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国的历史有关就可以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1:09:13
契丹国的历史有关就可以了
契丹国的历史
有关就可以了
契丹国的历史有关就可以了
契丹,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其余部建立了西辽王国,延续了93年.
民族起源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沐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传说中,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勇士,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历史学家根据这个传说和一些相关史料的考证,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他们认为仙女和勇士所代表的分别是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他们联姻繁衍,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崛起
北魏时,始见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628年(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648年,契丹诸部皆请内属,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封无极县男,赐姓李氏.又置羁縻州十,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契丹有别部酋领孙敖曹,621年(唐武德四年)附唐.其曾孙万荣,武周垂拱(685~688)中为归诚州刺史,万岁通天(696~697)中,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窟哥之后)并为唐营州都督赵文翙所侵侮,遂举兵杀文翙,据营州反,进攻河北地区,屡败唐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715年(唐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来附,唐廷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玄宗又以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妻之.其后,契丹首领可突干再次叛唐,唐为防御契丹,加强东北边防兵力,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唐至德(756~758)年间,契丹与唐保持朝贡贸易关系, 但亦受崛起于漠北的回鹘控制.9世纪中叶回鹘破亡,契丹又归顺唐,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
而8世纪中叶后,唐朝由盛转衰,无力顾及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到了9世纪末10世纪初,唐终于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了.
当时盘踞燕州一带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更为暴虐,所到之处“无少长皆屠之,清水为之不流”.刘仁恭穷兵黩武,规定男15岁以上,70岁以下,皆得自备兵粮从军,“闾里为之一空”,使“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而契丹西北面的两个强邻突厥、回纥,早已分别在8世纪中叶和9世纪中叶衰落.在契丹社会内部,如前所述,由于生产的发展,阶级分化也伴随着愈趋激烈,国家机制的一些因素已因时萌生.
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均表明,10世纪前后的契丹社会发展到了一个转折时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把契丹社会推向更高发展阶段.然而,当时作为联盟盟主的痕德堇可汗却“不任事”,在与刘守光父子争夺中,其子被俘,在“纳马五千以赎之”遭拒绝后,只好“乞盟纳赂以求之”,从此不敢南进.痕德堇对刘氏每岁秋霜落后烧其牧地草场,牲畜多饥死的暴行,反而“以良马赂仁恭求市牧地”.按契丹俗,为盟主者必须有“德行功业”,否则应由他人替代.智勇善射的耶律阿保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登上了契丹诸部盟主的舞台.
建国
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声势浩大不同凡响.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契丹国.公元925年辽太祖率兵亲征服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
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割让给契丹.
阿保机创建奴隶制国家后,确定皇权世袭,建立军队,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继续向外扩张.西打倒甘州回鹘,东灭渤海国,南占燕云十六州.
兴盛
926年,耶律阿保机回师途中病倒,其妻述律平称制.927年(天显二年)十一月,在述律氏的支持下即位.930年(天显六年),契丹东丹(原渤海国)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944年(会同四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上表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947年(会同七年)正月十日,攻克后晋首都东京,灭后晋.二月,以晋国称大辽,改年号为“大同”.因“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遗诸节度还镇”大失民心而招中原人民反抗,无法巩固统治,四月,被迫引军北返,在河北栾城病逝.经过世宗,穆宗,景宗,一再发生争夺皇权战争.上层不稳,迫使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兴旺的后周政权.969年(应历十九年)二月,辽穆宗被侍人所弑.景宗耶律贤被推举为帝,改元为保宁.由于景宗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王朝出现了一阵清明.景宗对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少层比较稳定.景宗对外政策仍采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六月,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辽朝改变战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蓟.赵光义乘胜进攻幽州,辽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宋军大败,赵光义仅以身免.
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峰,辽将萧闼凛战死.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辽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并与西夏结好,从而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局面.与宋订立澶渊之盟后,两国各守旧界,此后不再有大的战事.
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时萧绰30岁,圣宗12岁,.萧绰摄政二十七年,后改嫁给韩德让.萧太后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国百姓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国风貌,并且还反对严刑峻法,不给贪官可乘之机.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在位其间四方征战,进入辽国疆域的顶峰.对宋战争屡屡获胜,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继业.
到兴宗,道宗时期皇室内部政变频繁,各族人民反抗辽朝的起义连绵不断,辽王朝日见衰败.
http://baike.baidu.com/view/14750.html?wtp=tt
契丹,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其余部建立了西辽王国,延续了93年。...
全部展开
契丹,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辽末,女真族起事,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其余部建立了西辽王国,延续了93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