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书笔记 3000字 急(可以是好几篇,共30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19:08:06
高中生读书笔记 3000字 急(可以是好几篇,共3000字)
高中生读书笔记 3000字 急(可以是好几篇,共3000字)
高中生读书笔记 3000字 急(可以是好几篇,共3000字)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范文一:
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那感觉就像是有一团说不清是什么的东西一直堵在心里,很想找人和自己探讨,很想让它澄清.书里面的经典情节很多很多,那里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一的重复,就这样借着几个点,简单的说几句好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让人的心灵深刻的体会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剑,你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那阴云是邪恶的,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可是你不能,因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几个人物,代表美丽善良的姑娘--爱斯梅拉达.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从她对待那只山羊,救下那个落魄的诗人,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卡齐莫多,送上的水和怜悯,对待爱情的牺牲,等,我们看到她是美丽的,她的身上心灵上没有污垢,她是没有被污染的.可是,这样的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对待呢?流浪,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被威胁,最后,作了彻底的牺牲.
书中描写了一个那样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的状态,麻木的如那个弗比斯,最底层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几个隐修女,疯狂的副主教,还有尽全力反抗的最丑陋的卡齐莫多,副主教和卡齐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鲜明对比,同样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同样的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爱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诚挚,可是,一个是占有,一个是奉献,已占有为目的的,当目的无法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毁灭,毁灭别人;以奉献为目的的,当无法奉献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毁灭,毁灭自己.
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阿!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振荡着我们心灵,我们该怎么办?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范文二:
河水永恒的呜咽,清风无休止的叹息,悲剧曾留的记录,在不经意中打开--爱斯美拉达、卡西莫多、克洛德·孚罗洛,他们,他们不正是雨果《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吗?
说起《巴黎圣母院》我还记得他的大概内容:
1842年,巴黎,愚人节.吉卜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和山羊在街头卖艺,吸引了一个虔诚于宗教,回避世俗与享受,以禁欲制约自己生活,有着学者风度的教会头面人物--克洛德·孚罗洛,他怀着“不是占有她,就是杀死她”的邪念,指使畸形养儿卡西莫多从街头劫持她,她被弓箭队队长腓比斯救出,卡西莫多的被捉.从此她爱上了腓比斯.后来又以妻子的身份救出彼埃尔·格兰古瓦,在卡西莫多当众受刑,乞求喝水的时候,她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边,卡西莫多生来第一次被感动的流下了泪.对于可怜又可爱的爱斯美拉达,克洛德不能占有,只好杀死她,他刺杀腓比斯,把此事嫁祸于爱斯美拉达,而爱斯美拉达却屈打成招,被判死刑.在绞架“边沿”卡西莫多把爱斯美拉达救出,放置在圣母院的顶楼,防范一切对她有害的事物,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她(虽然他无貌,但他有心).在再次被捕的混乱中,克洛德利用格兰古瓦把她劫出圣母院,她拒绝克洛德的淫欲之后,便把他交给了官兵,爱斯美拉达死了.卡西莫多把养父推下楼顶,活活摔死,然后自己自尽在爱斯美拉达身边,奇形怪状的卡西莫多也“结婚”了.
这是雨果第一部具有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的现实主义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王朝统治下的马黎为背景,以不同寻常的紧张情节,夸张的人物形象,描写了善良的无辜者在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下,遭受摧残和迫害的悲剧.
在这样一部悲剧到底的小说中,也给了我们这些读者感到她的傻乎乎地好笑.例如,在审理卡西莫多时,预审官弗洛里昂老爷和被指控的卡西莫多都是聋子,预审官问了卡西莫多“叫什么”“几岁”“为什么进来”,但是卡西莫多却一言不发,预审官还以为他什么都回答了,于是说“很好”,当府伊大人来时,却问了一些不是经常问的问题,而卡西莫多却答非所问,报上了姓名、年龄和进来的原因,因为他的答非所问,使卡西莫多罪加一等……
在这里还使我看到了美丽的爱斯美拉达那美丽善良的心,她救出了格兰古瓦是以妻子的身份,她送水到卡西莫多的嘴边,是以仇人的姿态.对于一切,她毫不在意,她在意的只是她良心的呼喊.而克洛德却无良心的杀死了她.
悲剧永远是悲剧,在悲剧中却给我们这些读者许多想象,例如:卡西莫多抽泣着从心底发出一声呼号:“啊!我所爱过的一切!”时心里的那种矛盾、悔恨、自责都一统表现出来.我猜:他的矛盾因为他轻松地把养父给“杀死了”,毕竟这是养父--恩父,但是为了他所爱的爱斯美拉达,他只能情不自禁的做了这一切;他的悔恨因为他认识并爱上了爱斯美拉达,至使他杀了救命之恩的养父;他的自责是因为他没能救出爱斯美拉达,只能眼睁睁看她被绞死,他没能尽举手之劳,救出养父,只能眼睁睁看他活活被万丈深渊吞噬.
对于三个主要人物,概括而言:纯洁、善良、坚贞不屈、极富同情心、舍己救人的爱斯美拉达;阴险、狠毒、虚伪、没有人性的克洛德和善良、高尚、疾恶如仇的卡西莫多.
千言万语,还是那句朴素的话--《巴黎圣母院》不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佼佼者,雨果不愧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范文三:
我决定读一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欣喜地翻开书,迎接我的是爱斯梅拉达和她那只欢蹦的小羊,是一个个欢快的场面.接着,出现在我面前的则是那庄严的圣母院.
啊,那敲钟得人是卡西莫多,多么丑陋,那是我一种从没想到过的丑陋,心里不竟笼上了一层阴影.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场景不再明快了,更多的是那阴郁的圣母院.我的心为少女的灾难而难过.那个卡西莫多救助了她.那救助的场面一次次在我眼前闪过,那披散的满头乱发,那强健的胸膛,还有那只独眼,闪着自豪的光.自豪,是的,值得自豪啊!我终于看到了卡西莫多身上最美的东西.
在教皇的黑暗统治下,在虚伪卑鄙的副教主,轻佻放荡的弓箭队长中间,既然有一个如此震撼人心的形象!这形象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使我懂得了美的真正含义.这是一种经过重重磨难而发出来得美,这是一种凝结着善良与勇敢的美.为了正义,卡西莫多毅然背叛了他一直信奉入神的副教主.这是一种反抗,一种对当时残暴统治的反抗.
读完这本书,我反复回想着那壮丽的场面,我要把卡西莫多的美永远印在脑海中,以填补我那时对美肤浅的认识.
正文
一、为了自由与理想
1、《宽容》,房龙
略感:
这是一篇非常非常著名的文字.也很有象征意味.而且,讲了很多东西.虽然原作者房龙先生将其取名为“宽容”,但它也同样可以很好地向人们解说那些冲破传统的先驱者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念,而信念,就是一个人主动承担起的,对多数人的责任感,或叫社会责任感.
想到这个,因为最近,或者说一直以来,有一种信念的缺失.像歌里唱的“当你不知道为什么而献身时,又应为何而奋斗”.对于一个已经开始思考的人来说,自己生命的意义暂且不提,自己生活的目标总还是要有的.要做无知者还是先驱者?大多数人的理想会是“做一名先驱者”,但是实际想的却是“尽量保持无知的状态”,因为作为先驱者的苦痛实在是太多了,而相比之下,无知者可以完全坐享其成,而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付出多少代价——毕竟只要随大流,即使潮流被镇压了,也有“法不责众”保护着.相比之下,做一个先驱者的风险太大.探索的困难,讲述的困难,最后当然,还有变革的困难.所以,做先驱者永远只能是一个多数人口中的梦想,笔下的幻想.
2、《肖申克的救赎》,斯蒂芬·金
略感:
这着实是一部老电影了.如其又名《刺激一九九五》,这部1995年的超级大片放到今天可能连暑期档都挤不进,但是请看一个数据:被炒得火热的《变形金刚》的全球票房是7亿美元,而《肖申克的救赎》仅美国就有28亿美元进账.而且,《肖》现在仍然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而《变形金刚》一类电影则大概只能在那些狂热的粉丝心中停留的时间长些.这么说吧,有的电影属于有些季度,有的电影属于有些年代,而有些伟大的电影属于一个时代.《肖申克的救赎》显然就是一部时代级的电影.
剧情不多介绍了就.如果用语文阅读题的说法说,这部电影是典型的第二人称叙述,叙述者是情节的观察者和亲历者,是电影的线索,同时避免了第一人称不能有效掩藏“包袱”而减轻起伏效果的缺点.全片中始终贯彻的“自由与希望”主题,虽然现在看已经老掉牙了点,但是在片中显得相当自然.(希望与自由是典型的西方主题;中国流行电影讲究宽容与牺牲).尤其是,老黑人Red(救赎的前三个字母)在他平和安静得有如看破红尘般的叙述中巧妙地插入了一些时至今日被认作“惊为天人”的名句.
个人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有些鸟儿注定是不会被关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丽了,叫声也太动听了.”
另外一点就是Red在操场上说的“我们都已经是被体制化了的人了”.这个词起先让我一头雾水,但是随着情节发展,再靠了点字典的帮助,这个词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体制化,制度化:使(某事,尤指实践、活动)成为惯常行为;使成为普遍标准.
看上去很不起眼对吧.说到深处,任何一个囚犯,在监狱里度过了一段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就会对监狱产生依赖感.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身心都已经完全调整到了最适合这里的状态.这时候如果他出狱了,他或者死去,或者成为流浪汉或进入福利院,或者再次犯罪,回到监狱.就是说,国家把他训练的习惯了那片地狱,再把他丢出去.没有任何对外接轨知识的前囚犯们只有束手无策.
这看上去不是太严重的问题,毕竟离我们很远,我们也不会去坐牢.但是,难道学生就没有被体制化的可能吗?每年有多少学生想尽一切办法在学校逗留,而不是进入社会,难道就不是一个证明?象牙塔在这方面不比监狱好多少:环境、待遇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心理.我们学校还好说,稍差一些的学校很容易教出来一些除了学校内的知识以外什么也不会,连上学怎么坐公共汽车都不明白的人.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吗?我不信.我们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表,有固定到边边角角的行为准则,周围一切都制约着我们.还好我们是正处于人生中最动荡不安的阶段,否则我们在离校之后也将会是被休闲安谧的校园生活宠坏了的笨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春期也许不是什么坏事儿.
二、如果地球没有了明天
《明天的寓言》(Silent Spring), Rachel Carson
略感:
这是现代环保运动的开山之文,同时它也标志着,一切自然中的原本被人忽略掉的岌岌可危的美好,正开始重新进入人们视界.可以说,在有这本书、这篇文章之前,地球人尚不知环境问题为何物,而如果这本书当时没有发行,地球上现在恐怕已经没什么活物了.不过,作为文学作品,其价值也绝不会稍差分毫.文章用安静的笔触描述了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然后以同样的可怕的平静口吻,把这优美的图景涂上了一层肃杀的苍白.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当我们面对它时,还仍会被冰冷的现实狠狠地刺穿;我们知道这一切都离我们近在咫尺,但是我们不会,也不敢去接受这个残酷而“活生生的现实”.遭侵害的环境要恢复哪怕一点点,都需要许多人终生的努力和更多人或多或少,或自觉或被迫的支持.
然而同时,文章又为自然之美做了一番宣传,而那份美是我们当代人可想象而不可及的,类似约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或者更老的《风语河岸柳》中的、以纯描写来展现的美.
三、理性有无尽头
《交叉小径的花园》, Luis Borges
略感:
作为现代流行科幻的滥觞,“平行时间”的提出者并不为人所周知.原本想选的是《沙之书》,但是考虑到主题,还是选了这一篇.这篇文章是“掩藏在侦探小说下的哲学论文”,也是博尔赫斯的成名作.能把哲学写进小说里的人本来就少(《苏菲的世界》算一本),能写好看、写出彩则又是一重水准.精巧的结构、明快的文笔、磨脑的内容,都是我喜爱他的原因.联系现在,好的类似小说实在是太少了.
整个小说的中心就是谜一般的“时间”,并用“花园”的意象表现出了时间中的无数可能性和各种殊途同归的结局.小说本身并没有说太多东西,但是要把思路理顺,的确有点困难.语言流畅,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像它不是一篇小说,而是这个故事的内容本身.
四、社会的无奈
《黑羊》, Calvino
略感:
这是一个冷酷的讽刺.不管人们的世界以何为规矩,只要有另类,就会产生破坏,不管这个另类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正确.就像那个疯人国度里被迫变疯的国王.无所谓制度,无所谓道德——只要是能被大众承认的且不致命的日常生活习惯,就是道德.道德的一切就在于维持世界的平稳运作,而没有什么统一的不变之标准.
社会不需要绝对美德,只需要个人遵守秩序——社会契约.
五、母亲
《上帝创造母亲》
略感:
类似《A.I.》电影中获得爱的意识的小男孩,母亲也在理家过程中由一个平凡的女子羽化为一个奇迹,一个远远超出人类本来拥有的奇迹.
这个主题已经为人用滥了,但是我至今为止仍认为这是对母亲的一篇最精准的定义级文章,语言夸张而不失真实.
六、真理的代价
《地下作家》,索尔仁尼琴
略感:
我至今感触颇深的就是,号称最能反映事实真相的新闻媒体,其实并不真.
而号称人类良知的文学,也被人进行了多么昧良心的篡改.
一直很仰慕索尔仁尼琴,一直没在书店看到他的书,不过买到后估计也难得能看得进去(真实的恐怖).毕竟,他多少年来在中国的地位就类似米兰·昆德拉和乔治·奥威尔,不管说的内容多么公正真实,由于涉及敏感问题,便久久不得出版发行.《1984》在这两年才开始陆续出现,由此可见一斑.(看《1984》后借给老妈,她说她的第一感受就是“和文革简直一模一样”,而《1984》是48年出版的,让人不寒而栗)想来,说真话有时候的确需要内在和外在的勇气.人类的文字狱史,从来就不单纯.文革的相关内容在我9年阅读中从懵懂地略读而过到幼稚地激动,到现在一边强忍住对那与法西斯并无二致的行为的恶心一边逼自己读下去,给了我一组人性的可怕教学图景.自由与专制,集体与个人,还有人权、人文主义,在我脑子里萦绕过很长时间.当时我对自己说:
在极权下无所谓真理.如果连客观上发生过的事情都可以抹杀、虚构,违反物理学原则和庄人常识的卫星可以被堂皇地放出而不被质疑,那么人的生命的意义,对自己来说是没有(或许,为推翻现有制度而努力),对专权者来说,也不超过机器.文革不但是知识和文化的灾难,社会秩序和经济政治体制的灾难,更是一场抹杀良知和人自主思考的灾难.人如果只能依靠他人来思考,那和机器又差多少?人如果可以思考,但要为思考出来、说出来的每个字付出生命的代价,那有多少人还会敢于说出真实?而如果最后的思想者被残害了,历史和曾经的一切,所有的知识(对机器们来说无必要的),都不复存在.
既然已经跑题了,就再跑一点.其实各种信息控制一向都是明目张胆地在进行.政治题材的内容大约可在表层进行,也可以哗众取宠地“曝历史的黑幕”,但是比吴思的《血酬定律》一类再深入露骨且肮脏些,更具实效性的东西,写出来就发表不了了.那里是一条线:在左边,越贴近这条线,你名声越高;在右边,你就开始与“制造社会动乱”挂钩了.问题在于,要真正地了解那些深层的真实,就得尽可能地刺破表层的、别人让你看、希望你看的真实.作为中学生,我既不敢过分相信自己的思考(如果算得上的话),又不希望被哪一方面的说法轻易拐跑,就只好找一些双面口碑都比较好的东西,互相参考地读一下.
七、让摇滚之声飞扬
《21 GunsBy Green Day》,( 21th Century Breakdown)
略感:
翻译这种诗词性的歌曲是最困难的,但是我实在不忍割爱.
绿日乐队的音乐是相当公益性的,也是相当好听的——它不因自己的大众化(相对于许多无名小乐队)而转向所谓“主流”,而这是华语乐坛的一个重大问题:有深度和有支持度几乎成了矛盾命题(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国情)
反战主题和强烈的质问是绿日的主旋律,向来如此.就连上一个专辑《American Idiot》的毫不隐晦的名字也丝毫没有影响其销量和质量.
歌曲内容一如既往地看不懂,但是字里行间都仍有闪光.他们质问信念的存在,质问尊严的价值,质问武力的实际能量.“没有什么人能制造出来的东西能够持久,永恒.”那么,现世的什么值得我们去拼命?和平,自然的美,还有每一个人无可争议的世界公民权利——这才是人文.
八、忠诚于国,忠诚于己
《最后一课》, Alphonse. Daudet
略感
尽管阿尔萨斯和洛林应该是德国的成分更多一点,但是不妨碍我们欣赏文章.这是篇很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而且相当感人.细节描写很多,心理描写也恰到好处,很好地表现了平时淘气,却突然受到老师温和教导时,小学生会有的愧疚感.“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一句更是把侵略者的全部形象彻底打垮.希望和民族认同感永远是最能激励人的东西.
九、想象的翱翔
《夜行的驿车》,巴乌斯托夫斯基
略感:
作为故事,很长,但作为小说,并不长.人物不多,但个性都满鲜明的.
美不在于观感,而在于想象.对于这点,我体会颇深:在小说里面读到的欧洲古老小城风情可谓是美不胜收,一派幽深沉静的古典美;看到照片之后,顿时觉得美感下降了一个层次——幸亏还没亲自去一次.
不过,人自己对事物的美好想象常常会取代事物本身,形式取代了本质,结果会影响人的判断.所以这种想象只适用于美学上.
十、职责的压力
《信客》,余秋雨
略感:
立志做一个信客或者任何一个其他公共服务类型的工作都不轻松.你能得到的主要感谢是人们的快乐——与你无关的快乐.你快乐是在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但你能得到的误解和怨恨是很多的.据说美国部队中有一支仪仗部队专门有一项任务:向家属报告噩耗.作为专业人员,他们尚且常常患上心理疾病,不自觉地把他人的死与自己搭上关系,更不要说信客了.如果有人放弃这个职业,实在不是很奇怪.因而,那些坚持下来的就更可敬.说到底,可敬不在于做大事,而在于坚持不懈地做好任何小事,几十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