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6:25:40
除夕的由来
除夕的由来
除夕的由来
除夕
【除夕的由来】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头发白了都不能忘记.
【除夕的习俗】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
http://jys.jdedu.org/htxx/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48
除夕的由来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144 更新时间:2005-11-23
除夕是农历年腊月的最末一日,春节的前夜.旧时,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民间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在我国民间普遍重视次日,被成为“年关”.旧日,工商业者视端午、中秋、除夕为一年中之三大节关,每个节关都要结算帐目,而以除夕为最重要,要理清一年的来往帐,核实盈亏,规划来年.中国传统风俗,除夕与春节,时相接,俗相类,实为一个传统佳节.
“除夕”,义谓旧岁至此而除夕,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吉兆.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瞳痛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梁录》卷云:“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 家不论大小户,俱洒扫门 ,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话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图面,跳舞于市,行古 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贴,井 皆封,爆竹、 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
(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辞岁”,置、送“压岁钱”之习俗.《燕京岁时记》:“凡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除夕谢年歌
除夕繁忙,勿忘上苍.
三头六眼,敬请先尝.
保我合家,人财两旺.
子弟求学,读书快上.
一家人口,麻痘稀朗.
农作收入,五谷满仓.
家里饲养,六畜兴旺.
祈祷明年,蒸蒸日上.
除夕的由来
连锁花网 2005-6-27 14:21:08 来自 互联网
近十几年,每到除夕,人们守在电视机旁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依然形成风俗.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既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古往今来,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此”(苏轼《岁晚三首序》).
多少年来,我国还有除夕“吃年饭”的习俗,这顿年饭,南方人多备鸡鸭鱼肉,北方人则以包水饺来庆祝新年.全家团聚,共进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也是人们回顾旧岁、憧憬新年的一种形式.
另外,每至除夕12点,人们鸣放鞭炮来驱邪避凶,喜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