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诗三首 】中的主旨是什么 帮帮忙 谢谢 各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3:43:11
【杜甫诗三首】中的主旨是什么帮帮忙谢谢各位【杜甫诗三首】中的主旨是什么帮帮忙谢谢各位【杜甫诗三首】中的主旨是什么帮帮忙谢谢各位25杜甫诗三首望岳一、整体把握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 杜甫诗三首 】中的主旨是什么 帮帮忙 谢谢 各位
【 杜甫诗三首 】中的主旨是什么 帮帮忙 谢谢 各位

【 杜甫诗三首 】中的主旨是什么 帮帮忙 谢谢 各位
25 杜甫诗三首
望 岳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二、问题研究
《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日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我们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石 壕 吏
一、整体把握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二、问题研究
《石壕吏》的构思艺术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
练习说明
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这三首诗.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逼问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这首诗构思的巧妙.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来.例如差吏抓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老翁为什么要“逾墙”?“泣幽咽”者是谁?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才能进入诗境.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设题目的是使学生进入诗中境界.应当注意的是,诗可以有多种解读,但须言之成理;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但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这首诗意境深远,初二学生由于阅历尚浅,恐不易领会.设题目的是通过对“望”的角度的分析,初步探知诗的大意.要一层一层地说来,先疏通文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想像来描绘诗中的图景.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和“有关资料”.
二、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组织演出.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
三、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记诵.例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的《春望》中有哪些对偶句?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两组对偶句.
“对对子”,这是古诗文的基本功.过去的学塾里设有“对课”,人人必学.我们虽不照搬,但也不可忽视.设题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点对偶常识,并尝试着写写,有一点实践经验总是好的.如果时间充裕,也无妨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多找出一些例句来.试写可以从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入手,然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试写全联,以四言对、五言对为限.
参考答案:《春望》前三联都是对偶句.按:杜甫好用对偶,他的近体诗中对偶句极多,不限于律诗中颔联和颈联,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两联全是对偶,《八阵图》(“功盖三分国”)中,前一联是对偶.