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11:34:24
一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有哪些?
一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有哪些?
一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有哪些?
浅谈课改后上好一堂优质数学课的标准
普兰店市第二中学 姜红丽
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行地逐渐深入,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选择与处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给高中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带给教师带来的影响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还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针对这次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我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谈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与想法.
一、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各人理解不同.有的人的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过程.这种看法就是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在有选择地讲解、说明和演示,教师自身也自然地成为知识的代表,成为学生效法与模仿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大量新知识、新信息的涌现,对于这种只强调“讲——听”式教学,不仅无法顺利完成传递文化的任务,而且会使学生因其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而无法适应网络条件下的人类生存方式.有的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这一种看法主张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还有地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和“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这种认识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强调“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主张教师通过和学生“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这种活动必然有共同的话题或学习对象——即教材或其他中介,也只能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上使“共同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教师从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教师放下架子,让学生有一种平等感、亲切感,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教师反映“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所以,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交往实践行为,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放录音、放录像不是教学,教师讲而学生不听、听不懂也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这里所说的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而教师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
三、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的转变.课改后,更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学生跟着教师转的被动局面,学生学得主动而灵活,由过去的苦学变成乐学,由过去的课堂上不愿发言到抢着发言.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该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精心处理教材,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其次,应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和谐自然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课堂教学活泼有序. 一堂好课应是教师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积极,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学到知识.
第四,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这样的课堂变的灵活多变.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需增加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
第五,设计提问应有艺术性.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研究那节课的内容,感觉回味无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兴趣,能够主动的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当然,一堂好课应有其重要特征,是无可争辨的,但是上述几点也不是必备条件的,只要具备某几点即可.除上述特征外,教师能在课堂中恰当使用网络媒体辅助教学、精心准备并使用教学用具、设计并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等等,也是构成一堂好课的重要条件.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新课程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过程更加开放.为适应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化,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当然上面我所讲的一些,也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应当把它们联系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这样,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才能讲出更多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