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是哪里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2:57:46
于成龙是哪里人
于成龙是哪里人
于成龙是哪里人
山西人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分离石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终年67岁,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 蜚声朝野.
楼主你真以为百度万能的啊?你怎么不连他的电话号码身高年龄一起提出来问呢?
山西人
一代廉吏于成龙的详细资料
1. 简介: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离石县)人。中国清朝官员。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出生,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福建按察使。福建巡抚吴光祚向朝廷举荐,称为“闽省廉能第一”。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特简”...
全部展开
山西人
一代廉吏于成龙的详细资料
1. 简介: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离石县)人。中国清朝官员。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出生,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福建按察使。福建巡抚吴光祚向朝廷举荐,称为“闽省廉能第一”。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特简”于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2月1日)至二十三年(1684年7月1日)期间,奉旨接替阿席熙担任两江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的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中国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
任职之初仅辖江南两省,江西总督由董卫国担任,据悉于出任两江总督的消息传出,南京布价急速上涨,“金陵阖城尽换布衣。即婚嫁无敢用音乐,士大夫减驱从,至有惊恐喘卧不能出户者,……奸人猾胥各鸟兽窜”。于成龙一生勤政廉洁,“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日食粗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人称“于青菜”;深得百姓爱戴,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十八日卯时去世。替他办后事的官员看到寝室“皆见床头敝司中惟绨袍一套。堂后瓦瓮米数斛,盐豉数器而已,无不恸哭失声。”“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康熙感叹道:“居官如于成龙者有几?”后归葬山西。著有《畿辅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
2. 较详细资料
生平
於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著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
於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
1661年(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於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著“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於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於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於成龙到罗城时,这裏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於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康熙三年(1664年)春,金光祖升本省巡抚,就地方施政征询於成龙的意见。对此,於成龙曾两次条陈,针对广西地方施政的各方面,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主要内容有:一.澄清地方吏治;二.“弭盗”与“慎刑”;三.推行“抚”字催科;四.减轻百姓负担,疏盐行、除灾耗、清杂派;五.改善民族关系等等。这些建议是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提出的,但很大程度上也符合民众的利益,表现了他的敢於言事和不怕风险的勇气。
康熙六年(1667年),於成龙被两广总督芦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市)知州。离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裏,哭而还”的感入情景。
康熙八年(1669年),於成龙被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於成龙去往黄州府(今湖北黄州市)同知任四年,任知府四年。
於成龙升湖广下江陆道道员,驻地湖北新州(今新春县),在湖北期间,无论地位和环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保持了异於常人的艰苦生活作风。在灾荒岁月,他还以糠代粮,把节余口粮,薪俸救济灾民。因之百姓在歌谣中唱道:“要得清廉分数足,唯学於公食糠粥。”为广行劝施,让富户解囊,他更以身作则,甚至把仅剩的一匹供骑乘的骡子也“鬻之市,得十余两,施一日而尽”。
康熙十七年(1678年),於成龙升福建按察使离湖北时,依然一捆行囊,两袖清风,沿途以萝卜为干粮。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夏,於成龙在按察使任上第三次举“卓异”后升任省布政使。福建巡抚吴光祚还专疏向朝廷举荐,称於成龙为“闽省廉能第一”,从此,於成龙得到清廷的赏识和破格招用。康熙十九年春,康熙帝“特简”於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翌年春,又召见於成龙於紫禁城,当面褒赞他为“今时清官第一”,并“制诗一章”表赐白银、御马以“嘉其廉能”。未逾两年,又出任为总制两江总督。
康熙二十年(1681),於成龙进京朝见。康熙皇帝称赞他“清官第一”,亲自作诗褒奖,除赐银千两外,还将自己乘坐的良马赏给他作坐骑。不久,康熙皇帝提升他为江南江西总督。两年后,还让他兼任江苏、安徽巡抚。
康熙二十三年(1684),於成龙逝世,享年68岁。
天下廉吏第一
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他从知县一直做到总督,可以说官居极品,位极人臣,但二十多年为官不带家眷。他自奉简陋,每天吃的是糙米饭和青菜,所得俸禄和奖赏,除了维持最低生活开销外,全部救济给贫苦百姓。他勤於政事,办起事来常常通宵达旦,从不知道疲倦。他热爱百姓,痛恨赃官,经常深入民间微服察访,因此对民众疾苦和官场的内幕了如指掌。
江南风俗崇尚奢靡,官员们听说他来南京任职,心裏惧怕,平日不得不改穿布衣,减少车马仆从,婚嫁不用音乐。不法豪强则带家眷远避他乡。但他嫉恶如仇,严厉执法,无疑损害到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不断造谣中伤,大学士明珠和副都御史马世济等还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由於康熙皇帝对他深信不疑,才使他安於其位。
於成龙逝世之后,僚属们进入他的卧室检点遗物,箱子中只有粗丝织的袍子一套和床头佐餐用的几包豆,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百姓得知他去世,则罢市聚哭,家家绘了他的画像,长期祭祀。康熙皇帝特地派员致祭,赐谥“清端”,还对朝臣说:“於成龙,总督江南,有人说他变质了,操守大不如前。到他去世后,才知道他一生始终保持廉洁,为百姓所称颂。这是因为他素性耿直,不肖之徒挟仇谗害,才制造出这样的言论。当官的象於成龙这样,到底能有几个啊? ”《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秉刚正之性,苦节自励,始终不渝,所至民怀其德。”
6
清朝康熙前期,政治清明,加上康熙皇帝知人善任,明辨是非,因此当时出过不少清官,於成龙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於成龙生长於封建社会,难免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但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象於成龙这样的清官,还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
於成龙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7 著作
於成龙擅长书法,诗词亦工。他的著述、奏稿等先后由其门人和孙於准辑成《於山奏牍》7卷附录1卷和《於清端公政书》8 卷行世。
《畿辅通志》46卷
《江南通志》54卷
8 清史稿(於成龙)原文及译文- -
原文:(康熙)十九年,(於成龙)擢直隶巡抚,莅任,戒州县私加入火耗馈遗上官。令既行,道府劾州县,州县即讦道府不得馈遗挟嫌,疏请严定处分,下部议行。宣化所属东西二城与怀安、蔚州二卫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是年冬,乞假丧母,优诏许之。
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好微行,察知民间疾苦、属吏贤不肖。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江南俗侈丽,相率易布衣。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蔽。命成龙回奏,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江苏、安微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
成龙历官朱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罔欺。上曰:“於成龙江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又谕大学士等曰:“联博采舆评,咸称於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