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肠杆菌的适宜条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7 23:42:36
培养大肠杆菌的适宜条件培养大肠杆菌的适宜条件培养大肠杆菌的适宜条件大肠杆菌(我们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负责查询该种细菌的相关资料.)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

培养大肠杆菌的适宜条件
培养大肠杆菌的适宜条件

培养大肠杆菌的适宜条件
大肠杆菌
(我们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负责查询该种细菌的相关资料.)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内.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
.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致病物质
大肠杆菌的致病物质为定居因子,即大肠杆菌的菌毛和肠毒素,此外胞壁脂多糖的类脂A具有毒性,O特异多糖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大肠杆菌的K抗原有吞噬作用.
由大肠杆菌导致的疾病:
1、肠道外感染.
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2、急性腹泻.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腹泻.其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会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此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举例
病原体:大肠杆菌O157 :H7是大肠杆菌的其中一个类型,该种病菌常见于牛只等温血动物的肠内.这一型的大肠杆菌会释放一种强烈的毒素,并可能导致肠管出现严重症状,如带血腹泻.
病征: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症状,包括严重的水泻、带血腹泻、发烧、腹绞痛及呕吐.情况严重时,更可能并发急性肾病.5岁以下的儿童出现该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若治疗不当,可能会致命.
传播途径:
该种疾病可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或进食未熟透的食物(特别是免治牛肉、汉堡扒及烤牛肉)而感染.饮用或进食未经消毒的奶类、芝士、蔬菜、果汁及乳酪而染病的个案亦有发现.此外,若个人卫生欠佳,亦可能会通过人传人的途径,或经进食受粪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该种病菌.
潜伏期:
通常为3至4日,但亦会长达9日.
治理方法:
感染大肠杆菌O157 :H7的临床治理方法主要属支持性治疗.若患者出现腹泻,补充失去的水份及电解质十分重要.约50%有肾并发症的患者在出现急性症状时需要特别治疗或输血.
预防方法:
1.保持地方及厨房器皿清洁,并把垃圾妥为弃置.
2.保持双手清洁,经常修剪指甲.
3.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亦应洗手.
4.食水应采用自来水,并最好煮沸后才饮用.
5.应从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
6.避免进食高危食物,例如未经低温消毒法处理的牛奶,以及未熟透的汉堡扒、碎牛肉和其它肉类食品.
7.烹调食物时,应穿清洁、可洗涤的围裙,并戴上帽子.
8.食物应彻底清洗.
9.易腐坏食物应用盖盖好,存放于雪柜中.
10.生的食物及熟食,尤其是牛肉及牛的内脏,应分开处理和存放(雪柜上层存放熟食,下层存放生的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11.雪柜应定期清洁和融雪,温度应保持于摄氏4度或以下.
12.若食物的所有部分均加热至摄氏75度,便可消灭大肠杆菌O157 :H7;因此,碎牛肉及汉堡扒应彻底煮至摄氏75度达2至3分钟,直至煮熟的肉完全转为褐色,而肉汁亦变得清澈.
13.不要徒手处理熟食;如有需要,应戴上手套.
14.食物煮熟后应尽快食用.
15.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应该加以冷藏,并尽快食用.食用前应彻底翻热.变质的食物应该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