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懂得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哪些人不懂请简单描述该事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7:11:41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懂得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哪些人不懂请简单描述该事件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懂得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哪些人不懂请简单描述该事件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懂得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哪些人不懂请简单描述该事件1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懂得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哪些人不懂请简单描述该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懂得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哪些人不懂
请简单描述该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懂得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哪些人不懂请简单描述该事件
1.汉光武帝刘秀“强项令”:光武帝姐湖阳公主家府中的一个男仆,仗势杀人后藏进主人家府.洛阳令董宣设计,把这个杀人犯抓住,并当着湖阳公主的面,把杀人犯斩决.湖阳公主到光武帝前告状,光武帝大怒,召来董宣,准备下令处死董宣.董宣毫不畏惧,反问刘秀要天下?还是要包庇杀人犯?光武帝无言以对,只得放了董宣.然而湖阳公主不依,光武帝下不了台,只得命董宣向湖阳公主叩头认错.不料董宣更不依,两手撑住地面,左右侍臣强按他的头,他硬是不肯叩头,不给面子.光武帝没奈何,只得训斥董宣:“强项令出!”强项,即颈项强直不曲,这实际上宣布董宣无罪,而又给以赞美之词.果然事后发给他不少赏赐.董宣把赏赐都分给下属.从此洛阳境内皇亲贵族豪强不敢横行不法.
2.蜀汉昭烈帝刘备:在关羽死后,不听从赵云,诸葛亮直言相劝,出师伐吴,结果陆逊猇亭一战,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也落个忧愤病死在了白帝城.
3.南朝宋文帝:“自毁长城”,擅杀大将檀道济,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被杀时怒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檀道济被枉杀,国人痛心.消息传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诸将弹冠相庆:「檀道济一死,吴人无可畏惧也!」 元嘉二十七年,文帝再令众将北伐.东线屡遭困挫,致使魏人南抵瓜步,欲饮马长江.面对一江之隔的劲敌,宋文帝长叹一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可此时檀道济已屈死十四年了.
4.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统帅大军、总揽全局.安禄山部将史思明率部13万赶来救援安庆绪.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与唐军展开激战,鱼朝恩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罢免了郭子仪兵权.
5.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6.明建文帝:建文之役时,不听从臣下意见,下旨给明诸军作战时不许伤害燕王朱棣,故而燕王朱棣在作战中无往而不前,众军慷慨,大破明军.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