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汶川地震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9:24:22
关于汶川地震的故事关于汶川地震的故事关于汶川地震的故事多看新闻.民警抱着已死儿子值岗一夜直到遗体变僵硬对话人物邓波,34岁,都江堰市公安局太平街派出所民警,目前负责所内的内勤工作。5月12日下午地震发

关于汶川地震的故事
关于汶川地震的故事

关于汶川地震的故事
多看新闻.

民警抱着已死儿子值岗一夜 直到遗体变僵硬
对话人物
邓波,34岁,都江堰市公安局太平街派出所民警,目前负责所内的内勤工作。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他年仅6岁多的儿子正在幼儿园里午睡,崩塌的房屋将儿子掩埋。邓波将儿子的尸体抱到派出所继续上岗执勤了一夜,直到儿子的身体从柔软变僵硬……邓波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我是一个外向乐观的人,如果没有这次地震,我从没想过我会这样痛哭。”...

全部展开

民警抱着已死儿子值岗一夜 直到遗体变僵硬
对话人物
邓波,34岁,都江堰市公安局太平街派出所民警,目前负责所内的内勤工作。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他年仅6岁多的儿子正在幼儿园里午睡,崩塌的房屋将儿子掩埋。邓波将儿子的尸体抱到派出所继续上岗执勤了一夜,直到儿子的身体从柔软变僵硬……邓波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我是一个外向乐观的人,如果没有这次地震,我从没想过我会这样痛哭。”在记者面前,34岁的邓波黯然神伤。说起儿子小邓沛,邓波依然难掩悲痛。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天堂,如果孩子在天堂上,我想跟他说句‘爸爸对不起你’。儿子六年半的成长岁月里,我陪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泪水从邓波黝黑的脸庞上滑落。
瘦弱儿子小名叫“小壮”
邓波手机的图片文件里都是小邓沛的照片。他长得很像父亲,一双大大的眼睛特别有神。
邓波说小邓沛有个小名,叫小壮。后来,小邓沛逐渐长大,却有了厌食米饭的毛病,而且也不爱吃零食,非常消瘦。“他不爱吃饭让我尤其恼火。我给他洗澡时,还拍着他的小屁股说他是皮包骨。”邓波说,叫儿子小壮,也是希望儿子快快长壮。“但现在不管儿子是瘦是壮,我都没有办法再唤他了。”
邓波从警已有12年。从警之前,他曾在部队服役,当过三年侦察兵,当兵那年他18岁。“当兵的经历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可以说改变了我的性格。”邓波说自己以前是个比较害羞而内向的人,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很多事情都不会做。但是当兵后,他学会了挑水、耕地,集体的兵营生活也让他的性格逐渐外向、开朗而乐观。
邓波说,从军的经历以及从警后的见闻让他坚定地认为,必须从小培养儿子的独立性。
“可以说我是一个比较严厉的父亲。”邓波说,在家里他和妻子张娟分担着各自的角色,妻子是红脸,他是白脸。妻子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但是他却总是给儿子“挑毛病”。邓波说,儿子如果有什么错,他肯定会骂,有时也会动粗。
邓波回忆幕幕往事,不由得瞧了瞧自己的手掌。“当时他的屁股肯定很疼吧?”邓波轻声地自问。
倒在儿子身上放声大哭
“在到派出所前,我做过三年交警,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情,我看得很多。我曾经一直以为自己对这样的事情有足够的承受力,但是我想错了。”邓波用这样的话提起了儿子的离去。
“其实地震那天,我担心更多的反而是老婆。”邓波说,地震发生之时,他知道儿子正在幼儿园午睡——幼儿园下午的上课时间是下午2点半。幼儿园的房子是两层的砖木结构,结构比较牢固,他觉得儿子一定能够被老师救出来,而妻子因为在服装店上班,反而有可能出事。所以在地震发生约10分钟之后,他先是打了电话给妻子,但是通讯已经完全中断了。“打不通就打不通吧,如果妻子还活着,她一定会到派出所找我的。”邓波说,当时派出所已经启动了紧急预案方案,他和五六名同事担负起看守派出所枪支、重要档案、资料以及接处警的后勤保障任务。
当天下午4时30分许,邓波刚刚从附近的一处救援现场赶回派出所,这时一名同事告诉他,张娟来了。
“她一见到我就抱着我大哭,什么话也不说。我安慰了她一下,看到了她背着儿子的书包,就问她小壮呢。她哭得更厉害,说,小壮没了。”邓波回忆说,听到妻子的哭诉时,他一点都不相信——儿子一定还活着,肯定是妻子太爱儿子,看见被砸晕的儿子以为他死了。但即便在这时,邓波依然没有离开岗位,“当时太乱了,派出所警力太少,不能离开啊”。直到后来有老师跑来派出所通知邓波说,医生已经确定小邓沛身亡,悲痛欲绝的妻子才强拉着他去看儿子的尸体。
邓波在同事们的催促下终于跟着妻子一起跑去幼儿园看儿子。“他全身上下只穿着一件小背心,闭着眼睛,脸上很干净,就是膝盖和胸口处有两道很深的压痕。那样子和他睡觉时一模一样。”邓波说,他依然不相信儿子死了,他抱起儿子死劲地一边摇一边喊“小壮”,但儿子没有回答。邓波又俯下身翻看儿子的眼睛,眼球翻了,听儿子的心跳,停了。这个时候,邓波意识到儿子真的去了,他亲着儿子的脸顿时泪如泉涌,倒在儿子身上放声大哭……
最想跟儿子说“对不起”
邓波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带着儿子和妻子一起回到派出所,这样两头都能照顾到,否则我真担心老婆会寻短见。”邓波说,当晚8时许,他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到派出所继续执勤。
“可是我知道那时候不能哭,一哭情况会更糟糕。”邓波在派出所坚守了一夜,他感觉着儿子的身体从柔软变成了僵硬。直到第二天他下岗回去时遇到自己的好朋友,他才抱着朋友狠狠痛哭了一场。
如今,儿子已经火化了,放在邓波父亲居住的祖屋里。“直到现在,我仍愿意相信儿子只是睡觉了。”
邓波说,回忆起儿子,除了悲痛外,更多的是愧疚。作为一名警察,因为工作的原因,邓波坦承自己呆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
4月初,《变形金刚》电影上映,邓波买了影碟和儿子一块看。“他很喜欢,反复看了好几遍。”邓波笑着说,后来他给儿子买了一个最贵的“擎天柱”玩具,儿子高兴得不得了,跟他亲热了好一阵。
“在他六年半的时间里,像这样的事情我做得实在太少。我不是一个十分称职的父亲。”邓波伤心不已,“如果这个世界真有天堂,孩子在天堂上,我最想跟他说,‘爸爸对不起你’。”一行热泪夺眶而出,一直平静的邓波再也藏不住悲伤。他说如果能重来,他一定要改正自己和儿子相处的方式,要将所有的休息时间用在陪儿子上。
“但是没有如果了,儿子再也回不来了。”邓波扭头用肩膀抹了抹泪,眼睛里恢复了刚强,“活下来的人能做的就是将悲痛化为遗憾,学会更好地面对生活,用心生活。”
5月19日的全国哀悼日,一家人觉得也应该做点什么。
村子里找不到旗杆,也没有国旗,他们便在帐篷边竖起一根竹竿,在竹竿的中部捆上一块红布,就算是下半旗了。每天下午的2时28分,这户农民就在旗杆下站上一会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
偶尔有微风吹来,这块微微抖动的红布,和天蓝色的帐篷布,构成了山坡上的一缕亮色。
父亲背死去的儿子回家:别把他丢在废墟里
1
在前往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山路上,我第一次遇见了程林祥。
那是5月15日下午大约2点钟的时候,距离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近3天。大范围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摧毁了通往映秀镇的公路和通讯,没有人知道镇子里的情况究竟怎么样。我们只能跟随着救援人员,沿山路徒步往里走。
那已经不能称之为“路”了。连日的大雨,把山路变成了沼泽地,每踩一步,大半只脚都会陷进泥浆里。无数从山上滚落的磨盘大的石头,在人们面前堆成一座座小山。
救援者几乎每人都背着30斤重的救援物品,在烂泥浆和乱石堆中穿行。他们一边要躲避山上不时滚下的足球大小的碎石,一边要防止一脚踏空。在脚边十余米深的地方,就是湍急的岷江。那是雪山融化后流下的雪水,当地人说,即便是大夏天,一个人掉下去,“五分钟就冻得没救了。”
沿途,到处是成群结队从映秀镇逃出来的灾民。他们行色匆匆,脸上多半带着惶恐和悲伤的神情。这时,我看见一个背着人的中年男子,朝我们走来。
这是一个身材瘦小、略有些卷发的男子,面部表情看上去还算平静。背上的人,身材明显要比背他的男子高大,两条腿不时拖在地面上。他头上裹一块薄毯,看不清脸,身上穿着一套干净的白色校服。
同行的一个医生想上去帮忙,但这个男子停住,朝他微微摆了摆手。“不用了。”他说,“他是我儿子,死了。”
在简短的对话中,这个男子告诉我们,他叫程林祥,家在离映秀镇大约25公里的水磨镇上。他背上的人,是他的大儿子程磊,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高一。地震后,程林祥赶到学校,扒开废墟,找到了程磊的尸体。于是,他决定把儿子背回去,让他在家里最后过一夜。
紧跟程林祥的,是他的妻子刘志珍。她不知从什么地方捡来两根树干,用力地拿石头砸掉树干上的枝杈,然后往上缠布条,制造出一个简陋的担架。在整个过程中,她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有时候略显暴躁地骂自己的丈夫:“说什么说!快过来帮忙!”
担架整理好后,夫妻俩把程磊的遗体放了上去。可担架太沉,他们抬不上肩膀,我们赶紧上去帮忙。
“谢谢你。”她看了看我,轻声说道。原本生硬的眼神,突然间闪现出一丝柔软。
在那一刻,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因为急着往映秀镇赶,我不能和他们过多交流。望着夫妻二人抬着担架,深一脚浅一脚离去的背影,想到这一带危机四伏的山路,我决定,从映秀镇回来后,就去找他们。
2
5月16日,我从映秀镇回到成都。从那天开始,一直到21日,每隔几小时,我就会拨一次程林祥给我留下的手机号码,但话筒那边传来的,始终是关机的信号。
5月21日上午10时,在结束了其他采访后,我和摄影记者贺延光商定,开车前往水磨镇,去找寻这对夫妻。
从都江堰前往水磨镇的那段山路,已经被救援部队清理过,勉强能够通车。但这几天,余震始终没有停止,路上又增加了几处新的塌方点,很多路段仅能容下一车通过的宽度,路旁不时可以看到被巨石砸毁的面目全非的各种车辆。去过老山前线的贺延光说,这些车就好像“被炮弹击中了一样”。
路上,我们还经过了两处很长的隧道。地震给隧道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车灯隐约的照射下,能看到山洞顶部四处塌落,裸露在外的巨石和钢筋张牙舞爪。隧道内还有一些正在施工的大型车辆,回声隆隆,震得人耳膜发胀。
黑暗中,我突然间意识到,数天前,程林祥夫妻走的就是这条山路,抬着儿子的尸体回家。在四周一片黑暗的笼罩下,他们会是怎样一种悲伤与绝望的心情?甚至,他们俩能够安全到家吗?
到水磨镇后,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镇上的许多居民说,数天前,他们都看到过一对夫妻,抬着儿子的尸体经过这里,往山上去了。但他们不认识这对夫妻,也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
水磨镇派出所的一位警察说,本来,他们可以通过全国联网的户籍档案,查到程林祥的住址。但现在,镇上没有电,网络也不通,没有办法帮助我们。
程林祥没有给我们留下详细地址,但在之前简短的对话中,他曾告诉我们,他的二儿子程勇,在水磨中学上初中。
果然,水磨中学的很多老师都认识程磊和程勇。他们告诉我们,程林祥的家,就在小镇外山上几里地的连山坡村。
和映秀镇比,地震给这个小镇带来的破坏不算太严重,两旁还有不少比较完整的房屋。前方的路已经不能通车,我和贺延光小心翼翼地穿过满是砖块和瓦砾的街道,沿途打听前往连山坡村的道路。
3
下午3时许,在山下的一个救灾帐篷前,我们终于找到了程磊的母亲刘志珍。
刘志珍已经不太认得我们了。但当我们告诉她,那天在映秀镇的山路上,是我们帮她把担架抬上肩膀时,她原本陌生的眼神,一下子变得热切起来。
“对不起,对不起。”她开始不住地向我们道歉。因为她觉得,那天在山路上,她对我们很冷漠,“有些不够礼貌。”
这天下午,有部队把救灾的粮食运到镇上,她和程林祥下山去背米。老程已经先回山了,她听村子里的邻居们说,都江堰有很多孤儿,便聚在这个帐篷前,商量起收养孤儿的事情。
“这几天,我心里空荡荡的。”在带我们回家的山路上,这个刚失去爱子的母亲边走边说,“有人劝我再生一个,可我觉得,这也是浪费国家的资源。不如领养一个孤儿,然后像对程磊一样,好好对待他。”
我们都沉默了,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跟着她,沿着泥泞的山路往上走。
程林祥的家,在连山坡村的半山腰上,一座贴着白瓷砖简陋的三层小楼。这本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程磊96岁的曾祖母还健在,爷爷奶奶还能下地干农活。这对只有初中文化的夫妇,原本在镇上的一个建筑公司打工,他们每个月收入的一半,都要用来供养两个孩子上学。
程林祥还认得我们。“我们家盖房子,没和别人借一分钱。”他颇有点骄傲地说。而更让他骄傲的是,两个儿子都很懂事,在学校的成绩也都不错,前一阵时间,他还在和妻子商量着外出打工,为兄弟俩筹措上大学的学费。
但现在,一场大地震之后,原本洋溢在这个家庭里的圆满的快乐,永远地消失了。
地震瞬间顶住门框
“别慌,大家往门外跑!”
像往常一样,29岁的张辉兵下午1点20分准时出现在初三1班的教室里。“他一般在这个时候提前来给我们加班辅导。”班上女生李岑说,当时参加辅导的20名学生都坐在学校二层的教室中。指导了几个孩子的功课后,张辉兵看到座位上的男生唐章建还在趴在桌子上睡午觉。“我在睡午觉,有人把我推醒了,我刚看清楚是张老师,地震就来了。”唐章建回忆说。
唐章建还在睡眼朦胧中,就感到教室开始不停地晃动,张辉兵快步走到教室前门,拉开半掩着的门,用身体靠住门框。“我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听到张老师喊,‘都别慌,所有人快往外面跑。’我拼命往门口跑,在出门时回头看了一下张老师,他站在那儿面朝大家,右臂平伸护住房门和门框。房子在剧烈地抖动,他努力维持着平衡。”唐章建哽咽着说,那是他最后看到那张平淡、宁静的面孔。等到跑出几步后再次回头,那个健硕的身影就消失了。
离别之夜天降大雨
“妈妈,再给爸爸盖件衣服”
张辉兵的爱人宣丽也在学校工作,当地震发生后跑出教工宿舍时,她看到了教室垮塌的一幕。“我只想找到丈夫,到处打听张辉兵的下落。”宣丽茫然地拨开目光呆滞的人群,心碎地喊着:“人呢?人呢!”
“我看到了他的身体,穿着那件黄色的T恤衫。宣丽也同时看到了……”两个多小时后,一个学校同事痛苦地说,张老师被两根巨大的水泥横梁压倒,脸上神色坦然,右手还指着教室门外的方向。“他是离门最近的人,他是业余篮球运动员,他却没迈出一步。那条线是生死线啊!安全跑出来的4个学生都是过了那条线的。”一位张辉兵的同事沉默地说。
“我看到丈夫的时候就是武警把他抬出来的时候。”宣丽回忆起那个悲痛的夜晚,当时天下起了大雨,宣丽身边还带着他们四岁的女儿张鑫。“女儿问我:‘爸爸为什么雨中还要躺在地上睡觉?’我只能告诉他爸爸去天上的天堂去了,女儿又问我:‘是谁叫他去的,他不喜欢我了吗?’我就告诉他:‘爸爸他很爱你,很爱我们。是天使叫他去的。’”宣丽伤心地说:“女儿又对我说:‘天上还下着大雨,他身上都湿了。妈妈,你给爸爸再盖上一件衣服吧,别让他觉得冷。’那一刻,我已经忍不住痛哭起来。”而在那个夜晚,红白镇的乡亲们一同在操场上,在冰凉的雨夜中哭泣。
老父咬牙安慰儿媳
“别哭,他死得值!”
“不要哭,他死得很值。他尽到了职责!我很欣慰、很骄傲。”67岁的老父亲站在儿子的身边,给绝望的儿媳最后一点慰藉,但说了两句就再也说不下去了。除了泪水,还有什么能安慰这位坚强的老人?
一个白发老人的独生子。一个幽默风趣、爱学生的老师。一个每月工资为1043元的山区教师。一个家里存折上仅剩下183元人民币的丈夫。一个平静、坦荡面对死亡,为自己选择死亡的人!
谁能安慰孩子们对老师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眷恋、思念?躺在帐篷里的唐章建被压坏了脚,从废墟中被掏出来的他,还是知道了老师的死讯。“我没有别的愿望,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只要他能复生!”
现在,在红白镇中心学校斜对面的山梁上,安眠着张辉兵,他和他班上10位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一同长眠在一起,他的话语不会使孩子们感到寂寞。在那里,还可以眺望自己的学校,眺望着山谷中正在日夜重建家园的父老乡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