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07:22:36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惠施(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70年,逝世于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物
惠施(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70年 ,逝世于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生平
惠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尊齐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死后,由于东方各国的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惠施重回魏国.
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曾随同魏惠王到齐的徐州,朝见齐威王.他为魏国制订过法律.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除了《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思想的记载.
思想
惠施也和墨家一样,曾努力钻研宇宙间万物构成的原因.据说,南方有个奇人叫黄缭的,曾询问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风雨雷霆发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应对,“遍为万物说”(《庄子·天下篇》).庄子曾说惠施“以坚白鸣”(《庄子·德充符篇》),批评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庄子·齐物篇》).可知惠施的论题,主要的还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
历物十事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南方无穷而有穷.
今日适越而昔来.
连环可解也.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含有辩证因素的观察和分析
惠施的十个命题,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辩证的因素.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一”是说整个空间大到无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说物质最小的单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内部.这和后期墨家一样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粒子构成,同样基于“小一”,所以说“万物毕同”;但是由“小一”构成的万物形态千变万化,在“大一”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说“万物毕异”.在万物千变万化的形态中,有“毕同”和“毕异”的“大同异”,也还有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就是“小同异”.他把事物的异同看作相对的,但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里包含有辩证的因素.
惠施有些命题是和后期墨家争论的.后期墨家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常识,对物体的外表形式及其测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义.《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物质粒子(“小一”)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后期墨家曾经严格区分空间的“有穷”和“无穷”,《墨子·经说下》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认为个别区域前不容一线之地,这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而惠施反驳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就是说南方尽管是无穷的,但是最后还是有终极的地方.后期墨家认为“中”(中心点)到相对的两边的终点是“同长”的.《墨子·经上》说:“中,同长也.”而惠施反驳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当时最北的诸侯国)之北,越(当时最南的诸侯国)之南是也.”因为空间无边无际,无限大,到处都可以成为中心.后期墨家认为同样高度叫做“平”,《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驳说:“天与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与泽平.”因为测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样.站在远处看,天和地几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顶上的湖泊边沿看,山和泽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例如说:“日方中方睨(“睨”是侧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坑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