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修长城的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5:14:10
秦修长城的意义
秦修长城的意义
秦修长城的意义
提到长城的作用,有两种观点,一种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另一种说长城没有阻挡过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且还是中国封建闭塞的象征.两种说法都流行了几十年,前几年在网上评选世界新七大奇迹中表现出来的对长城的热情充分说明了前一种说法在人们心中的认同,后一种说法即使在百家讲坛中也被多次提及,提到长城的防御作用时主讲人往往会讲“长城阻止过哪一个游牧民族的入侵呢?”“长城从来没有阻止过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这一类话,而几十年的教育也是这种观点,还认为长城阻止了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好象长城是中国封闭的罪魁祸首.两种说法各自独立,很少有人将两种说法并列来看,一旦并列,你是否感觉到很矛盾?难道中华民族的象征竟然是一道无用的只起阻碍作用的军事设施?
要说长城防御功能,本人不是历史学家,没有去统计在长城边发生过多少战争、胜败几次,但只要动一下脑筋,任何人都能看出一点端倪.秦朝灭六国,军队战斗力是古往今来公认的,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还是要大规模修筑长城,历朝历代都修长城并在长城驻军保卫,直到明代,亲率大军深入漠北击溃蒙古军队取得辉煌战功的明成祖朱棣仍然要重修长城,可见长城在冷兵器时代是多么重要.若长城从来没有抵御过外族入侵,为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都要大规模修筑长城?为什么历代都驻兵防守?难道我们的古人全是弱智?他们只会做可笑的无用功吗?
宋朝的历史很能说明长城的作用.印象中宋朝是个文弱的国家,不断被北方民族入侵而无雄起之力,偶有血性男儿如岳飞、韩世忠不是被谋杀就是被压制,感觉宋朝就是一个自毁长城的时代.随着近年来历史不断被普及,一些让人不解的事情就为大众所知.实际上自从燕云十六州被割让出去以后,宋朝北部就无险可守,这中间就包括长城地区划归敌方.宋朝长期被北方游牧民族侵略,往往败北,与没有长城可倚有很大关系,相信这是读过这段历史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的.宋朝初期也曾北伐,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实在是此地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都十分重大,相信当时的统治者将此地的军事意义放在首位,可见长城对外防御中的重要作用.长城都是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军事意义即使外行人都能看出一点,只要想一想,在那样的地方,人要越过都很累,再建这么一道墙,就是没有守卫让你爬,也够你受吧?更何况布置一支军队,老远就能观察到你,提早准备,近了还能居高临下地打你,你轻易能越过?你在崇山峻岭中费劲地前行,这边利用城墙上宽阔的道路便捷地调动,哪个占上风还用说吗?现代战争都讲信息化,讲究的是时效性,在冷兵器时代长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远远地看着敌人的行动,就是提早掌握了敌人的动向,这是信息提前,利用城墙调动人员,这就争取了时间,就这两项就已经掌握了很大的主动性,怎么能说长城没用呢?只要比较一下掌握长城的历朝历代与失去长城的宋朝受到的侵略战争次数及胜败成绩,很轻易就能得出长城防御住了大量外敌入侵的结论.试看明末与清朝的战争,即使到了明朝已是内外交困的时候,由于长城的缘故清兵入关也是件十分费劲的事,虽说吴三桂即使不献关清兵入关也成定局,但是吴三桂若不献关清朝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后人还能从中发现明朝曾经有过的可能反败为胜的机会,谁能说长城不重要?
要说长城未能阻挡住的外族入侵,很典型的是元朝蒙古人的入侵,可别忘了蒙古入侵时长城早就不在宋朝手里了,事实是长城从来就没有被宋朝全线掌握过.还有一次就是清朝后金入侵,有趣地是即使这两朝成功越过长城的君主都没听说过有嘲笑长城的话传世,特别是吴三桂献关后就被清朝统治者奖以高官厚禄,不正是他们明白长城对中原王朝的军事重要性吗?尤其是到了日本侵华的时候,还发生过激烈的长城保卫战,日军越过长城也费了一番劲,可见即使到了现代,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长城也能够发挥作用,试想当时蒋介石若合理布置长城保卫战,及时增援长城守军,日军能否越过长城或花多大代价越过还真是一个未知数.未来什么时候长城又发挥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谁敢说不可能?
从两千年来汉族农耕文明总体是独立平稳发展来看,长城的防御作用功不可没.若没有长城,每个朝代都象宋朝一样在北方骚扰之下,能让举世瞩目的文明保持在高水平达两千年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长城能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内在原因,长城的固守让人民安心,长城的失守象征国家危亡,长城成为一个厚重安全的形象.统治者错杀守边将士被称为“自毁长城”,不正是长城巨大的防御功能的反映吗?有一句成语叫“瑕不掩瑜”,就是说不能以局部的缺陷否定整体的完美,又怎能以长城的一时失守否认长城的千载作用呢?
长城的军事作用现在只能以实际发生过的战争来统计,至于长城坚固的防御功能使许多游牧民族未到长城就放弃了攻打的想法,特别是一般时期少数民族根本就不考虑攻打,长城这方面的威摄作用就更听不到有人提起了.一个成功的大型军事设施除了战争时的功能外,还具有和平时期的威摄功能.就象现在美国强大的航空航天能力,天上的卫星美国占了一半以上,但直接用于战争的也就是几次局部战争,可你能以这几次战争就说卫星作用不大吗?全世界哪个国家敢小看天上的美国卫星?相信哪个想与美国对抗的国家都要考虑到这一因素,更多的国家根本就不敢起与美国对抗的念头.在冷兵器时代长城的防御功能恰恰也起到了这一作用,相信这也是营建长城的统治者定下的目标之一.
至于长城所谓的封闭作用,已有人提出异议,不多赘述.确实,长城在和平时期,只要统治者提倡与北方少数民族和好,必然关口开放,长城内外商贾络绎不绝,譬如唐朝鼎盛时期的丝绸之路,西起罗马,东到长安,举世公认的繁忙、开放,大量外来文化就这样与中原文明和谐交流,怎么就没想到这条路要穿越长城而不受阻拦呢?
长城一方面能很好地起到防御作用,另一方面这样浩大的防御工程又能保证与外界的联系,做到收放自如,确实是充满了智慧的工程.现在提到长城的智慧,一般都指工程方面的浩大与巧妙,没人想到在冷兵器时代在战略方面的智慧.这不是古人的悲哀,是今人的短视.
可能有人要问我为什么提起这个话题,似乎一个古代建筑不值得去争论,好象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我感到这里牵涉到一个重大的思维问题,如何来看待我们祖先留下的各种遗产,是否用现在所谓的标准来定好坏,如何在继承文明的同时开创新的文化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问题.如果一味用否定的态度来对待,只能阻碍我们自己.我们的文化绵延数千年不灭,内在的合理性不可忽视,比如长城,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结晶之一,它的精神确实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之中,这个建筑是如此伟大,外国人都给予高度赞扬.然而这样一个物质、精神意义都非凡的建筑却在今天被自己人误解,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我感到不快.记住,贬低祖先就是贬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