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革命前辈的文章临时要用快答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8 05:46:55
赞扬革命前辈的文章临时要用快答复赞扬革命前辈的文章临时要用快答复赞扬革命前辈的文章临时要用快答复1947年1月12日,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人永远望不了这一天,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阎锡山匪军闯进了村子,把

赞扬革命前辈的文章临时要用快答复
赞扬革命前辈的文章
临时要用快答复

赞扬革命前辈的文章临时要用快答复
1947年1月12日,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人永远望不了这一天,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阎锡山匪军闯进了村子,把全村的人赶到村南的库门前,用铡刀铡死了刘胡兰和六位乡亲,殷红的鲜血喷洒在他们生长的土地上,浸透到泥土里……
“为刘兰子报仇啊!”这一声声怒吼在村子里回荡着.啊,年仅15岁的刘胡兰光荣牺牲了,她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的.她是我们心中的榜样,是革命战士的榜样.为了让刘胡兰的精神永存,毛主席亲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啊,在刘胡兰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日本鬼子折磨,而我们十三岁的时候却在教室看书学习,遇到一点困难就生气,而刘胡兰却坚强自己的意志,不管日本鬼子怎让拷打,她也不吐出半句怨言.刘胡兰是我们心中的女英雄,是革命烈士的女英雄,她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也要向刘胡兰一样坚强不屈,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用智慧去战胜到底.长大要用我们学习的知识报效祖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2.《暗算》带来了光明
每当看到烈士的遗像,总觉得真实而神秘.在他们身上有种什么东西让我迷恋——他们的神情里流露着一缕微笑,纯净而淡然.
也想起那部电视剧《暗算》,细究起来里面的许多细节其实并不符合逻辑,事实上我们也根本无须考究这些,因为它要传达给我们的就是一种意识、一个概念——我们的先烈为了自己的理想会去做任何事情,他们的行动是那么自觉自愿,为此,他们如此投入,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达到目的,为此,他们像着了魔,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随时准备把自己放到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中去,并且随时准备完全地付出自己,一切是那样毫无怨尤、义无返顾.这个信息在那些先烈们身上,在钱之江、安在天们身上体现得如此完美,而因此散发出来强烈的魅力,折射着绚丽的华彩环绕在他们身上,让我深深着迷.
据说钱之江的原型是钱壮飞,中国共产党早期隐蔽战线斗争的卓越领袖之一,事实上钱壮飞的事迹,确切地说是业绩要远远辉煌得多.我想钱之江应该是钱壮飞等等先辈们的化身,在他身上寄托着的,其实就是我们对先辈的铭记和追忆.也想到那么多无名的战士,比如长征,如此艰难的环境,如此惨重的损失,仅湘江一役,红军将士就由八万六千人损失到了三万,烽火漫天,尸横遍野,还有抗日战场、解放战场上默默牺牲的那些战士们,他们甚至不被人们知道姓名,或许也不知道死于何时何地,回顾我们的历史,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硝烟的每一个角落,同样充满了残暴和血腥,我们的胜利是如此来之不易.就像周总理说的那样:“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如果没有这些有名字和没有名字的先辈们,绝对不会成就我们的今天.我感到深深地撼动,每每从屏幕上、报纸里或任何一个地方触及这些,总是忍不住地去想象当时的情景,在心里油然而现的,除了景仰,便是深深的痛惜.
我知道无论用怎样的词汇赞颂他们都不为过,崇高、伟大、壮丽、丰功伟绩……想来他们也是一些平常的人,有着平常人的情感,平常人的血肉之躯,在内心里,无数次地去揣测他们的心理,无数次去想象他们究竟是怎样的感觉,我想那些感觉应该太复杂,或许我无从体会.那么苦,那么难,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答案或许很多,也忽然意识到,其实又最简单,最根本的,这仅仅是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意念,除了信念的力量,我没有办法得出其他的结论.没有这个意念,他们支撑不下去,而仅仅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意念,他们就充满了那种精神,有了这个意念,他们就把它当作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这个意念,他们把自己看得那么微小,抛洒热血、牺牲性命、在所不惜,有了这个意念,为他们在心里构筑了一个最美丽迷人的空间,为此,他们深深沉醉……如此纯粹,如此坚定,信仰和意志远远高于个人的荣辱乃至生命.想来人原本就是简单、纯粹至此的,我想他们的感觉,我终于可以体会.
在他们心里有一片蓝天,纯净清朗,在他们心里有一片沃野,宁静安祥,他们深深知道,也许他们终生也未必能够看到这些,可他们还是那样义无返顾,他们看不到和平的阳光,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可我知道,在他们的脑海里时刻浮现着这样的画面——空气从未有过的清新,孩子们的笑脸从未有过的灿烂.为此,他们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青春、激情,乃至生命.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看得比鸿毛还轻,面对终点一如平常般安然,只是因为在他们心里抱有这个信念,淡定而执着,又化作嘴角的一抹微笑,饱含了万千情结,看来却清清浅浅,平和得如邻家大哥,亲切而贴近.
我也知道,他们又是真正的贵族.他们是最富足的,因为他们心里永远那么充实,他们的信念构筑了他们的全部.他们睿智机敏,有着用不完的谋略,残酷的血腥总掩盖不了思想闪耀灵动的光芒;他们勇敢无畏,面对危险和困苦从不胆怯,永不绝望;他们执着坚毅,为了自己的坚持就会不顾一切,拼尽全力;他们恬淡平和,冷静的外表下蓄涵着澎湃的血性和激情,面对死亡,他们对敌人鄙夷蔑视地笑,高昂着头,告别妻儿,作别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如此气质,优雅至极,高贵至极,浪漫至极,他们更是英雄,完美得让人心痛.
《暗算》的最后一个镜头.想象中,安在天又来到当年和父亲相遇的街头,恍惚中和父亲擦肩而过,钱之江回头最后一眼告别年幼的儿子,安在天又匆匆向路边跑去.他们的目光交接,又轻轻滑过.这缕目光如此安然而短暂,云淡风清地交错,甚至没有来得及说一个字的时间,又如此浓烈和久远,似乎跨越了时空,饱含了生死之间的全部意义……《国际歌》再次响起,泪光中,我看到如此华丽的一个背影,微笑着转身,淡淡远去.
3.生命热血谱写赞歌.
杨根思,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一个农民家庭里.很小的时候就在上海资本家的工厂做童工,失业回乡后又给地主家做"牛倌".1944年他光荣地成为新四军的一名战士.由于表现突出,1945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作战中,他机智勇敢,曾在围歼泰安守敌的战斗中,用18颗手榴弹夺取制高点;在鲁南郭里集战斗中,三次把拉雷投到敌地堡前;在齐村战斗中,他连续爆破守敌碉堡群;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他奉命率1个加强排攻击夏砦国民党守军,机智的摧毁1组暗堡群,还俘虏了近一个排的敌人……先后多次荣立大功、小功,被评为战斗模范,还荣获了"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光荣称号.1950年,身为连长的杨根思,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任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的杨根思,率领全连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战场.初入朝鲜,开进东线战区,身着单薄的战士们首先遇到的是冰天雪地,零下30℃严寒的考验.杨根思积极动脑,迎战困难,教战士们用雪擦手擦脸,把玉米皮撕成一条一条揉搓后一层又一层地裹在脚上防寒,大大减少了官兵的冻伤.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打响了.27日,志愿军第9兵 团在朝鲜战场东线的长津湖地区向美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发起进攻.至28日,将美军分割包围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等地.29日,被围在下碣隅里的美军向南发起攻击,企图配合北攻的美军,共同打通开往古土里的通道.杨根思奉命率所部3排坚守位于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1高地及其东南的小高岭.该高地扼制公路,是下碣隅里被围之美军向古土里南撤的必经之路.美军在飞机、火炮狂轰滥炸的掩护下,疯狂抢夺高地,炮弹、燃烧弹混杂在一起,阵地上硝烟弥漫、烈火熊熊.杨根思沉着指挥,勇敢应战,连续打退数倍于已的美军的8次进攻.战至上午10时,弹药已经耗尽,他带领战士们用刺刀、枪托、铁锹、石块与美军拼杀,最后全排 仅剩他和两名伤员,仍坚守着阵地,而此时,增援部队尚在途中.在这紧要关头,面对蜂拥而至的美军,已负伤的杨根思抱起仅有的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冲进敌群,一下被惊呆了的美军还没有回过神来,就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毙命.杨根思以年轻的生命和满腔的热血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
为表彰杨根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会议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一枚.
4.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颗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村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