯错误的,有弱点的有过失的好人,人的过失分为两种,其中之一即是判断不明,像杜十娘,像俄狄浦斯王.
当然仅仅这样谈论杜十娘的悲剧未免有些片面化,杜十娘的人生悲剧并不能完全归结于自身的过失,这也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文本里我们可以看到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李甲的父亲对于杜十娘妓女身份的不认可,文中孙富与李甲岸上饮酒时道:“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嫌,平日既怪兄游非礼之地,今日岂能容兄娶不节之人…..”再有孙富敢于设计夺妻,很大部分在于杜十娘原是身处风尘花柳之中.社会身份的不认同,导致杜十娘一开始的从良心愿,想寻找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活得真正的独立自由,获得社会的身份认同的愿望在一点点的化为泡影,在那个时代封建礼教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黄霖曾在《中国文学史》中提到:“宋明以来的封建婚姻关系中,贞洁观念是套在女性脖子上的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突破贞节观念是玩命人文思潮影响下尊重人性,妇女解放的一种表现.”这种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此时期的“妇女解放”当然与20世纪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同,此时的身份争取,更多的是一种与社会的妥协,这点尤其在杜十娘身上体现更多,杜十娘只想赎身嫁给到一个好人,之后相夫教子,做一个标准的遵从三从四德的封建女子.“解放”至此对于杜十娘来说就已经足够了.一切的努力还是基于封建思想体系之下,但这种妥协也得不到允许,世人的白眼还能忍受,但李甲的背叛使得杜十娘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只能选择纵身一跳…….
在作者对结局的掌控上,似乎又看到了与俄狄浦斯王的相似之处:最后的结局并不是顺从,而是体现出人类对命运的挣扎、反抗、不妥协于现实.但不同之处是杜十娘最后选择了一种近似疯癫的状态来反抗社会,反抗封建社会下所认可的理性思维即一系列的封建礼教法则.
这种反抗、疯癫的来源于时代对明代心学与理学之间的思想之争,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但至明中叶明朝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官场黑暗,权钱交易横行,再加上经济发展较快,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因此理学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变得不再被人所认同,随着个人经济的富庶,人们急需一种能够满足人欲宣泄的理论支持,于是王阳明的心学应运而生,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所提倡的观点崇尚空谈,不切实际因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但到了晚明,这种思想在想冯梦龙这样的文人看来却有了一种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之意,反对一切的封建礼教,因此也就包括“灭人欲”,追求个性,自由之意.由此书中的杜十娘才有了这样一个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的身份定位,杜十娘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完成自己的夙愿,更可以被看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的一种体现.
而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结局似乎更应和中国人的品位,让杜十娘的形象推向极致,也使人读起来更让人感动,人们在感动之余总喜欢给予人物的形象一些评价,纵观故事成型至今,给予杜十娘的评价总喜欢用忠贞二字,仔细品味这两个字眼莫不觉得还是带有封建礼教的色彩,忠于自己的丈夫(其深层意义就是忠于三从四德,忠于封建礼教)那么杜十娘的反抗又成了什么,又在反抗什么,反抗的结果还是被封建礼教所肯定,这样看来不更是一种悲剧吗,自己逝后的身份认可居然要自己反对终生的封建礼教思想所肯定.
从这我想到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提到的观点,女性性别的形成并不取决于生理方面而是社会方面女性从小就被更多的男性社会所指定的规矩所束缚,女性的成长和发展轨迹(我想甚至包括逝后,中国古代的贞节牌坊就是代表)早已被社会所规定了,在经济不独立的情况下,女性生存要取悦于男性,要遵循男权社会为他制定的价值取向,因此女性被降低为男人的对象(附属品),他们放弃了作为人的独立自主性,成为第二性.由波伏娃的观点再来看杜十娘的一生甚至逝后的影响,无不被波伏娃所命中,从小被卖到妓院即被灌输一种为男人服务的观点,再加上长大后不断被灌输封建礼教的思想,才有了想嫁一个自己心爱的男人,杜十娘在文中一直没有把百宝箱中的秘密告诉李甲就是为了好考验李甲是否真的爱自己,但试想如果李甲非文中所写之人,是一个忠于爱情的男子,经过了杜十娘的考验,杜十娘或将百宝箱中秘密告诉李甲,之后做一个贤妻良母,这样的结果就像波伏娃所说沦为第二性,依附于李甲,之后的生活依然生活在一个男权思维的统治中,这样莫不还是一种悲剧吗?很多人说杜十娘是生不逢时,落在了一个封建时代,若落在今日必有好的结局,但我想既然至今杜十娘的身后评价仍是忠贞二字,那么就可以看出,男权社会的思维依然坚挺于世,既然封建礼教的思想即源于男权思维,那么即使生于今日结局又能有多少改变呢?
扬扬洒洒几千字,看到了杜十娘的悲剧源于对李甲选择的过失,源于对社会身份的追求与社会的不认同,源于当时心学和理学的冲突,也源于对男权社会,男权思维的反抗,当然可能还源于很多,但我想性别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如果说杜十娘非要说这样的悲剧结果是杜十娘错在什么地方,恐怕也只能说错生女儿身,欲求男儿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