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常识投资与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两个重要因素.请问投资和消费具体在哪些方面发挥其作用,两者的关系如何?为什么政府大力提倡消费来扩大内需而不是投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5:14:12
政治经济常识投资与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两个重要因素.请问投资和消费具体在哪些方面发挥其作用,两者的关系如何?为什么政府大力提倡消费来扩大内需而不是投资?
政治经济常识
投资与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两个重要因素.请问投资和消费具体在哪些方面发挥其作用,两者的关系如何?为什么政府大力提倡消费来扩大内需而不是投资?
政治经济常识投资与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两个重要因素.请问投资和消费具体在哪些方面发挥其作用,两者的关系如何?为什么政府大力提倡消费来扩大内需而不是投资?
一、对投资和消费关系的概念性认识
内需包括国内消费与投资.马克思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投资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基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第一,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投资与消费是密不可分的.消费创造出投资的动力和新的投资者,是投资的最终完成和最后检验,是投资的目的;投资则创造出消费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第二,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短缺经济阶段,生产能力不足,商品供不应求,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方面.而在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情况下,生产能力过剩,商品供大于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方面.第三,二者互为增减关系.在出口已定的条件下,在国内需求结构中,消费的比重扩大了,投资的比重就要缩小;反之,投资的比重扩大了,消费的比重就要缩小.第四,二者互为统一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扩大消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扩大投资、发展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高投资,低消费影响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投资多体现在工业和房地产的发展上,消费多体现在第三产业里.投资率长期偏高,加上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还会导致另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第三产业增长滞后于第二产业.2008年,贾汪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3%,而第三产业增长率为14.2%.在今年前三季度,受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扩内需政策的共同作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4.8%,而第三产业为13.0%.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第二产业,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愈加不合理的趋势,不仅影响到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会影响到其它各类型、各层次结构问题的调整,最终将影响全区宏观经济总体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产业增长的滞后也意味着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对于通过扩大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利的.
(三)高投资,低消费失衡的影响因素增多.
1、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促进消费增长的不利影响可能增加.
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是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这与收入分配政策紧密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活力提高和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倾向.2008年,贾汪区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为0.43(全国为0.51),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且呈拉大之势.从城乡不同人群看,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比分别为1:0.12和1:0.27,从数值不难看出,贫富收入差距悬殊很大,而贫富所占人数的比例悬殊也很大.这表明,没有一定的收入支撑,很大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还只能长期“潜伏”.这种新情况值得高度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否则,将会影响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正常升级,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2、体制性弊端可能导致投资过度扩张和经济大幅波动.
目前,我国投融资领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仍然很多.主要是产权关系不清、风险责任不明、投融资约束机制不健全,银行借贷受政府干预现象仍有发生;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投资产业后的回报,受政绩和地方财税收入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投资参与过多.在此体制、机制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城市建设活动的增加,很可能导致投资的过度扩张和较大起落.这一状况对于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非常不利.
(四)用科学发展观消除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结构障碍.
首先,发展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消除投资中的无效增长成分,避免重复和盲目投资,对目前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的行业在准入以及税收等方面进行政策控制,同时采用经济手段,在过热行业实行扶优扶强的策略,加快大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重组兼并消除过剩和重复建设.
其次,要调整使用国家投资的结构和方向,将其重点放在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等民生方面.促进居民扩大消费的公共设施领域和城市化建设方面,比如加强小城镇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以降低消费综合成本.
第三,要把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由紧盯GDP转到就业目标上来,通过繁荣活跃三产增加就业岗位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