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世界遗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4:02:03
如何保护世界遗产
如何保护世界遗产
如何保护世界遗产
如何保护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并且这种保护主要是通过一个国家的本国法来予以实施的.这一观念不但为国际公约所确认,⑧ 而且也已经在我国各地纷纷出现的世界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中得到了实践.⑨ 这些立法对保护世界遗产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之处.⑩ 在本部分,笔者将集中讨论在目前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律中常常被忽视的环节——世界遗产中所蕴涵的无形财产的保护问题.
在列举分析世界遗产地的种种无形财产以前,需要先对“世界遗产”这个概念做出澄清.本文认为,对“世界遗产”这个概念,人们至少是在两个层次、三种类别的基础上来理解的.第一个层次,是指某地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所使用的“世界遗产”这样一个称号;第二个层次,是指世界遗产地本身.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划分,世界遗产又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加上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故曰“三种类别”.为了防止概念的混淆,本文中将“世界遗产称号”与“世界遗产”相区分,前者专指“称号”,后者则专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迹及自然区域.本文认为,根据上述实证法意义上的归纳,世界遗产地与其它地方相比,有下列一些特殊的无形财产:“世界遗产称号”、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等,它们都属于上述“在自然形态上就不可能有形的”,新出现的客体.下面分别予以论证和分析之.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履行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传承人类文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部分.
第三条 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 国家文物局主管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解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管理制度,落实工作措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专门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国家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事项实行专家咨询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工作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制定并公布.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国家文物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开展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工作.
第八条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承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任务的机构,应当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资格证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应当明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和重点,分类确定保护措施,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
尚未编制保护规划,或者保护规划内容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世界文化遗产,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1年内编制、修改保护规划.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国家文物局审定.经国家文物局审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并组织实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要求,应当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第九条 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根据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依法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文物主管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
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保护和管理.
第十条 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文物保护单位,应当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应当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保护要求.
第十一条 省级人民政府应当为世界文化遗产作出标志说明.标志说明的设立不得对世界文化遗产造成损害.
世界文化遗产标志说明应当包括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核心区、缓冲区和保护机构等内容,并包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标志图案.
第十二条 省级人民政府应当为世界文化遗产建立保护记录档案,并由其文物主管部门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国家文物局应当建立全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记录档案库,并利用高新技术建立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
第十三条 省级人民政府应当为世界文化遗产确定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应当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测,并建立日志.发现世界文化遗产存在安全隐患的,保护机构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主要负责人应当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 世界文化遗产辟为参观游览区,应当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作用,并制定完善的参观游览服务管理办法.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当将参观游览服务管理办法报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观游览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在参观游览区内设置服务项目,应当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管理要求,并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属性相协调.
服务项目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实施服务项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并维护当地居民的权益.
第十六条 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当组织开展文化旅游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发掘并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护并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积累的知识产权.
第十七条 发生或可能发生危及世界文化遗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时,保护机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同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向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报告.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接到有关报告后,应当区别情况决定处理办法并负责实施.国家文物局应当督导并检查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提出防范类似事件发生的具体要求,并向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通报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情况.
第十八条 国家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行监测巡视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建立监测巡视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巡视工作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制定并公布.
第十九条 因保护和管理不善,致使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损害的世界文化遗产,由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予以公布.
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对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改进保护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世界文化遗产损害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参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