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本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文章我忘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01:24:30
语文读本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文章我忘了
语文读本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文章
我忘了
语文读本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文章我忘了
6.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烟.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8人生寓言(节选) (周国平)
白兔和月亮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一个慷慨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去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他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灭,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落难的王子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承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利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我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一言半语的苛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10《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