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14:14:11
谁有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谁有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谁有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1、

谁有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谁有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谁有初二(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期末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第15-19章知识点总结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15、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
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
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
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
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

生物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漫长的化学变化过程演变而来,(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到有机高分子,最终演变成原始生命.)
(2)进化的方向: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生物圈的演化.
原始生命的出现:标志着生物圈的诞生.
原始藻类出现:光合作用为需氧生物提供...

全部展开

生物的进化.
(1)生命的起源.
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漫长的化学变化过程演变而来,(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到有机高分子,最终演变成原始生命.)
(2)进化的方向: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生物圈的演化.
原始生命的出现:标志着生物圈的诞生.
原始藻类出现:光合作用为需氧生物提供起源条件.
臭氧层出现:为生物从水生到陆生提供可能.
土壤的形成:为陆生等生物出现提供条件.
(4)达尔文进化论.
核心:自然选择学说.
实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结果:适应.
自然选择的主要论点:过度繁殖为生化进化提供条件,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外因,动力和手段.
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基础,其中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遗传使有利于变异得到累加和加强,最终自然选择的结果使适应于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从而推动生物进化.
十一、植物的感应现象.
1.概念:指植物受到刺激会发生反应的现象.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背地性,向肥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2.向光性:植物单侧光的反应.如向日葵的花盘向太阳生长.
向地性:植物对地心引力的反应.
向触性: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反应.如触动含羞草的叶会出现叶片合拢叶柄.
3、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下完成的.
植物激素的种类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4、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
a. 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植物生长素时发现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b. 之后达尔文又提出胚芽鞘的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从尖端往下运输,促进尖端的下端生长。
c. 1928年温特证实了达尔文的猜想: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能促进尖端下端生长的物质,向光性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2)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的下端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3)植物向光性的实质: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经单侧光照射后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的生长素多,向光侧的生长素少,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使植物弯向光源处生长.
十二、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
光线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折射) 玻璃体(折射) 视网膜(成像) 感光细胞 视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3)视觉的异常:
a.晶状体曲度变小,聚光能力减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远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b.晶状体曲度变大,聚光能力增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2.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与功能

(2)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 耳蜗(感觉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 位听神经(传导兴奋)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3.其它感觉器官:
鼻:气味  舌:酸、咸(舌的两侧)、甜(舌尖)、苦(舌根)
皮肤:冷、热、触、痛、压觉感受器等.
十三、神经系统的组成:
1.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概念: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注: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反射的过程:如上图

十四、激素调节

2.内分泌腺的种类: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胸腺等。
3.激素: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含量很少,作用非常大的化学物质。
4.
胰岛素 调节糖代谢 胰岛分泌不足→糖尿病
降低血糖浓度

十五、免疫的作用及类型.
1.免疫的概念及作用
(1)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异己物质的机能,主要指机体对病原生物感染的抵抗能力.
(2)作用: 免疫保护、免疫监测和自我稳定。
2.
3. 免疫的类型.



4.
十六、传染病的防治与健康
一、传染病.
1.概念: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3.传播的在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受人群.
5、人类传染病的种类(见下表)
种类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黏膜和肺飞沫、空气流感、白喉、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
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饮水、食物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蛔虫病、蛲虫病、脊髓灰质炎
血液传染病血液、淋巴吸血的节肢动物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出血热、丝虫病、黑血热
体表传染病皮肤及体表黏膜接触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沙眼、疥疮、癣、急性也血性结膜炎
二、遗传性疾病:由于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异常等引起的人类疾病,叫遗传性疾病。
常见的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愚型等.
三、生活健康常识
1、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2、膳食平衡是指膳食中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些、数量适当、营养物质这间的比例合理,并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平衡。
 3、毒品有很强的成隐性,吸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我们必须远离毒品。
 4、香烟中的焦油、烟碱一氧化碳会引发人体多种疾病。
 5、几种非传染性疾病
(1)冠心病
  病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性硬化,其内膜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发生血栓,导致心肌缺血,发生心胶痛,心律紊乱和心肌梗死。
  病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
  预防:控制肥胖,不吸烟,吃低盐食物以控制高血压,少吃太油腻的食物,防高血脂。
(2)恶性肿瘤
病因:a.外界制癌因素:化学致癌因素(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聚氯乙烯、香烟、酒精等)、物理致癌因素(如辐射)、生物致癌因素(如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b.内在因素:遗传、免疫、激素等。
预防:不吸烟,多食素、少食腌熏食品、不食霉变食品,不酗酒,装修使用环保材料。
(3)糖尿病
  病因: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血糖浓度过高,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控制病情方法:注射胰岛素,控制和调节钦食,适当锻炼。
 6、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1)触电:①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用干木棒或其它绝缘体拨开电线、关掉电源开关。
      ②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者(有心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其步骤如下:a.松衣解带;b.清理口腔;c.对口(或鼻)吹气:口对鼻吹气时频率成年人16-20次/分,儿童18-24次/分,若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下压时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时80-100次.
(2)溺水急救:①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
②控水:头低、脚高的体位
③人工呼吸
(3)异物堵塞气管急救——呕出异物
(4)蛇虫咬伤急救
  ①结扎:在伤口近心端5-10厘米处结扎(每隔半小时放松一分钟)
②清洗: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清洗
③排毒:切开伤口排出毒液,紧急时用口腔(口腔须无溃疡)吸出毒液
④送医院治疗
7、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粮食不足、资源和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收起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

全部展开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3、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4、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5、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6、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7、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
8、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9、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10、生物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1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依赖→适应→影响→改变。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12、生物圈中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就地保护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13、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动场所是土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自养型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发酵馒头的是酵母菌,用于发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于发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异养、自养)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14、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
15、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结构 功能 结构 功能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16、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280d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17、幼体到成体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的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蟋蟀、豆娘、蜻蜓等)。如果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则叫做完全变态(蜜蜂、蚂蚁、蝴蝶等)。
18、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有变态发育。
19、鸟类的发育无变态发育,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之分。鸟卵中发育成幼雏的是胚盘。
20、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21、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22、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前提。
23、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4、其他无性生殖的类型:分裂生殖(大部分单细胞生物)、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孢子生殖(根霉、青霉、曲霉等)。
本学期生物学科的重点在后半部分(遗传学部分为初中阶段总重点),应重点复习第19、20章。本册重点图:P65图19-2;P67图19-6;P83图19-18;P87图19-22;P102图20-3;P116图20-11。本册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处处是重点,所以在此不做总结,请认真阅读并注意理解记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