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与南京、上海有关的大事包括初中范围内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要尽可能详细,最好是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6 15:28:15
中国历史上与南京、上海有关的大事包括初中范围内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要尽可能详细,最好是提纲
中国历史上与南京、上海有关的大事
包括初中范围内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要尽可能详细,
最好是提纲
中国历史上与南京、上海有关的大事包括初中范围内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要尽可能详细,最好是提纲
一、上海
1、新石器时代上海青浦崧泽文化
2、元朝上海正式设县和设立市舶司
3、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4、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5、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6、洋务运动期间: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7、1869年,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在上海开设的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该厂发展迅速,至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8、二次革命: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举兵讨袁,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相继宣布独立.
9、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0、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11、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最高最低纲领.
12、1927年周恩来在上海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13、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412反革命政变.
14、1932年在中国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
15、1937年淞沪会战抗战是抗战初期初期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二、南京
1、古代六朝古都
东吴:健康;
东晋、宋、齐、梁、陈(建业)
再加上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南京(朱棣迁都北京)
2、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开为通商口岸
3、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并通过临时约法
4、1927年宁汉合流,蒋介石汪精卫合作
5、1937年12月13日抗战期间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6、1949年南京解放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聚居着本地原始居民,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生息繁衍。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年历史 。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
全部展开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聚居着本地原始居民,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生息繁衍。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年历史 。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 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传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伟绩。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尽管几番更换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奇的丰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远古居民和城市雏型
大约在六千年前南京市区的中心鼓楼岗一带,就有原始居民居住。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这里挖掘了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他们以采集、捕鱼、狩猎和原始农业为主,以陶器作为主要的生活用具。到了三四千年以前,北阴阳营原始居民的后代们逐渐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南京市所辖的大江南北两岸已经发现了两百处左右这一时代的村落遗址,尤以秦淮河中游的江宁县湖熟镇一带最为密集,故有“湖熟文化”之称。
东吴
公元212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可以贮藏兵械和粮饷。因此,它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石头城周长6里左右。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始创建业城,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的正式开始,至今已有1700余年。 当年建业城的内外,人工运河与自然江河纵横相接,三吴地区(吴郡、吴兴和会稽)丰富的物资,可以通过江南水网直接运抵都城内的仓城。石头城下的长江码头经常停泊有数以千计的船舰,曾经远航至台湾、海南岛和朝鲜半岛等地,并与日本及南海诸岛有着密切的文化往来。
东晋 南朝
东晋及被称为“南朝” 的宋、齐、梁、陈是年代相继的5个王朝(317-589年),她们的都城是在吴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改名叫建康。连同在此之前的东吴,常被人们称作“六朝”,所以南京又有六朝古都” 之称。东晋至南朝时,农业、手工业有了重要进步,主要表现在开垦良田、炼钢术、造纸术和制瓷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商业繁荣。都城内外的大小商市有100多个,商品的范围相当广泛。与海外诸国的经济文化来往,也比东吴时更为频繁。
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北方和南方世家大族,以及佛教高僧和道家代表人物都会集建康,从而使它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当时建康有儒学、玄学、文学和史学4座学馆,佛学、道家思想、书法、绘画、雕塑、数学、天文、化学和医药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思想家范缜;文学家郭璞、沈约和谢灵运;文艺评论家刘勰、肖统和钟嵘;史学家范晔、裴松之和肖子显;佛经翻译家法显、宝去和佛驮跋陀罗;道家兼化学和医药学家葛洪和陶弘景;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雕塑家戴逵父子;绘画家顾恺之;数学兼天文学家虞喜和祖冲之父子等先后在建康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东晋以来,佛教在江东逐渐盛行。六朝时期,建康城内外寺宇比比皆是。晚唐诗人杜牧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当年建康城郊,帝王的离宫园囿,大族的府第别墅,与佛寺和陵墓错落其间,形成所谓“六代豪华” 的表面繁荣局面。
南 唐
经历了300余年的“六代豪华”以后,到隋唐时期金陵便步入了低潮,这是由于隋唐的统治者惧怕在金陵再出现割据政权。唐代的金陵已降为一般的州县,六朝的城阙宫殿,在隋兵灭陈时即被平毁,六朝的历史遗迹,仅为文人学士、诗人词客的凭吊对象,故唐诗中有关金陵怀古的诗篇甚多。不少著名的诗人都曾访问过金陵,尤以李白的访问次数最多。
到唐末五代十国期间的南唐,金陵再次被作为国都,部分地恢复了昔日东南重镇的地位。南唐是一个不大的南方割据政权,管辖区域最大时仅有今苏、皖、赣、闽、湘5省之地,统治年限亦仅39年937-975年)。但是,它的统治者先主李bian 、中主李景和后主李煜父子本身均能注意农业,奖励耕桑,并发展工商业。南唐对于文化艺术事业特别重视,李景和李煜父子本身就是著名的词家,南唐画苑里也集中了像徐熙、董源、赵千、巨然、周文矩和王齐翰等很有才华的画家,为后来北宋画坛的兴盛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作为南唐国都的金陵城,在南京城市发展上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改变了六朝时建康都城将政治区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分离的状况,而将城池南迁到以秦淮二十四航为中心的位置。在南唐金陵城的范围内,千余年来一直是南京人口最密集、工商业最繁盛的地带。
明 代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下令以应天府为“南京” ,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1378年改南京为京师,明初建都南京,历洪武、建文、永乐三帝,前后53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仍保留着皇宫,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机构。
朱元璋称帝的前两年,即公元1366年就下令新建宫城和改筑应天府城。历时21年之久,筑成号称方圆96里,实测为33.676公里的砖城。 南京城在现存的古城垣中,不仅是我国第一而且是世界之最。明代南京皇宫位于城的东部,建筑宏伟壮丽。曾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所使用。明成祖迁都北京,建造北京皇宫时,就是以南京皇宫为蓝图的。
南京在明朝时期,尤其是明初的53年间,经济、文化发展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当时城内有100多个工商行业,其中与丝织业有关的达20多个,官营的丝织业以织造高级的锦缎、素缎和绫、罗、纱、绢为主,尤以织金锦和金银线织成的彩色妆花缎最为精工,单是织绵工匠集中的地点就有3个坊。明代南京的建筑业和造船业是两项规模巨大的官营手工业。明代南京的雕版印刷业亦闻名全国。
清代的南京和太平天国的天京
明清两代交替期间,南京城并未遭到什么破坏,清政府在此设立了两江总督衙门,管辖江苏、江西和安徽3省,仍然保持了南京作为东南重镇的地位。
在清代前期,南京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丝织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特设江宁织造署来管理丝织业,著名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上就曾经先后担任江宁织造官近60年之久,从而构成了《红楼梦》书中内容的重要历史背景材料。
1853年3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的太平军进抵南京城。天王洪秀全直接至两江总督署,不久即就此改建为“天朝宫殿”(1853-1864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期间,曾经在此颁布了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推行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太平军内部实行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并设立诸匠营和百工衙等统一管理各种手工业的机构,还实行了解放妇女和逐步开放商业的政策。
由于太平天国政权的种种失误,使清政府得以重新聚集力量来反扑。1864年7月天京终于被攻陷。清军入城后,洗劫了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和仓库,并纵火焚烧,使金陵遭到了一次浩劫,连明故宫、明孝陵及大报恩寺琉璃塔亦均被毁。
此后,南京又被清政府用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并根据被迫与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所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将南京下关开放为商埠。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的50年间,南京开办了几处以军火工业为主的近代机器的印刷、发电等工厂。兴建的宁沪、津浦两条铁路,分别于1908年和1911年通车,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高等学堂,以及三江师范学堂(后改称两江师范学堂)等等。我国近代的文豪鲁迅,曾于1898年至1902年间先后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埋葬了封建帝制。同年12月,宣布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公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以南京为临时首都,并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旦从上海乘专车来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府就设在清代的两江总督署内,今遗址犹存。其后,在经过了十余年的军阀统治以后,1927年至1949年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又再度建都于南京。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对南京城市曾作了一些规划。规划以明故宫一带为中央政治区,新街口一带为商业中心区,江苏路一带为花园住宅区,城南和城北为一般住宅区。建造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医院”、“黄埔军官学校”、明故宫机场等几项较大的建筑。1929年建成中山路和陵园路。当年,孙中山灵柩南下安葬时,即经这条大道。后来又陆续修了几条柏油路。在新街口、大行宫、太平路一带建了一批银行、商场、酒楼和旅馆等。这样,明清以来的南京城区有了一定的改观。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上海后分三路进攻南京。蒋介石于12月5日逃离南京,国民党政府所属机构分别迁往武汉和重庆。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整个南京城。日军一进入南京,就开始了灭绝人寰的大屠杀。我无辜同胞惨遭杀害达30万人以上。日军占领南京后,把侵华日军总司令部设在南京,后来,以汉奸梁鸿志为头子的维新政府和以汉奸汪精卫为头子的伪政府均设立于南京,使南京成为日、伪统治中心。1945年8月14日,日军宣布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946年5月3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南京,就维护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的问题,继续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11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推翻政协决议,发动了反人民的全面内战。
南京解放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的精锐主力部队几乎丧失殆尽。1949年元旦,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者的授意下为了争取喘息时间又在南京玩弄假和平阴谋,发表了一个“引退求和”声明。4月1日,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飞赴北平,4月20日北平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百万雄师,在千里长江分三路渡江作战。4月23日深夜,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4月24日晨解放军先遣部队直奔“总统府”,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蒋介石“总统府”的门楼上。从此,南京这座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获得了新生,永远归入人民的怀抱。捷报传到北平,毛泽东写下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不朽诗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为了纪念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渡江战役,南京市军民在下关热河路广场新建了渡江胜利纪念碑。上有当年指挥渡江战役的邓小平手书的“渡江胜利纪念碑”七个大字。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 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 (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 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 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 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封建王朝,占领上海城,坚持斗争十八个月。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充分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收起
东吴建都,衣冠南渡,589隋灭陈,朱元璋建国 古代史
《南京条约》,洪杨之乱(太平天国建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临时约法,南京大屠杀,49年解放南京,1.28事变,淞沪会战, 近代史
南京大屠杀,凇泸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